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给力!厦门“移动食堂”每天四万份团餐 热腾腾准时送达

【数据】

  全市日配餐量 突破12万份

  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1日项目启动以来,我市“移动食堂”供配餐平台的配送范围已覆盖全市六区的主要社区,保障上千家企业的三餐需求,总配餐量突破100万份,日配餐量突破12万份。其中,夏商营养餐40多个门店加入保障配送队伍,总配餐量近20万份。

  【小贴士】

  如何预订夏商营养餐?

  全力保障复工复产,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团餐需求,需求单位可以通过拨打15160020037预订夏商营养餐,供应午餐和晚餐,起配份数为100份,共有四菜加饮料15元和四菜加饮料20元两种规格。

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按照严格的流程制作团餐。

  2月14日,清晨六点,天刚微微亮,夏商营养餐的总经理邓扬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刚到门口,几部配送车正巧运来了当天营养餐所需要的原材料共1.5吨食材……数量,是他们根据前一天的订单量计算出来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复工复产,夏商营养餐的订单也跟着多了起来。“半个月来订单数量翻了一番,从2月1日的近3000份,到现在的6000多份。”

  【备餐】

  尽全力满足 企业分餐制需求

  刚到七点,邓扬的电话铃声响起——自2月1日,市商务局在全国首推“移动食堂”以来,他每天都要接到许多电话,许多事情需要协调,许多订单需要下派处理。“许多企业都希望能解决复产复工后的员工用餐问题,我们也尽全力保障。”邓扬说,市商务局率先推出“移动食堂”,给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用餐提供了便利,也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商机。

  “我们是国有企业,是供应保障单位,对我们整个团队来说,全年都没有休息日,全力保供,这是常态,每一个人都在坚守。”没有华丽的语言,邓扬用几句话诠释着餐饮保障者坚守的一份责任。

  谈到团队的坚守,邓扬说,春节期间有时也会遇到订单只有几十份,路途却较远的情况,但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夏商营养餐团队还是会利用遍布的门店资源全力保障。“大家都在坚持,都在坚守。”邓扬举了一个例子,由于疫情防控,养老机构全面封闭,今年春节,订团餐的人很少,只有几家养老机构和国外公司的共几百份盒饭,夏商营养餐的副总经理施友典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细致安排——开不了大锅,就来小炒,什么样的困难在保障工作面前都不是借口。

  【烹调】

  一道菜要经过 十多道工序

  早上9点,到了夏商营养餐的生产加工时段。邓扬来到米饭生产车间,夏商营养餐的总经理助理刘柏贵已经在车间内的配餐统计表上写下菜品的份数、门店的情况及配餐的线路。两条米饭生产线热气腾腾——午餐需要2400斤大米,启动一小时,可以生产8000份米饭;而在楼上车间,20多口直径超过1米的大锅跃然眼前,厨师施木杰正熟练地抡着大勺,翻炒着香喷喷的青菜,一道菜要经过十多道工序。

  “一口锅里的青菜,有近一百斤,厨师翻动一次,等于扛起50多斤的东西。”邓扬对记者说,夏商营养餐中央厨房的供应能力,一天可以生产4万份团餐,完全可以满足全面复产复工后,单位对分餐制的需要。

  【配送】

  30多辆配送车 每天总里程数千公里

  在当天的配餐统计表上,记者看到,午餐配送有几十条线路,要停靠100多个点位。“这是保障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用餐的配送车,那是保障消毒水等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用餐的配送车……”邓扬说,夏商营养餐自有配送车队有30多辆配送车,每天配送车辆总里程要达到数千公里。

  “用餐工具放好了没?”“装了多少箱了?”10点,根据用餐单位的指定时间,经过精确计算,最后的营养餐包装工序完成,配送工人会准时将热腾腾的饭菜装好配送往指定地点。

  傍晚,当天汇总的订单情况表送到邓扬办公室。“情况越来越好了,17号订单又增加了2000多份,20号又有所增加……”看着汇总表,让邓扬欣慰的,不仅仅是夏商营养餐的订单越来越多,还有复工复产的企业越来越多,一切正在加速回到正轨。

