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首《鹧鸪天》,就能读懂李白的《将进酒》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菊开时已入秋,已踏进一年的尾声,天渐寒,人生苦短,不醉不休。

为了这一场觥筹交错,不惧狂风暴雨,更不管那醉酒后的衣冠不整。

趁着如今这身子骨还健壮着,不如加餐进补,与那歌姬舞娘尽情地把酒言欢。

中年华发,别上一朵黄花,管他人是冷眼旁观,亦或冷嘲热讽。


看完这首《鹧鸪天》,就能读懂李白的《将进酒》

当一个人压抑久了,内心的苦闷憋不住了,就会产生逆反或是渲泄的愤懑情绪。就像黄庭坚,堂堂的文人才子,从小便能看透“多少名利客”的机关算尽。在经历了新党的打压,被接连罢贬,成为了一名事业上的失意人。

写下这首诗作时,他已被贬了整整四年,甚至被新党人士诬陷他枉法。尽管,平日里,他并不把这些攻击放在眼里,他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怀好意的人要如何贬谪,是他们的事,他照常讲学、写文,游历各种美景。但,内心对这种政局时势,相当鄙视。

因此,他以狂妄的姿态,去反嘲当局者的惺惺作态。

可是,当一个人越一反常态,越是想摆脱现状,他的内心就会愈加痛苦。毕竟,在那个内乱的时期,即使连司马光、欧阳修、苏轼都难逃迫害,尤可见,想要用文字去讽刺与抗争,就螳臂当车,一切都是徒劳。


看完这首《鹧鸪天》,就能读懂李白的《将进酒》

当然,不能因为没有用,而选择沉默。就像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写: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悄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人总是需要将内心的愤慨发泄出来,或许微弱,但总能引起共鸣。如果将内心的那股希望之火都磨灭了,那就正义的灵魂就真的沦陷了。

虽然,这首诗从字面上来看,能想象中满屏香艳的画面,饮酒作乐,轻挑傲慢。可,从这种颓废的状态下,隐藏着黄庭坚看淡人生,却又抑制不住悲痛之情。

就好似他那句“人生莫放酒杯干”,颇有唐代诗人罗隐在《自遣》中的那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旷士形象。

借酒消愁,是文人迫不得已的排解方式,既无奈,又痛心。


看完这首《鹧鸪天》,就能读懂李白的《将进酒》

再瞧他那句“舞裙歌板尽清欢”,又似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杯莫停。

一曲乐府诗词,“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看似豪纵狂放、高歌酣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却喝出了万古千愁。

同样的情怀,同样的忧愁,同样的放浪,但终归都是因为对朝廷的爱之切,恨之深,深恶痛绝。

也许我们不能感同身受,但诗词的力量,却能使后人产生共鸣,感知他们当时的心境。

当你苦闷的时候,是否也想来杯消愁酒?


欢迎留言,关注我@书间行走,一起读点古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