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線性思維,才是你最應該警惕的陷阱

人們都喜歡談因果,遇到一個事情喜歡找其原因,而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往往會把原因歸咎在一個因素上。因為人腦思考總是偏向於線性思考,很難理解非線性關係的複雜脈絡。所以你會發現,人生中所遇到的迷茫、困境,絕大多數都是陷入了線性的思考。

作者:艾菲

這4種線性思維,才是你最應該警惕的陷阱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這樣的:

“國外的新冠肺炎越猛烈越好,狠狠打擊他們,這樣我們的經濟不就能上去了嗎?”

或是這樣的:

“今年我的收入是30萬,比去年增加了10%,所以明年會是33萬,後年會是36.3萬,這裡的平均房價是4萬元/平米,這樣下去,我啥時候才能買房娶媳婦啊?”

其實,這兩句話背後隱藏的正是很多人習以為常,卻不自知的“線性思維”。

數十年的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腦是很難理解非線性關係的。我們的大腦傾向於簡單的直線,也就是線性關係。

而這種以線性關係為基礎的“線性思維”正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擅長的,因為它最簡單、也最本能。

但是,假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常常陷入的極度焦慮、迷茫無措、盲目樂觀,很多都與這種思維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它們的最終指向,往往就是人生的困境。

1、害人不淺的線性思維

1962年,三位精神病醫師為了研究LSD,也就是迷幻劑,提議用大象來進行研究。

選擇大象的原因是,大象尤其是亞洲象,會定期經歷從正常的平靜順從向最長為期兩週的高度攻擊性,甚至危險性狀態的無法預測的轉變。

這三位精神病醫師一致認為,這種狂暴狀態、奇怪的、且通常具有破壞性的行為是由大象腦中自動產生的LSD引發的。

因此,他們想要觀察LSD是否真能引發這一奇怪狀態。如果真是如此,就可以通過研究大象來獲得LSD在人體上療效的信息。

想做這個研究,首先需確定的是:應給大象注射多大劑量的LSD?

當時,沒人知道LSD的安全劑量,但人們知道,即使是不到0.25毫克劑量的LSD也會使人陷入幻覺。而對貓來說,LSD的安全劑量是每千克體重0.1毫克。

因此,這些研究人員便根據這些數字來估算到底應給大象注射多少LSD。

這頭大象的體重約為3000千克,因此,他們預計,根據已知的貓的安全劑量,對這頭大象來說,安全且適當的劑量應該是每千克0.1毫克乘以3000千克,那就是300毫克的LSD。

誰知,剛剛注射不到5分鐘,大象就大叫起來,然後轟然倒下,進入了持續的癲癇狀態。就這樣,這頭可憐的大象在1小時40分鐘後便死亡了。

而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竟是:大象對LSD相當敏感。

其實,這根本不是真實原因,真實原因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線性思維:貓的安全劑量是每千克0.1毫克,所以,按照線性思維的方式,就可以用0.1乘以3000(因為大象的體重是貓的3000倍),於是就給大象注射了300毫克的LSD。

但實際上,藥物劑量應該如何從一種動物身上按比例縮放到另一種動物身上,依然是一個開放性的、沒有最終結論的問題。

藥物被運送到具體器官和組織並被吸收的過程中,涉及了諸多因素。如同代謝物和氧氣一樣,藥物通常被運輸穿過細胞膜,有時通過擴散的方式,有時通過網絡系統運輸。由此一來,決定劑量的因素便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一個生物體的表面積,而非其體積或重量,而且這些因素會隨體重變化發生非線性的比例變化。

對大象而言,適當的劑量應該接近幾毫克,而非實際中執行的幾百毫克。

可見,藥物劑量的縮放變化並不會隨著藥物使用對象的體重變化而呈線性變化。相反,它的變化是複雜的。

所以,害死這隻大象的不是別的,正是這三位研究人員的線性思維。

同樣,對很多人來說,讓他們一次次陷入困境的,可能也不是別的,而是早就習以為常的線性思維。

那麼,到底什麼是線性思維呢?

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的、均勻的、不變的、單一的、單維的思維方式,一切都隨著初始條件的給定而給定。

線性關係這個概念最初來自數學,兩個變量之間如果存在一次方函數關係,就是線性關係,它的表現就是一條直線。

2、四種線性思維帶來的人生困境

在平時生活工作中,線性思維無處不在,而我們的很多人生困境都與它脫不了干係。

線性思維1、通過簡單複製過往經驗,預測未來

每個人都想擁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但又不知如何預測,於是通過“簡單複製過往經驗去推斷未來”就成了最簡單的方法。

