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作为曹植的谋臣,却因为自己的过于骄傲被曹操所杀

杨修:作为曹植的谋臣,却因为自己的过于骄傲被曹操所杀

杨修,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司徒袁安曾孙女。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杨修本想和他疏远却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杨修之助才通过考验,颇为气愤。

一切早有伏笔

初担任曹操主簿时,曹操与杨修曾路过曹娥碑,碑上篆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曹操不解,问杨修其是否知其意,杨修一眼望过便知晓答案。

曹操让他暂时将答案写在布上,自己思考了三十里路得到答案后查看杨修所写,与其无差,惊奇感叹道“才力不及,竟逾三十里地尔!”这时曹操还笑道自己低看了主簿大人。

后皇帝赐予曹操丞相之位时,工匠修好后曹操察看觉得不满心意,令人提笔在门外写一“活”字。工匠傻眼,不知丞相心意,此时杨修出现,告诉工匠门内一“活”字便是阔,丞相是嫌弃门修得太大。

工匠应允修改后,曹操喜笑颜开,笑道“谁人知我心意?”有人道杨修,曹操便心里有了疙瘩;有人给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吃了一口,突然心生一技,在上面写了一个“合”字,杨修看到便拿起吃下。

众人责怪他时,他大笑道:“合”乃一人一口之意,众人恍然大悟,曹操虽面带笑意,却心里暗自生怒,在心里默默记恨着他。而激化这个矛盾的,便是著名的鸡肋事件。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

当初曹操驻军汉中,讨伐刘备被打击行动,而后撤守护又枉费自己前来的时机,所以心中焦躁不堪。这个时候士兵前来询问进出入时的口令,曹操看着碗中的鸡骨头随口说“鸡肋。”当口令传下去后,几个士兵立刻收拾行李,夏侯淳惊讶不已,想要将其就地斩杀,几人坦言是杨主簿的意思。

杨修便告诉夏侯惇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魏王无计可施了,心生撤退之意,所以我让士兵们提前做好准备。这个时候,正好曹操感到心情烦躁,出来散心,看到军营里士兵混乱,就叫夏侯淳过了询问,听了夏侯淳的话,曹操心中大怒,觉得自己的尊严被杨修挑战了,立马叫人杀了杨修。

后来曹操气不过,派兵出击,结果被打败,那个时候他才惋惜自己杀了杨修。

其实杨修死的并不冤枉,曹操本就是一个极其高傲的人,他不像有些君王一样,善待有才之人,杨修的过于张扬,是踩到了曹操的底线,如果杨修想要活命,需要像司马懿一样谨慎,这样才能在多疑的曹操身边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