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练习”阅读

马建红(法学博士)

读罢美国人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者深感“阅读”事大,绝非只要识字就能完成的工作。正如该书译者之一郝明义在“译序”中所说,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竟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我在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初,出版后立刻就成为畅销书,还被翻译为法文、瑞典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又对该书进行了改写和修订。因为在此期间,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收音机、电视的普及,书本的部分功能被取代,“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视有部分的功能确实很惊人,譬如对新闻事件的影像处理,就有极大的影响力。收音机最大的特点在于当我们手边正在做某件事(譬如开车)的时候,仍然能提供我们资讯,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然而,变化中又有不变的,那就是我们“从书写文字中汲取资讯,增进对世界的了解”的阅读目的没有变,阅读速度这样的技巧性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的。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作者在该书1972年版的序言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在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那时到今天,社会的发展何止一日千里,除收音机、电视外,几乎无处不在且高效便捷的网络环绕在我们身边,“低头一族”在手机上快速浏览着各种资讯,几乎人人都成了“阅读者”,以往只能在图书馆借阅的资料,现在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到“电子版”,“读万卷书”已不再是一种夸张的表达。书籍的载体变了,然而阅读的本质并没有变,如何阅读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是这本初版于1940年代、重写于1970年代的书,在今天仍未过时的原因。

在该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阅读都有不同的规则。基础阅读一般在小学、中学阶段即可完成,而在检视阅读中,读者要学会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以发现这本书“是否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作者建议的规则是:先看书名页,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以快速评估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范围,以及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从目录中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这个层次涉及到速度问题,“许多书其实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另外一些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行了。有少数的书需要用某种速度,通常是相当慢的速度,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学习和培养速读技巧,以免浪费时间。

研究生写论文时,需要对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体现在论文中,就是“研究综述”。《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分析阅读”中,作者给出了相关的规则,如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进行分类;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要判断作者的主旨,读者要提出自己赞同或反对作者的意见,以期对这本书做出公正的评断。这个技巧对学生写作论文“研究综述”会有很大帮助,而对于喜欢写书评的读者来说,也是必备的基本功。

至于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的阅读规则,笔者认为最适合正在选题、开题写论文的研究生。在主题确定前后,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至少要阅读两种或更多的书,这就要先通过“检视阅读”快速浏览,对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形成清晰的概念,剔除那些貌似与主题相关实则无用的书;然后运用“分析阅读”规则,形成“研究综述”,这样就可以进入主题阅读阶段,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章节。

第二步是要概括说明诸多作者对同一主题的看法,列出一些可以把主题说明白的问题,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当发现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当了解,所作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就要“界定主题”,这才是一个读者或论文写作者要真正参与的议题。

最后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对一个问题完整地分析过后,将来其他人对同一个问题要作研究时,我们的分析讨论就会提供他一个很好的研究基础,让一个原创性的思考者能突破困境。”在论文答辩中,很多学生最担心的问题是“你的文章的创新点是什么”,如果能按照“主题阅读”的规则去做研究,“创新点”会自动跃然纸上,这样磨出来的论文,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漫画/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