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东西方文化:“乐之道” 音乐调心养生之道


感悟东西方文化:“乐之道”  音乐调心养生之道

说起“乐”来,东西方文化却实各有侧重,而中华文化,对“乐”的阐述,尤为经典,韵味十足,禅意深深…………

姑且只分享一点:“百病生于气,止于乐”,音乐可舒情养神、静心疗病。“上医治人,下医治病”,古代真正的大医,拈花为剑,曲乐疗病,以角徵宫商羽五音入心,无招胜有招,使疾病不药而愈!

古人认为“乐”是有灵的,不仅仅是好听就能听,什么旋律都让听!不同的音乐,就像药方一样,因人而异,因时因地不同,音乐也不同!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道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道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道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中国民族音乐合天地之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帝王平民,化天地之性,润人心之根!

细心的您如果细心聆听经典西方音乐,经典的钢琴曲,优美的小提琴曲,萨克斯风,同样魅力四射,润人心田!

国人只是很久没有感受中国民族乐器音乐之美罢了,有空听听中央电视台的国乐大典,相信你会感受到那琵琶,古筝,古琴,笛子,萧等等不同乐器演奏出的迷人琴魂!引人入胜,久久回味!

西洋音乐也好,中国民族音乐也罢,不需要对立,不需要贬低,人心不同,自然喜好不同,境界不同,选择不同,如是因,如是果!

晨钟点灯,点亮心灯!评论区里分享一下您对音乐的感悟,以琴会友,点亮心灯!

感悟东西方文化:“乐之道”  音乐调心养生之道


感悟东西方文化:“乐之道”  音乐调心养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