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7月26日,大暑之后的第三天,对于其他人而言没有任何特殊,

然而有一个人却让我记住了这个日子,这个人就是陈粒,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因为在这一天陈粒的新专辑总会如约而至。

三年,像一个仪式,又像一场约定。

16年生日,发布《小梦大半》;17年生日,《陈粒“在蓬莱” in Blue Note》发行;18年生日,《玩》与粉丝见面。19年生日,陈粒的新专辑同样没有迟到。

然而,你要知道距离上次陈粒发布新作品也才过去一个月,如今又发新专辑,陈粒的准时和高产着实让人讶异。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这次的新专辑名字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

有些草率,还有些后现代风格了。

难道陈粒三年以后也开始进行创新了?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这个只有三首歌,其余都是灰色的问号,标注了“即将发布”的专辑,真的就是这次陈粒带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吗?

我有些好奇,不过也不得不佩服陈粒的胆子真是够大,但这倒是很像陈粒的性子,

不过这波操作也是够神秘的。

那么发布的三首歌的音乐水平又如何呢?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点开专辑,封面是陈粒的背影,她面向一方辽阔,衣袂飘飘,长发舒展。

天空透出的淡淡紫光让人忍不住联想:山水间,即将蓬勃而出的阳,而却有人在等那一瞬间的灿烂!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那种感觉大概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仙!

而也是陈粒的这三首歌带给听众最直观的感受(因为没有权限,所以只能文字分享了)。

第一首《有雾来》,整首歌就像是是半梦半醒间,于云雾缭绕时爬山时的呓语。

云雾遮了天 游人蒙了眼不见日月 不分南北望不到蔚蓝 观不见星辰何年何月 再攀青山

歌词延续了陈粒一贯的“只言片语”的风格,充满强烈的画面感,然而旋律却平缓叙述,

前部分是和陈粒的声音配合得很好的混响,乍听就像是陈粒披着头发坐在地板上,弹着吉他唱歌。

雾气缭绕之下,梦与现实交织着,白天与黑夜流转,朦朦胧胧,一重一重。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第二首《第七日》,上帝创世、女蜗造人的典故被纳入了这首神谕般的歌曲。

第一日 雾散 水清长眠的众神皆醒日升 月明 摘星第七日 雾隐 水尽黄昏替换下黎明川断 山推 融冰再捏造万物生灵

歌词凝练,却藏着山川湖海、日月星辰乃至无垠时间、无际循环这般宏达的意象。

众神皆醒,弹指间,万物幻化、具形、迭代又飘散。

这首歌对“浩瀚而寂寥”的景象的描绘,让人惊喜。

那个在“常玉的房间”里摆弄留声机、眺望窗外的陈粒,已经不再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而是将视角投向了更广阔的概念,

“从个人走向宇宙星辰山川万物”。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第三首《山水人物》。

相比较前两首歌带给人的“虚无缥缈感”,这首《山水人物》的意象更容易让人捕捉。

人归人 物归物 时光到西处还剩潦倒酒一杯自罚三杯倒不如先一场梦再一场空半解衣衫拥紧寒风有滋有味有的不多

兴许有太多归隐山林的田园人物,这首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想到“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杜甫。

然而歌中“潦倒、辛苦、捉弄、忧愁”等字眼却也提示我们这并不是一个悠然自得的归隐者。

“先一场梦再一场空,半解衣衫拥紧寒风”,心酸苦楚、半世哀愁都在寒风中飒飒作响。

乐器方面,琵琶的加入让人耳目一新,与琵琶声和在一起的吟唱让整首歌增添了一种哀婉的韵味。

专辑第一节听下来,忽然发现陈粒真的成长了。

她将自己对辽阔世界的思考揉进了音乐创作里,不再是那个“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小我,

如今在她的歌声里,藏着一个宇宙。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在民谣这个圈子里,很多人来来往往,但似乎只有为数不多才被人们记住了。

陈粒算是比较成功的那个。

短短几年,陈粒单枪匹马地杀进了音乐圈,成为了公认的一位优秀的音乐人。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陈粒能火?为什么民谣圈大浪淘沙,淘走了那么多人,陈粒却愈发惹人注目?

其实还是在于陈粒音乐本身而已。

陈粒的歌声里,藏着在当时的乐坛少有的清爽。

有诡谲的意象,还有空洞荒凉的旋律,配合着那把金属质感的烟嗓,让人联想到大漠孤烟、仗剑纵马的侠女形象。

在相似度极高的民谣圈里,陈粒的出现独留自己的特色。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在空虚的流量时代,人们需要故事,需要鲜明的个性。

这些陈粒都有。

她有敞亮的性子,有豁得出去的勇气,有可以成说的过去。

她满足了大家对任性自由的文艺青年的想象,又满足了大家对音乐方面的需求,于是陈粒成功了。

但陈粒的成功绝非区区几百字可以说清,而是这个时代与陈粒本人共同交织的结果。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其实陈粒本人对自己的定位也并不是单单把自己定位成民谣歌手,而是一个多元化的歌手。

她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唱过主题曲《当我在这里》,

也为《新世相红楼梦》唱过主题曲《戏台》,还为日本动画电影《企鹅公路》唱过主题曲《圆形的海》……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而这次的新专辑,已经挣脱了民谣的桎梏,来到了一个她自己从未踏足、听众也很少触及到的层面。

知乎上有人这么评价陈粒的这张新专辑:

陈粒的作品要么有一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气,要么有一种空灵清新的小俏皮。

这一次的她却与众不同,将星辰日月、雾里云间纳入到自己怀中,变成了秘境的引路人和传诵人。

这样的评价让人觉得极度恰当。

今年陈粒的新专辑让人有些慌:这样的歌真的还是陈粒?

目前市场上对于陈粒的评价并非一片赞许,有人认为她侠气不复存在,有人认为她过于迎合市场离民谣越来越远。

这次的新专辑,其实从旋律上来说并非那么“抓耳”,但是在技术和歌曲境界上都可圈可点。

针对这张专辑,有不少粉丝评价陈粒为了艺术性丢掉了音乐的“好听”,表示失望。

但其实这些观点都过于主观,陈粒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而我们也可以给予她更多的理解才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