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导语:在职场中,有些人并不具备创新能力。公司领导安排给他工作,他按时按点完成,与其说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倒不如说每天都做着重复的工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工作,到最后,对自己能力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有一天公司倒闭,自己离开,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在职场,培养创新思维,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么,我们在职场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接着看。

一、你具备突破性思维吗?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突破性思维法”是创新思维的关键。说白了,创新思维基于“突破性思维法”而来,“突破性思维法”是基于“思维范式变化”而来,思维范式基于做事有条理有框架。

日比野省三和美国那加州大学名誉教授杰拉德·纳德勒共同提出“突破性思维法”,这个方法对于应对变化剧烈的时代、培养创新思维,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很有用。

朋友小王打电话说:“不想在原单位干了,原因是来了一批年轻人,思维活跃,方法灵活,自己思维僵化,本以为凭多年经验就能独占鳌头,没有想到老经验靠不住,感觉自己根本没啥竞争力。”

与此同时,另一个90后的年轻人小莫,本职工作是前、后端工程师,工作没几年,就开发出自己在前后端领域的一系列产品。

他告诉我,大学期间,自己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早早转变思维,专攻前后端开发。刚毕业就创建自己高人气的网站,专业图书出版了20多本,系列产品在国内大型购物网站上、位居同类图书销售前列,现在正筹备创建自己的工作室。前一阶段,他的新产品又上市了,卖得非常好。

在当前疫情控制下,小莫自己接了好多外包的活,根本不存在混不下去的情况。

为什么小王凭多年工作经验混不下去,小莫却成功打造了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日本著名“创新思维第一人”日比野省三在《思维定式的“病”》中提出:“如果一个人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启动新的思维方式,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病”的困扰。”

这个观点启发我们,小王跟不上年轻人的工作节奏,思维僵化,本质上是因为受到了“思维定式病”的困扰。

“思维定式病”的本质是缺乏“突破性思维”,常常被困扰在下面三个典型”症状里。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你有自己的思维范式吗

我不知道”“我不会做”是很多职场新人的口头禅。其实,根本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没有一套做事的思维范式。

比如,是由想要的结果,来一步步推导做事的步骤,然后再推导出做事所需的条件,依次解决;

还是从一个个条件先入手,直到做完所有步骤,最后实现结果;

或者从之前很多同类工作中,将问题作为突破口,一点点向外拓展,搜集到满足所有解决问题的条件,进而得到想要的结果?

  • “突破性思维法”需要思维范式随时根据需要调整

说白了,没有人的思维范式是一成不变的。

思维范式会随时间、空间和地点发生变化,这就是思维范式的跳脱性。

比如,习惯从整体到局部思考问题,但局部里也包含整体性思维,这个时候,也可以从习惯中跳脱出来,由局部到整体去思考。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思维范式不改变,会产生“思维定式病”

思维范式不改变,会形成“思维定式病”,考虑问题容易死脑经。

这就需要在若干个思维范式中找到思维突破点。从这些点出发,培养“创新性思维”,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

比照以上分析,有些人连最基本的“思维范式”都没有建立。有时候,事情急了,一顿乱拔毛,也不清楚从哪入手,做事从来没有自己思维范式,一团糟。

小莫的图书之所以卖得好,关键把握了2点。

一是有一套独特的内容搭建模式。这是基于他的思维范式而来的。

二是和其他同类书根本不同,他有自己语言方面的温度、有自己对读者建立起的认识和信任等。每次迭代,都是在原有的思维范式的基础上,对若干点上进行创新性突破。

创新思维培养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摆脱先例依赖症,建立“独一无二原则”

“电脑里没有存下旧的资料”“问别人人家又不说”,这是典型的先例依赖者。这样的人做事没有先例,就无从下手。

比如在电脑文档里找旧资料、习惯张口问别人。如果先前没有人做过,自己就无从下手,更找不到重点,也制定不出来合理方案。怎么办?

  • 要避免“闭园危机效应”,将思维落脚在问题的本质上

日本有家动物园,游客越来越少,面临闭园歇业的危险。但有一家动物园游客如织,这家动物园是怎么做到的呢?

