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岁”叛逆期,吼再多也不如这3招,轻松搞定“熊孩子”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稀罕的不行,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小宝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好像越来越“烦人”了,到了2岁的时候更是让人头疼。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2岁称之为“可怕的2岁”,这个时候,他们进入了叛逆期,总爱乱扔东西,还动不动大哭,怎么说也不听,有的家长就“爆发了”,开始对孩子大声吼叫。

其实宝宝的这种变化和心理特征有关系。

宝宝2岁的心理特征

认知能力在发展

孩子2岁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太好哄骗了,小时候,如果宝宝执迷于什么东西,父母打个岔,孩子就忘了,但是2岁的孩子认知能力进步了,以前的招数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管用了。

自我意识的发展

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这个阶段,宝宝会产生独立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了,但是能力不足,一旦做出来的事情和理想中的不匹配,那就开始大哭大闹。

面的这个“可怕的2岁”叛逆期,吼再多也不如这3招,轻松搞定“熊孩子”。

吼再多也不如这3招,轻松搞定“熊孩子”

态度坚决

父母要先理解孩子的叛逆期,并且接受这种变化,但是态度要坚决,不能随便妥协,因为有些无理取闹的事情,我们是满足不了的。

静香2岁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叛逆期表现,有一次不小心把香蕉掰断了,哭喊着让我给粘回去,这种无厘头的想法我实在满足不了。

这个时候我需要做的就是明确的告诉她,香蕉是粘不回去的,也没有必要拿一个完整的香蕉来哄骗她,或者转移注意力,必须明白这个阶段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父母可以适当的放手,可以从最简单的方式做起,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今天要穿的衣服,要吃什么。

父母在孩子做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提意见,但是不要否定他们的选择,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行为习惯

在这个阶段,孩子是不喜欢听大道理的,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无非就是听故事、看图画,所以父母要利用绘本故事,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绘本故事针对相应年龄段的宝宝,多以生活情境为主,更贴近生活 ,通俗易懂。

静香妈妈推荐《小熊宝宝好习惯》绘本,以自我为中心的宝宝会把自己当成绘本中的主人公,产生模仿行为,尤其是孩子拒绝洗手,拒绝刷牙,拒绝懂礼貌这些行为出现的时候,绘本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帮手。

书中用卡通人物子在家

打扫卫生、吃饭、打针等等一些情景,反映了一些孩子们需要学会并遵守的规则,比如:尊重别人、不能打人、学会礼貌用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拖拉、不磨蹭等。

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高情商的同时,还可以一并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全套8册,仅需64块钱

,平均下来一本只要8块钱,两包零食的钱就能帮助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非常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