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在灞桥影剧院看戏曲片,文

上世纪50年代初,灞桥区灞桥街西头有个生产队饲养室,足足有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彼时里面还搭建着一个简易剧场,时常有来自西安城和外县的剧团在这里演出秦腔或眉户,引得方圆十多里的农民纷纷前来观看。到了上世纪70年代,电影在农村兴起,灞桥街中间最繁华的地段建起一座“灞桥影剧院”。影剧院坐北向南,里面摆放着城里一个剧团淘汰下来的长条椅子,一行20多个座位,前后30排,可容纳六七百人。灞桥影剧院既是剧院也是电影院,剧团演出一般分早晚两场,以秦腔为主,我在这里看过华阴、泾阳、高陵秦剧团演出的秦腔《周仁回府》《三娘教子》《游西湖》,以及眉户《李亚仙》《张连买布》等。倘若没有剧团来演出,舞台上就挂起幕布,变成了电影院,每天定时放映几场电影。

灞桥影剧院落成时,我尚在与灞桥街一桥之隔的市34中任教,那时我常约家人或同事去灞桥影剧院看电影,我在这里看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南征北战》《红色娘子军》等。各类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戏曲片,比如黄梅剧《天仙配》、豫剧《朝阳沟》等。我是一个秦腔迷,特别爱看秦腔和眉户,诸如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秦腔电影《火熖驹》,1960年和198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秦腔《三滴血》和眉户《屠夫状元》等,每当灞桥影剧院上映这些经典戏曲片时,我定不会错过,片中那高亢激昂、婉转动听的秦声秦韵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我至今记忆犹新。电影《火熖驹》的片段中,只见满园春色、亭台楼阁;艾谦骑马飞奔北国报信,杀场救人的情节扣人心弦。电影《屠夫状元》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屠夫胡山几次路过灞桥,救过党金龙和其母、其妹;后来他又在灞桥上把认贼作父的党金龙抛于灞河喂鳖。影片中滔滔灞河、依依垂柳,灞桥牌匾再现,那形象生动的景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格外亲切……这是电影特有的效果,舞台上难以呈现。

上世纪九十年代,灞桥影剧院因经营状况不佳,日益萧条,最后只好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