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將進入長期“熊市”(凡人說房)


房地產業將進入長期“熊市”(凡人說房)

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百強房企的銷售大幅下調了30%。這應該是個保守的數字,因為1、2月份全國災情最嚴重的時候,舉國上下基本都在隔離,出門買菜都難,更別說出門看房、買房。有第三方機構給出的數據比較可信一些,前兩個月房企銷售額下滑六成左右,尤其是二月份,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全國幾百座城市成交量基本都是0。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房地產業的熊市已經到來。

房地產業經過前幾年的“瘋狂期”,開始理智下來,從國家政策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原來是刺激房地產業發展,幾萬億的資金推動了房地產業的持續增長,政府、房地產商和部分民眾從中受益。很多地方財政一直以此為主要經濟來源,即所謂的“房產財政”。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發展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房子偏離了其基本屬性,附加了太多的投資性能,這不符合科學發展規律,不能實現長期良性發展。國家及時調整策略,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近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確定:“房住不炒”底線不動搖,精細化精準化“因城施策、因企施策”,不做強刺激,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秩序。這是一個基本定調,為房地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今年年初突發的疫情為房地產業迴歸理性增加了砝碼,國家宏觀政策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過程,但疫情的作用卻是直接的、立竿見影的。首先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理念,在房產上過度消費、過度透支,造成了生活上的拮据,正常情況下還能運轉,而當疫情發生,使資金鍊接續出現中斷,資金來源捉襟見肘,拆不到東牆更補不上西牆,提前消費的觀念被實實在在的打了臉。其次疫情考驗了房地產商的生存能力,沒有了資金的持續迴流,靠金融槓桿撬動的資金密集型產業,如何生存下去成了最大的現實問題,降價銷售都無人問津,很多小型的自有實力差的房地產商紛紛倒閉。第三疫情扭轉了社會風氣,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讓一些人的觀念有所轉變,超前消費成為一種常態,借貸消費成為一種潮流。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清醒認識到,必要的財富積累和儲備才能有備無患,日子還需要踏踏實實的過,不能太浮躁。

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為房地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理性成分。房地產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財富的“搬運工”,只是把財富從一個口袋裝入另一個口袋。從這個意義上講:“房地產業進入熊市是必然的,房地產業進入長期熊市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