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有书的书友朋友们,你们好,非常有幸能与你们一起分享余秋雨先生的《极端之美》,他为我们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一个优美的梳理。

能解读余先生酣畅大气的文笔,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机缘,也是一件无法重复的事件,一种一次性的作为,我非常珍惜这种感觉,能如此近距离,深层次的解读,我尽我最深情的真心实意写出我的感受,不敢有半点疏忽。

这种心态,有点像日本茶人,在举行茶会时所持的“一期一会”的心态。“一期一会”这一词语,出自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茶人的《茶汤一会集》,是日本的井伊直弼所著,他是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茶人。

书中这样写道:“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此便是:一期一会。”

此刻,我便是千方百计,尽我最大的深情实意,不容半点疏忽的心情解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这样的事情不能有第二次,这样的再相逢也许一生只有这一次,只有恭敬和谨慎奉献给余秋雨先生,还有每一位有缘的读者。

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随谁余秋雨先生,品尝了一杯沁人心脾的普洱老茶,又听了一段赏心悦目的昆曲,最后,在感人至深的书法世界流连了一回。

每一处都有难忘的精彩,每一件都是难得的珍宝,每一种都浸透着中华大地的精神精粹。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

说到茶,就有说不尽的话题,茶有茶的精神,就是常说的茶道,茶道精神历来众说纷纭,各国各地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是千姿百态,诉诸对象不同,其茶道精神的内容也各不同。

中华民国茶艺协会的茶道精神是:清、敬、怡、真;

日本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

陆羽茶艺中心的茶道精神是:美律、健康、养性、明伦;

台湾高雄市茶艺协会的茶道精神是: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宋徽宗曾经作《大观茶论》而为后人称道。《大观茶论》有20目3000字,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煮、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品茶的色、香、味,从煮茶之法到藏培之要,从饮茶之妙到事茶之绝,无所不及,一一记述。

从此,茶胜于宋,也都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皇帝。

宋徽宗的书法也堪称天下一绝,看他的画的早春时候的《花鸟图》,鸟似可闻声,柳枝何其依依,草木如此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胜春年月。

再想想后来的宋徽宗,他被掳去极寒的北地五国城,就是今天的黑龙江依兰县北部的旧城中,生活了八年的时间。

不知那时候的他喝的是什么茶,品的是什么书法和绘画?想想也都是玩物丧了志气,再好的东西用过了度,也会失去了本质,迷了本性吧。

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书法中我们谈到了书法的由来,从浩瀚无垠的书法起源谈起,自没有笔,不着墨色的甲骨文,到铭刻在石碑上、石壁上的镌刻开始,到马王堆的帛书,人类从没有文字记载的结绳时代,开始进入有记载的文化时代。

从小篆发展到隶书,再发展到章草,再延伸到行书,一行行墨迹中,给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得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我们祖先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活。

说到书法,又让人想起一个皇帝,他就是一代伟大君王唐太宗,他在王羲之去世二百五十七年后,用欺骗的手段赚到《兰亭序》,最后把《兰亭序》殉葬昭陵,死也要带走,希望自己生生世世拥有这件珍宝。

如此高瞻远瞩的人都没有想过,这样的珍宝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全人类,万里江山可以几易其主,文化经典永远不可再造。

台湾美学家蒋勋先生曾经在《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提到:

“美是我们生命里面的一些记忆,一些怀念,一些想努力活出生命极限却不能够完全在现实里完成的部分,停留成为美的标本。

“所有最好的艺术、最好的文学,都是因为它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我们生命里面,一个很复杂的情景讲出来了。

“美不可旁观,一定是摄入的。

“美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不忍,是生命的不忍,因为看到了生命最本质的现象时,它同时包含了喜悦和悲伤。美是努力活出生命的极限。

“让所有美学的部分留在美学的领域,可以幻想,可以陶醉,可以释放平常的潜意识,然后再回到现实里,可以是一个很安分的人。”

美,是活出生命的极限,美也要在极限中懂得规诫和自守,守住一颗安定宁静的心,才能真正守得住生命中的大美。

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走在街上,一首沧桑的音乐飘过耳边,某一个旋律莫名打动了心扉,让我们突然想起了某个远人,那一刻,一种思念的美从心底升起。

一个回首看到一个婴儿甜美清澈的笑容,那种见到天地大美的宁静和安然,从一个婴儿的笑容中传递过来,流到心底,久久徘徊不去。

美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它一直都在那儿,等待着我们的召唤,品一碗普洱茶,听一段昆曲,看一副墨宝,那美就立刻来到眼前,换你一个微微的笑,告诉自己生活其实本来就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