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桩比较好?

悟无唔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内功练习法,即是入门练习的方法也是,到了很高水平仍要练习的方法。武术家非常重视站桩的练习,强调百练不如一战,桩功就是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神意保持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



桩功的基本原理是静以制动,通过身体外形的景,促使体内的气血自然的萌动,尽量减少外力不合理的牵引,由静而生的动,乃生生不已之动。

站桩时要高度入静,这是能否产生好的效果的关键,身体要完全放松,各关节不能出现僵直,应保持大弧形状态,松中有紧,松而不懈,这样就能抱元守一。


站桩时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松腰坐胯,膝关节微屈,但膝间不能超过脚尖。


遇见太极

站桩,时间是保证。机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不是一夜间退化衰竭的,桩功对人体精元气机的修复与培固也不能一蹴而就,每天的坚持是你站桩第一课。 什么是站桩?站桩精髓是什么?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全身肌肉放松,双脚平行,脚尖向前,脚趾微微抓地,足弓内含,两脚与肩同宽,双脚内侧成两条平行线,脚跟虚掩,把脚部重心放在前脚掌,脚后跟犹如踩了一只蚂蚁,不能让它跑掉,也不能把它踩死,有一种似踩非踩的感觉,脚部核心在于:脚踩涌泉,通地合阴,头顶百会。

膝盖与脚尖同一方向,略微弯曲,膝盖最前端不越脚尖,膝关节内裹,放松下沉,外形很重要,站的不对易僵,经络就会不通,另外,膝内裹又是圆裆的辅助动作。圆裆,圆裆与松胯,泛臀,垂尾闾是相结合,以会阴收缩为中心,把裆部向外撑成拱弧,会感觉到裆空,不能形成夹裆和尖裆的坏习惯,膝内裹是圆裆的基础。

会阴:也称海底,位于肛门和生殖器中间的凹陷处,会阴与百会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无阴不生,无阳不长”,二者相互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站桩时提会阴,也是桩法相对重要的法门,保证任督二脉气机的流通,结合呼吸法的锻炼,能起到炼精化气的效果。

尾闾:尾闾下垂前扣,尾闾是督脉的起始部位,前面所讲的提会阴,会阴是尾闾相接之处,垂尾闾可使任督二脉得到锻炼,任督二脉经络更加畅通,尾闾的松动对松腰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针对尾闾和脊柱有专练方法,可使尾闾和脊柱灵活 自如。

命门:命门穴为人体长寿大穴,命门的锻炼,可以强肾固本,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的流通,站桩时命门有意识向后凸出,初学站桩,可以将整个后背贴在墙上,检验自己命门是否凸出,命门能否贴到墙面,找到贴在墙面的那种感觉,然后站桩时自己有意识的找这个感觉,命门凸出能够将后腰弯曲处填平,不要过分后凸,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腰,这是错误的桩式。

腹:通过泛臀,裹膝,撑裆,使小腹自然回收,不是使腹肌紧张。腹部的回收,可帮助丹田元气内敛,加强内压,促进向周身运行,所谓的“宽胸实腹”实腹是通过全身锻炼使精气充足于腹,腹也是站桩中重要的一项。

松胯:这有二个含义,1:髋关节放松。2:骶髂关节松(称泛臀)臀部微微下蹲内敛,呈似坐非坐之象,称之敛臀。泛臀,上身不动,髋关节部向外撑,膝内裹,臀部向外后泛张,上身勿前倾,但不是上翘。松开骶髂关节,丹田的域界也可以扩充,丹田之气更充足。 松腰:腰椎脊柱,腰两侧肌肉,脊关节都要松,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下牵拉,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腰部是最不易放松,假如配以腰部辅助之法,松腰效果可以更好,蹲墙功就是比较好的辅助之法。

含胸拔背:含胸,站桩时最基本中线要正直,中线不直,经络不通,“二脉通,百病消”。很多人在含胸理解错误,站桩会站成了佝偻背,你想想,任督二脉都弯曲了,能很好的畅通吗?时间一长,身体会出现问题,含胸是把左右肩膀横向拉开,微微向后,两片肩胛骨有向前相贴之意,整个肩胛骨松开,胸部也就得到最大程度自然打开。中线笔直,前面做到含胸,既所谓前虚后实,一呼吸自然入丹,也就做到下实上虚,身体阴阳也就分清了。拔背,督脉大椎穴向上引领,直通百会,使脊骨伸直,尾闾下垂,形成牵拉。

舌:舌抵上腭,亦称拄舌,旧称“搭鹊桥”初练者应唇齿轻轻闭拢,齿似合非合,两侧臼齿如咬物,舌尖自然抵于上门齿内与齿龈相交处。任脉起于会阴,沿腹中线上行,止于唇下之承浆;督脉起于会阴,沿脊上行至颠,转向前,经眉中、鼻端,止于上唇里之龈交,使任督二脉经络接通,也有助于多产生 津液,当你把津液吞下时,要用意识导引,路经胸腺到肾上腺,一直到前列腺入睾丸(女性入子宫与卵巢)此津液最易生成阳精。

头:顶头悬,亦称“头如悬磬”,意思是头要中正,虚凌向上,好似一根绳子连于百会,一般作法是头向上顶。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篇》)。故头正、顶虚悬,不仅是周身中正之关键,而且可以诱导气机上升以养脑营神,使“神”主宰全身活动之机能增强,而呈现精神抖擞。若头倾失悬则精神萎靡,身体难以达到平衡的要求。当出现前俯、后仰、左右倾斜时,应于头顶求之。

