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東西,可能會令有些人感到不快,但確確實實是我所感。點進來的朋友,請耐心看完,相信會有所得。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同時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2020年,作為一個新的年代的開始,本該是充滿期望、充滿朝氣的一年,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有錢的逃到了國外,沒錢的待在家裡,惶恐不安;緊接著又爆發了禽流感,導致大量家禽被撲殺;不久前涼山木裡,西昌又相繼發生火災,致使19名英雄犧牲。

所幸,我們背後有個強大的國家,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中國展現出了非凡的力量,捐錢捐物、雷神山、火神山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充分展示了國家與人民的凝聚力。疫情雖猖狂,但終為所滅。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想比之下,中國在處理疫情這一方面,做得確實很到位,所以,也很快的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逐漸平息下來。而此時的國外,卻是一片恐慌,疫情不斷蔓延,而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卻是極度匱乏,無奈之下,有的國家採取了群體免疫的做法。而時至今日,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疫情形勢更加嚴峻。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中國作為一個最早成功扼制新冠病毒蔓延的國家,無論是面對他國的指責和汙衊,還是面對無端的賠償要求,基於人道主義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客觀事實,中國都不計前嫌的對多國進行了援助。

現在許多國家都極度依賴於中國的物資,因為他們自己目前生產不了口罩,這麼一來,就讓很多國人覺得歐美不行,關鍵時期還是中國強大,可謂自信心無限膨脹。但是呢,咱們得國家領導人還是很清醒的,只是民間太狂熱了。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中國製造不像我們想象的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製造業還沒有升級,但卻已開始撤離。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以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作為主管制造業的中央大員,苗圩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家的認知,苗圩說全球的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那麼各個梯隊分別是哪些呢?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包括英國,德國等歐盟國家和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其中就包括中國;第四梯隊主要是什麼呢?資源輸出國,包括歐派克,非洲拉美等等。

我們看看排在前幾位的國家,到底強在哪裡呢?

最近美國事兒挺多的,川普也是話題頗多,那就先說說美國吧。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對於美國,在這裡只說一件事,最近幾年載人登月,是中國人民心中的期盼,而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是1969年。迄今為止,美國的大學匯聚了全球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來計算,美國佔了17所,而我們引以為傲的清華大學大約排在600位左右,而全球十大頂尖科技公司美國就佔據了八家。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再說英國,只說一大一小,兩個產品。大的,我們講羅羅發動機,這樣一個發動機啊,牽涉的是材料、機械動力等諸多方面,而中國的大飛機才剛剛啟程。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小的產品,有個公司arm,他的芯片,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都採用arm架構和他們的處理器。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日本,這次疫情對中國的援助,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滿大街的日本車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他們的精益生產,更是讓國內中小企業紛紛前往學習。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在全球的大學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日本的大學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尤其是在什麼材料科學尖端機器人方面,日本都擁有巨大的科研實力,日本經濟近些年來,或許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絕對沒有停止科技升級的腳步。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排名第四的法國,光巴黎就擁有相當多的知名大學,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法國擁有5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0多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法國居於世界前列,全球首款無人駕駛商用汽車就是法國製造。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德國,這個以機械著稱的國家,他們一絲不苟的精神早就了世界工廠背後工程的美譽,德國的機床和精密製造機械,是全世界工廠生產設備的首選。迄今為止,德國有70多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比日本法國還要多。

口罩生產不足以說明製造業問題,歐美也並未衰退到依賴中國!

以上說了這麼多,也僅僅是一個大概,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當然了,中國近些年的成就的確令世界感到震驚,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著實令人自豪。

作為一名中國人,自然希望祖國能夠日益強大,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妄自菲薄,也並非惡意打擊國民的民族自信心,而是想告訴那些過於膨脹的人認清現實,理性看待,不要因為當下疫情而喪失了判斷力。

在中國製造崛起的同時,我們更要理性的面對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想,要高瞻遠矚;做,更要腳踏實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