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乖戾的人性深处是一颗活着很累的心

今年4月25日,媒体披露了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的消息。

与普通的弑母案不同,吴谢宇案更加备受关注。

他是北大录取分数很高的经济系高材生,前途无量,在将来可能成为一枚名校背景的金融精英;

他作案前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是完美好孩子,一直学习优异,听话懂事,人缘不错;

他成长于教职工家庭,受到的教育应该比其他孩子更加健全。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乖戾的人性深处是一颗活着很累的心

看其照片,那青涩的面孔,稚气的微笑,友好的情态。

这些,都是他带给大家的普遍的印象。

可是,在这美好的形象之下却深藏着一颗乖戾之心,他以难以置信的高明手段涉嫌杀害亲母,多层包装,活性炭祛味,慌称去美,骗取百万金钱,七个月后尸体才被发现......

这些都不禁让人寒噤,高智商犯罪异常可怕,知识用来做坏事危害更大,是文教的悲哀。

只是,细细梳理一下,吴谢宇弑母并不能用简单的伦理道德去评判,说其没有人性,穷凶极恶,请网络暴民们收起尊口。

这背后有人性的深度原因,总结一句话:活着很累。

我们试想,一个人智商情商再高,也不能长年累月生活在面具之下,久而久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行为诡异而人性崩溃。

当年香港著名影星翁美玲一边向影迷表达乐天安命的情怀,一边却人不知鬼不觉地自杀了,让人惋惜的同时,也感慨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脆弱。

这足以说明,她对公众说的话,并非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其真实想法隐藏的很深,行为说明了一切。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乖戾的人性深处是一颗活着很累的心

在古板、内敛、清高的母亲的严苛教育下,从小到大,吴谢宇一直乖巧听话,刻苦学习,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孩子贪玩好动的天性。

本来他的父亲是开朗活动的,他的压抑多少有所释放,但在他上大学前后他的父亲去世以后,他背靠的至亲就只有母亲一人了。

虽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但在他的内心是非常排斥的,他并不喜欢母亲的刻板,他希望母亲给他自己做决定的自由,希望不再以完美示人的代价而一再压抑自己的人性。

结合网上的一些分析文章,嫌疑人吴谢宇为谋财而害命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可以大胆推论,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志的增强,在独自面对母亲时,他再也压抑不住自己了。

可以想象一下,也许在弑母前他和母亲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引起了经年累月的总爆发,让他决定对亲生母亲下毒手,只有这样,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管他了。

他也许不想再以成绩的优异和做人的完美去满足教师职业的母亲的虚荣心。

我们不遑论嫌疑人吴谢宇的人性本恶,相信他是善良的,三年逃亡期间,他一定是懊悔不已,但又不敢面对法律。

而从他在这么长时间内没有去自首来看,他也许能说服自己杀害母亲的合情合理。

但是他涉嫌弑母,却是不能被原谅的,社会道德不能原谅,法律也会严惩,但道德和法律,这两大约束利器却评判不了嫌疑人吴谢宇,他也许后悔极了,但如果再次来过,他还是会那么做的,整个作案过程,蓄谋已久,冷静处理,就可以看出。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乖戾的人性深处是一颗活着很累的心

那,什么可以评判嫌疑人吴谢宇呢?也许是人性。

由孟子荀子发端,人性本善本恶的争议贯穿中华整个文明史,未有终论。

到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惊艳”总结,人性本无善恶,可善可恶,算是至论。

弑母之时,便是吴人性罪大恶极之时。

当然,案情细节还需等待警方的进一步审理,真实作案动机也有待查实。

虽然现在还不能定论吴谢宇杀害了母亲,但他是最大的作案嫌疑人。

逝者已逝,引人哀思。人伦悖谬,教育不化,是最大的悲哀,最让人反思。

让我们也为嫌疑人吴谢宇祈祷。

温馨提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