而它,正是線性思維的最常見表現之一。

  • 過去,我是一名優等生,是班委,所以步入職場後,我肯定能成為一名優秀員工,並獲得快速升職。
  • 過去,我學習成績不好,所以步入職場後,我肯定會非常平凡,默默無聞。
  • 過去,這隻股票只要跌到20元就會反彈,所以下次等它跌到20元時我就重倉買入。
  • 過去,我買了幾次股票,每次都賺錢,所以按照我的方法以後肯定也能一直賺錢。
  • 過去,我創業失敗過兩次,所以這次也肯定成功不了,我還是回去上班吧。

這些都是通過簡單複製過往經驗去預測未來的思考方法,而這種思維方式會讓我們陷入行動的困境。

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美國著名的投資機構美盛集團曾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基金經理,名叫比爾·米勒。他旗下管理的基金從1991年起,連續15年戰勝了標普500指數。這可是一個相當厲害的投資業績。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了,大批銀行、金融機構在其中遭受重創,很短時間內它們就跌去了50%的股價。

比爾·米勒認為這正是買入的最佳時機,因為從他的既往經驗來看,這些股票從未下跌到這麼低過,而如果下跌到這麼低從過去經驗來看就肯定是極其適合、百年不遇的買入時機。

所以,當這些股票跌到50%的時候,他大舉買入,因為根據過去經驗,他認為50%的跌幅肯定到底了,之前花旗銀行的股價就從未跌到過50%。

誰知,這些股票除了在中間停了一下又漲了點後,就一路向下,再沒停過。最後,花旗銀行的股價從五十幾美元跌到了一美元,也就是跌去了98%。

結果,比爾·米勒輸得一塌糊塗。

所以,當想通過過往經驗去預測未來的時候,你就得承受一個巨大的風險 - 假如未來沒有按照過去的經驗發生呢?

那時,你的人生會遭遇到什麼?你的人生又會喪失什麼?

線性思維2、用已知結果得出單一原因

線性思維的第二種表現是:用已知結果得出單一原因。

當看到一個結果時,假如你立刻就找到了一個與結果相關的因素,然後認定這個因素就是導致結果的唯一原因。那麼,這種蠻橫的單一歸因就是線性思維的一種具體表現。

豌豆莢的聯合創始人王俊煜曾說,豌豆莢犯過一個很大的錯誤:他錯誤地解讀了豌豆莢發展最快的兩年時間,也就是2012年和2013年,發展那麼快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如果現在回頭看,當時豌豆莢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包括在2014年1月豌豆莢獲得1億多美金融資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大勢’。當時智能手機發展速度極其迅猛,谷歌退出中國後,安卓手機上沒有好的App應用,所以豌豆莢就脫穎而出了。

當然,豌豆莢也有一些其他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非常重視工程師和產品等。這些確實也起到了作用,但都不是決定性的。

導致這一錯誤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正是過於簡單的歸因,即依據已知結果推論出單一原因。

在這裡,我所說的“單一原因”可以是一個原因,也可以是“點”上的原因。比如重視工程師、產品等都只是“點”上的原因,但其實,這背後還有更多的“線”和“面”的原因在起作用。

事實上,對問題根源的正確思考十分重要,因為歸因謬誤往往會帶來非常糟糕的結果。這不僅是因為只有找到問題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因為,只有對問題出現原因做出正確解釋,我們才能在下一次類似問題出現時,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在給諮詢者做教練輔導時,我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在遭遇了工作上的挫折後(比如被老闆開掉、被同事排擠,或遭遇被分手),不少諮詢者都會將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全部歸結到自己個人身上。他們會說,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自己太差勁了,自己不努力,自己不夠好。於是,他們就一直鑽在這個牛角尖裡無法自拔、持續痛苦,認為從今往後,自己是再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一個好戀人,也永無可能獲得幸福和成功了。

然而,真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導致他們陷入痛苦的根源就在於歸因謬誤,這種錯誤歸因讓他們陷入了不必要的痛苦,難以自拔,始終無法開始新的生活。

事實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是複雜多樣的。一個現象的產生,可能是由一種原因所引起,也可能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比如,植物的葉子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日光、二氧化碳和水。這就是複合性原因。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論是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還是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都不是由單一因素所造成的,都要考慮其多樣性。

就像是農作物長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水分不足,可能是肥料太多,也可能是病蟲害等。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問題根源的多樣性,只注意到其中一種原因,比如,只注意施加肥料,那就必然會導致減產的後果。

因此,在對問題根源進行思考時,不僅要思考表層原因,還要思考深層原因;不僅要思考單一原因,還要思考複合性原因。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線性思維習慣下的單一歸因和歸因謬誤。

線性思維3、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勻速的

線性思維的第三種表現形式是“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勻速的”。

“這個月我的微信公眾號增加了5000粉,所以下個月還會增加5000粉,這樣6個月以後,一共會增加30000粉。”

“現在我每月賺5000,那麼我五年後就能賺到5000乘以12乘以5,也就是30萬元。”

當你這樣說的時候,其實你就已經陷入了“線性思維”的陷阱,因為在你的頭腦中,事物的發展變化就是勻速的,所以,只要做個簡單乘法就能得出。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種思維常會讓你陷入難以理解人生挫折的困境。

為什麼?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優秀的人是這樣的:小學時是學霸、初中時是學霸、高中時是學霸、大學時是學霸、研究生時是學霸、工作後進入最頂尖公司、迅速打怪升級得到晉升、年紀輕輕就做到副總裁或總經理的位置......

