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6岁男童感冒后连续使用12天抗生素,出现极罕见并发症!

抗生素,老百姓俗称消炎药,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品,耳熟能详的包括阿莫西林、头孢、罗红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等等。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不能随心所欲

近日

银川一个6岁男童在感冒后连续使用12天抗生素

出现了罕见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近日,宁夏血液中心收到了一份医院送来的贫血患儿的血液标本,标本的主人是个6岁的男孩,他的血红蛋白值下降至7g/L,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典型的贫血,医生为了排除血液病,送到宁夏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做检测,以确诊病因。

接到血液样本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始对患儿的血液进行相关检测,发现患儿红细胞上附着有类似抗体的东西,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重视,难道问题就出在这里?“正常的红细胞上应该是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它上面附着了抗体,就提示有异常。”宁夏血液中心血液参比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邵峰说。

这种异常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患儿自身抗体及同种抗体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

二是药物抗体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病因

了解了患儿的临床病史、输血史及用药史

▼▼▼

原来,这个孩子9月28日晚上感冒发热,家长自行给孩子口服了一次头孢类药物。

第二天,又带着孩子在小区附近的诊所打吊针,输的是国产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但孩子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出现呕吐症状。

第三天(9月30日),孩子转入我市一家医院继续输液,使用头孢曲松类药物。

10月8日,病情依旧不缓解。

10月9日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输注。

(网络图)

这时

孩子开始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

一查血红蛋白

已经降低到正常水平的一半

医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立即采集了他的血液

送至宁夏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

至此

孩子已经连续使用了2周抗生素

▼▼▼

得知情况后,工作人员联系医院送检患儿曾经使用过的抗生素及同类药物,做药敏实验,共有6种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头孢硫脒、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实验发现,患儿红细胞与头孢曲松类药物发生了反应,其它5种没有反应,药物反应均为阴性,因此高度怀疑这孩子后期出现血红蛋白降低与使用头孢曲松钠有关。

(网络图)

邵峰介绍说,头孢曲松类抗生素可作为一种类抗体附着于红细胞上,从而破坏患者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这就是一种由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少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不易及时发现,虽然发生的几率低,但严重者可导致急性溶血、急性肾衰竭甚至致命。”她告诉记者,曾有报道一名患者因其肺部感染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腰酸背痛、酱油尿症状,诊断急性药物性溶血,经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及大剂量激素等抢救,终不治而亡。尽管如此,该病一旦被证实,及早停用该药物的使用,病情是可以逐步缓解。

确定了病因,邵峰立即向医院反馈了结果,叮嘱立即停药。停药3天后,孩子的一切指标趋于正常。

据悉,头孢曲松钠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品种多及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出现的免疫性溶血性反应常常会被忽视。

邵峰提醒,对于长时间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用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红蛋白下降和胆红素升高等情况,引起高度重视,应考虑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溶血反应。

同时她也提醒大家,感冒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感冒可由细菌引起,也可由病毒等引起,应对症治疗,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随意服用抗生素会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还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应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另外,如果在服用抗生素几天后症状仍不见好转的,请及时入院查明原因,以免耽误病情,延误诊治。

好在有惊无险

身为父母

我们不仅要养育儿女

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切不可疏忽大意

特别是在用药方面

一定要在医生地指导下合理使用

用它守护好宝宝健康

不用闻之色变

也不要依赖滥用

【记者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