  • 他们做到了,反复考虑,搞清楚我做这件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个动物园管理人员认为,游客进园的目的,就是让游客看到活生生的各种动物,于是,他们创新了动物“行动展示”模式,为动物园动物搭建和自然界一模一样的环境,把动物们本来的热情调动起来,游客看到了想看到的动物,当然会络绎不绝。

没有先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思维回归到问题的本质上,反复问自己,我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板同时交给让小李和小郝写一份图书销售文案的任务。

小李绞尽脑汁,调动各种思维细胞,能用上的好词佳句,都用到了文案上,写得文案文采飞扬,满以为会得到老板认可,没有想到,老板全部否定。

小郝抓住了文案是为了销售这个本质、文采和过渡装饰都会冲淡销售主题,在文案中仅仅以详实的数据、真实朴质的语言来写文案,得到了老板的高度赞赏,事实证明,产品销售得也好。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用侧围思考法,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做事情的目的搞清楚后,不要从正面竞争,避免竞争过程中的两败俱伤。要想办法从侧围思考,建立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任正非带领华为进行万门交换机市场竞争时,并没有直接从技术方面和竞争对手较量,而是从开辟农村市场,提高售后服务,抓住竞争对手这块的弱项,从侧翼突围,建立独特竞争力,最终占领了市场份额。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找与众不同的差异,发挥现场元素综合效应

日本这家动物园之所以能吸引游客,还有他们不简单模仿别的动物园,比如引进新的动物,增添新的设施参与竞争,而是将该园吸引游客的方式变为 :动物新动作特色表演+饲育驯养员联袂演出=不断吸引参观者眼球。

其关键就是,不断培养动物新动作,驯养员同时也参与新动作的训练中,最终充分发挥现场元素综合效应,博得游客广泛好评,也巧妙避免了动物园游览模式的同质化。

比如有些拆书者。在他之前,拆书的人已经很多,为什么后来会发展得很好?

核心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经营模式,走名人背书+碎片化说书+加盟路线,且全部戳准读者的痛点。名人背书值得信赖;碎片化阅读适合大众潮流阅读方式。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摆脱信息肥胖症,让搜集动作和搜集目的高度统一,直达所需

小贝,办公室新手一枚。老板安排她找一份地震方面的资料,客户现场预演要用。结果小贝找了一大车资料,内容庞杂,毫无头绪。

其实,客户需求是,知道地震等级、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权威网站发布),如何防护这三项就够了。

小贝显而易见陷入信息搜索的陷进,被庞杂的信息肥胖症困扰。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收集的信息越多,做出正确的判断越大,这是典型的思维定式病。

搜集的信息越多,大脑和视力越疲劳。比如做毕业论文设计,假如不围绕关键词搜索,不限定范围,海量信息无从下手,思维自然容易僵化,这就是思维定式下,信息肥胖症的危害。

日本中京大学教授日比野省三认为:“信息肥胖症是一种具有麻痹大脑的高风险性疾病。”

  • 明白收集信息存在潜在风险

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郞对下属说:“所谓解决问题,并不是去获得信息。你在收集信息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所以,搜集信息时,一定要有我需要什么信息,先搜集什么信息的心理预判。关联性不大的信息,或者干扰性的信息,不要随便搜集,尽量做到去繁就简,捡非常重要、观点独特、方法切实可行的信息去搜集,让搜集动作和搜集目的高度统一,直达所需。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把制作文件和解决问题分开

有些人干了很多工作,但为啥干啥啥不成,根本原因就在干工作的这个过程,当做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这个结果。

这就好比,很多人只是看起来很忙而已,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这就急需纠正搜集动作和搜集目的,使二者高度契合。

  • 不要把信息结果当做经验起因来对待

比如A负责一项大型会展,结果很糟糕,不能因为平时A粗心大意,就断定这次会展就是因为A的粗心大意造成的的。

不要把信息结果,当做之前的经验来说起因,这也是思维定式的典型表现。让搜集动作直接反馈相应的搜集目的。

  • 把握清楚“热信息”和“冷信息”哪个是重点

“热信息”就是外表热乎乎的信息,这类信息多半出自头脑风暴,是一种随时变化的、动态信息,非常符合市场竞争需要。“冷信息”主要是陈旧的信息。

在极具变化的信息时代,思维僵化,主要是大脑中存储了太多陈旧的信息。创新思维需要即刻想法的数次碰撞。

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在于善于把握“热信息”,随时抓住市场对于所属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变化。比如,以图书设计为例,特别是在图书内容排版设计这块,可以参考多家出版社同类图书最新设计、以及网上图标、LOGO最新设计等,融合自己创意,多次迭代开发自己图书产品。