  【现场见闻】

  夏商营养餐中央厨房 请专业消毒机构入驻

  2月14日,厦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走进夏商营养餐,实地了解“移动食堂”的运行情况,记者也带您一起走进“移动食堂”中央厨房,为您揭秘“移动食堂”的安心餐是如何诞生的。

  记者来到位于枋湖的夏商营养餐,这里,是厦门市为民办实事“午餐工程”项目,去年,夏商营养餐年产值达1.2亿元,全年共有近千万份盒饭从这里配送到各区,保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登记过身份证并完成测量体温,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中央厨房,要进入核心厂区,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清洁程序:进入洁衣间,戴好卫生帽、穿上防尘服、更换洁净鞋,随后还要按规定进行手部消毒、脚部消毒、风淋等各道程序。“春节期间我们仍然保持供餐,所有员工在岗前进行了体温测量,均要求佩戴口罩、定时消毒,店内所有餐具等物品也进行了全面消毒。” 夏商营养餐副总经理陈铁辉告诉记者,工人下班后,厂区将自动开启紫外线灯,对所有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此外,还请第三方专业消毒机构驻厂,每天为厂区整体进行专业消杀。

  完成准备工作,清洗切配车间首先跃入眼帘——在这里,工人们戴上手套,按照要求对原料进行标准化切配及制作。“所有原料都做到来源可追溯。”品控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夏商营养餐依托夏商集团供应链优势,是拥有国家级化验中心支持并导入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团餐供配企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在厂区设站驻点,对入场的具备上市凭证的菜进行二次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安全。

  “除了人工投料和翻炒,包括温度和时间都是由机器一键智能化控制的,做出来的饭菜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连味道也都是标准化的。”在生产车间,夏商营养餐的总经理助理刘柏贵告诉记者,在我市,夏商营养餐配备了1个中央厨房及2个集体配餐资质网点,中央厨房位于枋湖,这个中央厨房有1.2万平方米,共有米饭、净菜、肉类等多条生产线。

  烹煮后的大锅饭菜飘香出锅,随后便进入了分装程序,工人们戴着手套,按照菜单和重量要求将饭菜分装到清洁环保的饭盒里。这些盒饭将被夏商营养餐自有的配送车队送达全市的40多个夏商营养餐门店及团餐客户,实现就近配送,满足员工分餐制需求。

  背景>>

  厦门率先全国 搭建“移动食堂”供配餐平台

  一手抓防控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在这一特殊时期,为减少群体性聚餐可能引发的疫情风险,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厦门市在全国率先搭建起“移动食堂”供配餐平台,全力保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团餐需求。

  “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建立应急供配餐体系,对接好需求端和供给端,厦门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这样做!”这是媒体对厦门“移动食堂”模式的评论。为全国媒体所点赞的,还有“厦门速度”——仅用6天,厦门便成功搭建应急供配餐体系并运行,这是厦门市织严织密织实疫情防控网和保障网,统筹细致抓好各项工作的一个缩影。

  “战时”的从容与信心源于平时的绸缪与准备。应急供配餐体系有条不紊高效运行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我市多年来民生服务供餐保障的强大基础,也是国有企业夏商集团主动担当,以民生为导向,多维立体夯实民生服务基础,发挥国有企业责任的写照。

  2009年,为满足企业员工团餐需求,在厦门市商务局的积极推进下,夏商营养餐“午餐工程”作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始服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团餐需求,至今已有11年。疫情就是命令,服务就是责任。夏商集团主动发挥夏商营养餐优势,第一时间助力“移动食堂”建设,为复工复产团餐的供应提供保障。

  助力“移动食堂”,保障复工复产。如今,夏商营养餐“移动食堂”配送范围全面覆盖全市,联动的夏商营养餐门店与餐厅40多家,通过重要产品追溯系统的大数据,全力做到原料安全,管理有效,价格平实,配送到位。

(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夏言 图/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