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春节临近,而我们却感觉不到小时候那种盼过年的年味了,年味都去哪了呢?除了现在的物质条件比以前好了,吃好的穿新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春节的那些传统习俗,也渐渐被遗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更何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关于南北方之间的争论就从来没停过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粽子南咸北甜

南方买菜论个 北方买菜论车

南方零上两三度瑟瑟发抖

北方零下二三十度屋里穿半袖吃雪糕

......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临近过年,

趁着应景给你们来点不一样的——

南北方过年哪边更有年味儿?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南方阵营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云南

云南昆明有两个“三十晚上”, “大三十晚上”是除夕,而“小三十晚上”是被北方称作的辞灶,又叫做“送灶君”、“南糖节”,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对象是灶君,灶神塑像要供在厨房灶头,每天饭前都要敬三柱香。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国没有一个省区市过年能像云南这么丰富多彩,奇特诱人。

除夕那天,很多彝族村寨里的每户人家门前都会立起一棵青松,表示除旧迎新、免祸消灾;堂屋的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松针,用于坐在上面吃年饭。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除夕之夜,成年男子必须通宵达旦地守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而妇女在大年初一被免除所有的家务活动,以示对妇女在过去一年中辛劳的感激之情。

四川

四川很多地方都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尤其是少数民族,每逢腊月二十八,几乎家家都要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打糍粑打的热火朝天。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春节中,麻辣是四川人永远离不开的主题。在一场麻辣火锅的盛宴中谈天说地,涮着毛肚和鸭肠,新的一年就像翻腾的红油,红红火火。各种辣味的兔子肉,牛肉香辣爽口,夫妻肺片,水煮肉片等辣菜应有尽有,吃着饭,冒着汗,驱走一年的坏运气。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广东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是当地比较流行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大年初二,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初三时,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北方阵营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北京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儿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大年初一,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入庙首要就是参拜财神。只见殿内香烟绦绕,灯烛通明,也能听到钟磐悠扬之声。这时殿里殿外,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敬神已毕,可以在庙内品尝一些北京的风味小吃。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出朝阳门约五里之遥的东岳庙,是春节时重点庙会之一。东岳庙内所供奉的神只可分三类:一为东岳大帝,这是人所共知的;二为地狱阴司之神;三曰喜神,即所谓"月下老人",并建有"喜神祠"。其中尤以执掌地狱阴司之"七十二司"和喜神祠最能吸引香客。

甘肃

甘肃过年流行社火,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在社火表演中独具特色的有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张掖的顶碗舞、陇东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腊花等。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除了社火,老兰州人还讲究水缸要挑满清水,谓之装财水。还要在大门前、院子里泼洒清水,谓之洒银水,以寄寓人们致富的愿望。

新疆

极具特色的新疆春节,也就是古尔邦节,人们会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新疆过春节还会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在宰牲宴请亲友的同时,游坟诵经,缅怀先人。有些地区的穆斯林还于节前斋戒10日,故有“小尔德”(即小节日)之称。

陕西

陕西年俗中与别处相比较独特的风情是秧歌拜年,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在陕西,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大人们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有避邪祝福的寓意,有的人家则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同样也表示祝福。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南北方哪边更有年味?

在你心中有答案了吗?

最想去看哪里的春节?

看到这里,想必你早已不再关心南北哪方的胜负,你定已感受到我泱泱大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寓意深沉的传统习俗。南北之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是我华夏儿女,往后之争论只会越来越少,而理解则越来越多。

以上盘点的南北方几个省份的春节习俗,只是我大中国“过年习俗”的冰山一角,你那里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习俗呢?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说了这么多,对于年轻人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触,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勾起了儿时很多过年时的美好回忆。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多过年的习俗已渐渐简化,“现代年”相比“传统年”,的确少了些许年味儿,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目中仍是有着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无论我们身处何方、相隔多远、工作多忙,都希望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大小围坐餐桌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共叙天伦,倍感幸福。

那些正在被我们遗忘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吗?


春节临近,小编在此提前给大家拜年,

祝:春节快乐!鼠年吉祥!阖家幸福!


图片来源:福尚康品牌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