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战争中的和谈闹剧——“无赖”沈惟敬

明代援朝御倭战争是由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的一场以朝鲜为战场,关系中、日、朝三国的东亚战争,距今已四百多年。这场战争时战时和长达七年之久,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最终中朝两国通过异常艰苦的战斗赢得了胜利。中国史书称之为“万历朝鲜役”或“万历日本役”,与平定宁夏哱拜之乱、平定贵州杨应龙叛乱并称为“万历三大征”。在古代东亚历史上,这场战祸是涉及区域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

战争中的明日和议成为一个显着特点。从结果来看,日本的和议是其战争策略的附属部分,是想通过和议来巩固战果,而明朝和议则是朝廷羁縻政策的具体执行,想通过和议来结束战争,维护朝贡体系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但是,由于明日双方的谈判代表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的个人因素,和谈最终演变成了这场战争的闹剧。一介平民沈惟敬作为明朝谈判的主要代表,在战争中尽显其“无赖”外交技能,将明日双方领导阶层玩弄于股掌之间,使得本无可能的和谈变得“有可能”,并且将其无限期拖延住了。当然,“玩火者必自焚”,沈惟敬最后的下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议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的直接相关国家都有着促成议和的因素。

从日本方面看,有以下几点:

第一,冬寒,兵难进。战争是在特定时空内进行的,气候、地形等客观因素就会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且在特定时期这些客观因素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朝鲜半岛大约在北纬 35—43 度之间,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且有冰冻,加之朝鲜半岛五分之四是山地,地形复杂异常。初到朝鲜的日军虽然也来自同纬度地区,经受过冬季的严寒,但是战争是残酷的,容不得半点喘息,所以在这样的天气和地形中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相反,作为本地人的朝鲜则更能适应严寒气候,而且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利,所以日军想通过和谈来拖延战期。

第二,朝鲜义兵的顽强抵抗。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平日缺乏训练的朝鲜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毫无招架之力,节节败退,有的甚至弃城而逃。被日军占领地区的朝鲜人民,不甘屈服,挺身而出,纷纷组织义兵,成为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掳掠,朝鲜人民群情激愤,拿起武器,争先恐后与日军殊死搏斗。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义兵运动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得日军将领不得不暂缓在朝鲜的军事进攻,忙于占领区的稳定。

第三、兵乏粮缺。日本与朝鲜隔海相望,兵力和粮草的运输必须经由海路,限于海路运输时间长、运量小,到了朝鲜半岛还需转为陆路运输,中间环节甚为繁琐,所以已经深入朝鲜内地的先锋部队在兵源和粮草问题上就遇到了困难。鉴于兵力补充不及,加上粮草供应出现问题,朝鲜之地又处于寒冬季节,毫无粮食之收获,所以,通过议和来推延时间成为上策。

第四,小西行长的原因。小西行长,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和泉堺的豪商小西隆佐的儿子,自幼就习商人之术,曾经与丰臣秀吉进行过商业交换,颇得丰臣秀吉的赏识。商人出生的小西行长身上无处不透露这“唯利是图”的铜臭气,此次侵朝除了为了丰臣秀吉的开疆扩土,他有着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借此机会打开日本与中国的通贡之道,借机攫取巨大的商业利益。所以当日军短时间内占领朝鲜领土大半之时,小西行长开始盘算自己的最初筹划,想与明朝进行直接对话。 另外,对马岛的宗氏战前同朝鲜贸易往来比较频繁,从中获益匪浅,但是侵朝战争打乱了他们与朝鲜的贸易链条,也就损害了其利益,因此,宗氏是不愿战争无限期存在,而是希望尽快恢复贸易,继续获取利益。


从明朝政府来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朝廷内部援与不援,举棋不定。收到朝鲜半岛的战报后,明朝政府内部出现不同意见,对于援与不援迟迟没有做决定。朝廷官员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的争论。但是援与不援并没有短时间分出结果,朝鲜陈奏使郑昆龙给朝鲜国王李昖的奏疏中写道:“臣行到帝京,则朝廷论议尚不定,或以为当御于境上,或以为两夷之斗不必救。当初许弘刚上本力陈不可救之意,今则石尚书锐意征剿矣。”由于朝中意见不统一,从而影响了军事进程。

第二,前线粮草准备不足。 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充足与否对于战争能否取得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朝鲜国力贫弱,加之统治者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援朝备战的粮草毫无保障。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较为富饶的中南地区,粮草供应出现了危机。明王朝无奈之下,派出军队的同时还要从国内运送粮草,而这也为战争迟迟不胜埋下了隐患。

第三,前线情况不明,难以决断。 由于明朝外交机构的严重滞后,没有掌握日本的军事情况,对朝鲜半岛的战斗情形也只是仅仅从朝鲜人口中得知,也正是由于这种无知,史儒、祖承训等辽东大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铩羽而归,战事失利的沉痛教训让明朝政府不得不重视这个对手,不得不认真了解和备战。加之国内宁夏叛乱尚未平息,也为查探战争情况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筹莫展的兵部尚书石星从全国招募前往朝鲜半岛的使者,而沈惟敬正好搭上了顺风车。沈惟敬到了前线后,三次进入平壤城“赍帽子分给将卒,暗知兵数回去”,通过分发帽子知晓日本军队的大概兵力。这类的军事侦察,对后来的明朝军队进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议和失败原因

明朝派沈惟敬前往平壤和谈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而等到援朝大军全部到位,明朝的和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而对于日本,小西行长虽有和谈意向,但是苦于丰臣秀吉的野心,和谈也只能是作为战略和缓的需要,所以也缺乏和谈的诚意。所以和谈双方都缺乏和谈的诚意,而仅仅是把和谈当做战争战略的组成部分,所以战争是在所难免的,而和谈也只能归于失败。所以此次和谈的失败不是取决于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等和谈代表的能力有问题,因为它的失败是必然的。

对于议和的评价

沈惟敬的第一次和谈最后归于失败,这是必然的,但是他的和谈却不是毫无益处的。从实质上看,沈惟敬的此次和谈从属于明朝的军事进攻,是明军的缓兵之计,并借此探取军情,其作用在于:

第一,获取军情。 沈惟敬前往朝鲜的一大任务就是刺探军情,而沈惟敬也间或通过一些方法手段查探了军情。比如,前文所说的通过送给日军帽子知晓其大概的军力。这样的军事勘察对明朝军队的作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前面的史儒、祖承训轻敌冒进,李如松的军事进攻是建立在充分的军事调查之上的,这也是取得平壤大捷的重要原因,而沈惟敬的前期工作是不能被抹杀的。

第二,麻痹敌人,赢得备战时间。

丰臣秀吉对明朝是十分忌惮的,对朝鲜的军事进攻主要是在逐步试探明朝的态度。当日军军事进攻暂缓之后,占据先锋位置的小西行长却收到了明朝和谈的意向,当然只是沈惟敬的一面之词。本就只想获取商业利益的小西行长喜出望外,被沈惟敬的和谈迷惑住了。他天真的认为明朝不会大规模出兵与日军进行抗衡了,而是希望通过和谈来解决战争问题。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的五十日之约,为明朝的积极备战准备了充足的时间。


第三,为李如松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 沈惟敬的和谈遭到了李如松的强烈拒绝,差点被斩首,幸亏李应试的急中生智才挽救了沈惟敬。而被关押在军营的沈惟敬成了引出日军的诱饵。虽然过程没能如愿,但是沈惟敬的作用还是可见一斑的。另外,先前沈惟敬卖小布花给日军,为李如松火烧平壤创造了条件,这是沈惟敬在军事上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