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性看疫情26:别因疫情影响孩子打疫苗

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4月24—30日)是世界免疫周。世卫组织认为,免疫接种是公认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没有疫苗,人类将遭受麻疹、脑膜炎、肺炎、破伤风和脊灰等疾病的健康威胁。据估计,疫苗每年可挽救200万至300万人的生命。

目前,全球仍有近2000万名儿童未获得所需的疫苗。世卫组织表示,今年免疫周的主题是“疫苗保护人人”,将关注疫苗在保护人们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4月25日恰逢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童因疫情耽误接种疫苗有什么风险?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传染科主任、国家免疫规划组成员曾玫就此进行了解读。

儿童错过疫苗接种要及时补上

在疫情早期,很多接种门诊处于暂停状态,导致一批原本需要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错过接种,对于错过之后的影响。曾玫认为,在1—3月没有来得及接种不要紧。我国疫苗可接种疾病的发病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而且由于1—3月全国的防控措施,孩子们基本上都待在家里,外出机会并不多,儿童患病的风险不是很大。

曾玫表示,随着复工复产和生活常态的恢复,如果儿童这时还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在人群当中可能会非常危险。所以,在4月份之后,各地疾控部门和社区开放预防接种疫苗,家长要带着孩子在4月份以后把所有漏掉的疫苗补种补齐,这样才可以获得保护。家长不必担心推迟接种了是不是保护效果就变差了,其实是一样可以安全有效保护孩子的。

孩子恢复上学以后,可能面临一些传染病威胁。曾玫分析,要注意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这要求学生做好手卫生。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肠道病毒引起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大家对流感要警惕,流感在全国来讲是冬春流行,我国有些地区夏秋季也会流行,要避免聚集性感染。现在大家还没有在公共场所摘掉口罩,所以总体来讲流感流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接种疫苗要预约并注意防护

“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去医院,任何类型的医院都不敢去。接种的社区医院是没有发热门诊的,家长不用怕。”曾玫说,现在强调预约接种,就是要避免造成某一个时间段很多人到接种场所聚集,所以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不必担心去给孩子接种。

曾玫建议,孩子要优先接种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这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这些是要求优先接种的。

“当然,二类疫苗(需要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也非常重要,它只是暂时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今后来讲,可能会逐步纳入免疫规划,现在是自费疫苗。”曾玫说,二类疫苗也防范着一些重大疾病,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肠炎)疫苗、水痘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等,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去给孩子接种。

现在疫情还没有解除,曾玫建议,带孩子接种疫苗之前要预约,然后尽可能做好防护。到人多的地方都要戴口罩,从医院回来以后做好手卫生,回家养成洗手的习惯。孩子接种之前要是健康状态,如果孩子在急性病发作期,比如发烧、拉肚子甚至过敏症状很厉害,那就要等孩子稳定好以后尽快去接种。“但也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不去接种。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孩子咳嗽的不接种,流点小鼻涕也不接种,胃口不好也不接种,这没有必要。接种前一天给孩子洗个澡,保证皮肤干净就行了。”

卡介苗防范新冠肺炎无依据

流感疫苗为何需要每年都接种?曾玫解释,那是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变异,相应的疫苗也可能更新。另外,我们接种流感疫苗以后会产生免疫保护,一般只维持6—8个月左右,之后保护性就没有了,所以流感疫苗要每年接种。

新冠肺炎患儿的病情为何比成人轻?曾玫分析,就儿童而言,慢性基础疾病肯定比老年人、成年人要少。儿童在疫情中都放假在家,没有聚集,所以病毒没有在儿童中广泛传播,即使家中有人患病,儿童总会被优先保护,因此儿童暴露风险低、患病风险低、基础情况较好,相对病情就好一些。“如果发病儿童比较多,很难说重症病例不会增加。理论上所有人都是对新冠病毒易感的。”

最近一些报道披露,有科研论文通过对比卡介苗(用于儿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率高和低的一些数据,推测卡介苗对防止新冠肺炎转为重症可能有效。曾玫解释,有人认为儿童接种了卡介苗所以在疫情中得到了保护,成人没有接种卡介苗所以患病人数多,这个判断尚缺乏科学依据。世卫组织前段时间针对这个问题特别作出正式说明,现在没有依据说接种卡介苗对防范新冠肺炎有保护效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邱超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