所以,挫折是不該發生的,人生是不該有低谷的,就算有了低谷,也不該持續那麼久。

然而,真實世界卻並非如此,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不是線性的,不是勻速的。一帆風順的人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困難重重的人也不會一直困難重重。

在真實世界中,每個人的人生曲線都是非線性的。也許是一根S型曲線,也許是不斷震盪、上下波動的曲線,還有可能是一個劇烈滑落然後再迅猛增長的曲線。而每一個人的人生,都無可避免會有過至少一段“劇烈滑落”的曲線,那就是人生中的“至暗時光”。

所以,假如“線性思維”的誤區深深植在你的頭腦中,你就會傾向於將人生看作是一條一成不變的直線,很難接受人生中出現的挫折和痛苦,尤其是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生低谷期。

但是,假如你能拋棄錯誤的線性思維,你就會知道“低谷”之後永遠都有春天,那一天是肯定會出現的,是永遠不必去懷疑的。

除此之外,這種思維還會帶來“半途而廢”的人生困境。

為什麼?

因為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不論是學東西還是做事情,都應該是越學越好、越做越順。但其實,這並非真相。

拿學習來舉例,學習遵循的就是“S型曲線”,而不是一條勻速向上的直線。

隨著投入到學習中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學習的收穫會依次經歷緩慢起步期、快速增長期和高原期。如果簡單複製“緩慢起步期”的經驗去推斷未來的學習效果,我們很可能會在“快速增長期”到來前選擇放棄。

而如果你一直都保持這種錯誤思維,總將自己的付出與收穫直接劃上等號,那麼,你就一定會遭受到“緩慢起步期”階段的折磨與打擊,並一次次的選擇放棄,最終一事無成。

線性思維4、認為單一因素即可導致某一結果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事件,明天股市一定上漲。”

“提高利率一定會使經濟更加低迷。”

“我是名校畢業,畢業後肯定能進世界500強。”

“我很美,肯定能嫁個富二代。”

“我離婚了,所以我的小孩一定無法健康成長。”

“你是東北人啊,那一定很能喝酒吧。”

“只要我讀了博士,就能留校當老師。”

這些例子都是線性思維的體現,它們排斥其他任何可能的變量,因此一旦有了某一因素,就認定一定會有某一必然結果。

這種思維方式帶來的正是被我稱為“過於天真”的人生困境。

比如:

你帶領一支團隊,要去開發一個軟件,並要趕在五一前上線。

但不論你怎麼琢磨,你跟你的團隊都無法按期完成這項工作,都會出現3個月的延期,於是你決定多招3個人來進行項目的加速。

誰知,在增加了三個人後,你們依然沒能完成這一項目。

為什麼?

這一失敗正是由於你認為“單一因素就會導致某一結果”所致。

事實上,軟件項目開發行業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理論,名叫“人月神話”。

它說的是:大項目只要增加足夠的程序員就能順利完成;或者對於已經推遲的項目,只要增加人手就能按期完成的看法都是極端錯誤和危險的,因為它假定人和月(即時間)之間可以互換,因此只要增加人手,任務就能按時完成。

但事實上,將工作分割給許多人、對人員進行培訓以及不同程序員之間的交流都需要增加額外的工作。

因此,以人換月去完成項目任務只能是一個神話,而這個神話背後隱藏著的正是“線性思維”。

當你抱持這種思維方式的時候,就會覺得如果離婚,就會害了孩子,孩子就再也沒了健康成長的可能。只要名校畢業,就算學習不怎麼努力,參加社會活動不太積極,也一定能在畢業後進入世界五百強。只要做了整容,就能變成大美女,從此再也不用努力,因為肯定能夠嫁個富二代、高枕無憂。

但其實,這裡的任何一個想法,都會將你帶入人生的困境,讓你失去改變人生的可能與機遇。

3、最後的話

相信看到這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越是“想當然”的思考,就越是出於本能和直觀,也就越是毫不費力。但是,最終你的人生將為你在思考時的“毫不費力”付上“費力的”、沉重的一單,甚至很多單。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你想省事、你想簡單,可以做到。但是,終歸有一天,你得還。(本文完)

作者:艾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