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施以创始,既不据为己有,又不自夸有能耐,功成业就也不居功自傲。正是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评论】本章老子的观点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又说明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第二层,讲无为的观点,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无为也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关注我,每天学习一章《道德经》,点击关注,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