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期”



当孩子逐渐长大时,

家长在欣喜之余可能会苦恼地发现,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越来越叛逆了。

尤其是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时,

父母想强制性改变其行为纠正其言论,

就会出现顶撞与对抗。

其实叛逆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

作为家长,

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孩子的叛逆行为,

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处理。



如果父母能够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孩子的言行或许不一定是错误的。

孩子叛逆那是因为自主权被剥夺,行动受到限制,没有得到父母必要的尊重,顶撞与对抗是孩子维权的一种本能。

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大,父母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用自己的思想意图来要求孩子,约束孩子的言行。

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明显的叛逆期,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以初中居多。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显露自己的个性,喜欢给父母制造麻烦。此时父母更应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少父母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的做法是责怪和打骂。

如果父母不能正确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很容易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高涨,有时还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引发一些意外事件和悲剧。

父母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应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怪,针对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存在距离的,也就是所谓的“代沟”。父母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并适当满足,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应多给予理解,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和父母说真话、说知心话。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叛逆的程度。

从另一方面看,叛逆是孩子成长的标志。如果父母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尊重和鼓励,而不是粗暴对待,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会更加阳光。

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改变孩子的关键是首先改变自己。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活动空间,让孩子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父母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尊重,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并处理问题,让孩子明白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同时少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这样就能赢得孩子的亲近。久而久之,这段所谓的叛逆期过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