“热信息”最能直接反应即时性的搜集目的。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摆脱慢性不信任症,激发共鸣式创造思维

公司引进了新人小凯,思维活跃度、创新意识等都比老员工老赵强很多,这种牵连性的举动,让老赵逐渐失去了老板信任。老赵因此被动患上了慢性不信任症。

慢性不信任症导致一个人对工作越来越不积极,更谈不上创新和培养核心竞争力。怎么办?

  • 共同参与,用共同目的牵引,激发内生动力

再小的事情,没有很多因素共同参与,很难成功。创造新思维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关键在于激发大家工作的参与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你要信任我”“老板不信任我”,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只有你参与进来,拿出让人信任的成果给老板看。

有共同目标的吸引,更容易建立彼此信任的团队工作氛围。

  • 组建精英团队,用3步组合拳,建立信任机制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共同智慧,才能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头脑风暴就是如此。用共同目的,激发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动力。

用3步组合拳,建立创新思维信任机制。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 肯定事物,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创造性思维往往因为新颖性、无先例性,容易被打压,需要先肯定,给予必要支持。

H之前的老板,不喜欢创新的东西。比如一个广告字体的设计,要是不符合大众视觉要求,有一点点尝试性的创新,立马在老板这个层面被pass掉了,这非常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冯仑说:“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做别人没有涉及的事情,才有市场竞争空间。作为个人,要充分相信自己,并全力以赴。

2. 用颗粒拆解法找到创新点,找到信任机会。将一个事物按照一定逻辑或分类,层层拆解,拆得越细越能发现机会和创新点

好比在细分和垂直的市场领域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一样。

比如拆书,一本书按照人物分类,可以拆出不同性格和形象人物;

人物里,根据职业、年龄等不同继续细分,可供评估的人物价值,其空间是不是越来越大?

3.在逻辑思维主导的事件处理中,适当加入艺术思维,获取创新信任资本

麦肯锡前资深培训师大岛详誉接到任务:负责调查银座的百货商店等卖场的实际面积,但因某些原因,无法获得具体面积。他苦思冥想,想到一个点子,测量自己步幅,再乘以自己走过的步数,得到了大致数字。他的做法得到了上司的盛赞。

将非逻辑的艺术思维加入其中,很多时候会得到创意新点子。

大岛详誉说:“真正出色的人才具备一种艺术家的灵感。越有卓越的思维思考与分析能力,而且这方面能力越强,在运用艺术家的灵感处理问题是,越有可能取得恰好也符合逻辑的结果。”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把批评者看做达成目标的媒介,实现共鸣式创造

“你这个建议不行”“推动重新写作”“整不好不要上报”当听到这些批评的时候,很多人内心是崩溃的。

当你始终抓住目标不放,比如把产品卖出去,那么,其间所有的因素都是实现目标的媒介,包括老板的情绪等。

当你把老板当做自己“共鸣式创造”的伙伴看待,就会把他的坏情绪、批评等看做改进的机会和及时提醒,这样更有利于一个人进入良好工作状态,更有利于做出新的创意,跟大家一起创造出优异的结果,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埃默里大学神经科学家格雷戈里·伯恩斯研究,说:“欲想别人之未想,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用全新的体验轰炸你的大脑。新奇的事物将感知的过程从过往经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强迫’大脑作出全新的判断、思考。”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步养成你的“创新思维”:在变化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

詹姆斯·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和核心竞争力,首先得建立起自己的思维范式。

概括讲,就是尝试在思维范式的某些点上不断变化,进而建立起“突破性思维法”,才能更有效培养创新思维和核心竞争力。具体做到:

1.摆脱先例依赖症,建立“独一无二原则”;

2.摆脱信息肥胖症,让搜集动作和搜集目的高度统一,直达所需;

3.摆脱慢性不信任症,激发共鸣式创造思维。

如果想要成功,请尽快摆脱陈旧的认知思维,把自己从各种症状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不走寻常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锻造出自己前进路上最坚韧的“利器”。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