手:腕要坐,掌要含,指要舒。坐腕的关键是神门穴(腕横纹小指端)注以向下之意,腕自然呈向下坐之势。含掌是将掌心内含,好似持一气球,倘一张手,则气球掉下,如此用意,则含掌自然合度。舒指是五指自然舒开,四个指头间留有一定空隙。大指与小指用意念在掌外会合。看到很多文章说“手如抱一个球”,而忽略了“撑”。桩功~用于养生,是由内而外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修复调理。我们人体有,上肢有六条经脉,所以桩法上的撑筋拔骨是关键。 拳经有云:“形不破体,力不露尖”。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而站桩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在站桩过程中对局部的调整要服务于整体要求,那么站桩的要点就很容易掌握。站桩要有明师指导,会让你受益无穷,站桩是第一步,丹田,大龙,呼吸训练等,我自小练习站桩,习练者:叶小珊,欢迎大家来探讨。站桩功法要知道,不然不知道对错,对身体反而不好。


悟道有序

站桩的误区和太极拳松的误区都一个样子,很多人一说站桩就以为站在哪里不动了,甚至有人认为站的时间越长功法越好,这些都是死站桩和站死桩的,没有涨什么功夫,即便是加上呼吸,也达不到练内的效果。不过,好在这种情况时间长了可以让一个可以安静下来,遇事不再那么浮躁了。


但是这和传统功夫中的桩功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象所有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松,但真正练明白的没几个!比着葫芦画瓢,装模做样,而一些知道个一知半解的也是胡说八道 的。


做什么事都要有个目的,漫无目的站呀、练呀的,好象很下功夫的样子,但实际上出力不讨好。无济于事,到最后练着多如牛毛,而真正能享受成功的人不多!


当然,锻炼身体只要运动就能给身体带来好处,慢走都能对身心健康有益,更何况几千年传下来的养生功夫呢!你就是比划个动作都是有效果的,比如五禽戏,八段锦,你就尽管每天坚持那几个动作,都有效果。但是,我们如果做为传统武术中以功夫技击,及至高的修身养性为最高目的的话,那么,就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了。

站桩给大家提出一个概念,桩是活桩,是生长的一种状态,多数人把桩的整体概念弄混了,就是通过松沉,象有个压缩机一样,把身体紧缩成一个整体。这样长时间就把身体练坏了。太极拳为什么说叫掤劲拳,其实就是膨胀劲,就是把身体练就五张弓,身似弹簧,但是都是在柔韧的情况下舒展开的,不是压缩的。而是遇到外力被动的压缩,然后自动反弹。所以,千万别搞混了。


人的身体如中国的古建筑,骨头是架构,筋肉皮部是墙体。桩的姿势有上百种,最基本实用的就是混元桩、无极桩。练骨方便法就是站桩、或盘架子(动桩)。《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清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说的就是桩。

站桩从外形来讲,就是把这种骨力骨气练出来,就象现在的楼房建筑,先是搭好钢筋结构,然后再灌进水泥沙子。也就才开始第二层次的内在的训练。那么对身体要求,全身放松,面带微笑,手如挂树上,有把全身挂起来之感,这样膝盖和足不吃力,身如微靠宝树,稍微累了,可身体晃动下,如微风摇动,站时骨如弓,关节处有外顶内抱之争力,筋如弓弦达在骨关节上。


内在的训练要求主要在意念要求上下功夫了。比如凝神返照自身,也是内丹修炼起手功夫。感身体细微之细胞之动荡,意念放大与天地通高,全身如在温水中漂浮,手有抱着球之感,全身有抱树之意,


王芗斋拳论站桩的一段,“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再对照紫阳祖师的《金丹四百字》中一段话。“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九五太极养生

不请自来客。

谈到站桩。已是老生常谈,很多发关于传统武术的都谈站桩。天花乱坠。说形的,谈炁的,论意的都有。就是站的少。哈哈哈哈。起码一个小时。桩功才有效果。

我个人不推崇站桩,感觉站桩是懒功夫。诚然,我也是站过来的,无极桩、两仪桩、太极桩、混元桩、三体式、伏虎桩等等。是让初学者上身的好办法。

现在感觉,没事走走活桩。增强核心力量比较不错。

————————————————————————

牢骚发完。

说一下站桩。就说混元桩。先站无极桩,很多人忽视无极桩,直接上手混元桩,是不好的。

先从无极桩体验一下呼吸,怎么样是呼吸放松入腹不在胸,再感受下自身的重心位置。

上图的无极式不开步,可以侧开步与肩宽。可以观想肩井透涌泉。合乎规矩。拔腰束肋,微微开裆,找环跳。

无极桩站到肩颈涌泉呼应,呼吸不浮躁后。心可以静下来。就可以站站混元桩。

手低一点,最好不过膻中。否则气上浮。也不是说人家站的不对。自己体会。

对于背部要求。从底下说起。重心在涌泉到脚跟中间微后,脚内侧吃七分力外缘吃三分。膝从上往下看膝尖落在大脚趾于二脚趾缝间。不能内扣不可外撇。

胯要平,自己控制吧。牵扯到敛臀泛臀。每个人不同。能站出大腿的筋来最好。

胸部不能洼。肩用意念前合放松。想膻中坠入腹中。

两臂抱起,试试抱抱女朋友,怀着那种欣喜热爱的感觉自然抱一下。记住这种感觉。手臂环成愿是臂外环成。

头顶似天垂一线分出三股,中间一股系住百汇,前后两股系住前顶后顶。

不要想往上拽。就是拉住。一低头就拽头皮。

两目平视。垂帘。

舌抵上腭(这个搭鹊桥,舌下含个珠子的感觉)。

下颚微收。和顶有关。顶做到位了不必特意收。

不要太低。慢慢功夫到了就行了。


负责蹲墙练习。呼吸就不谈了。没必要。自然吧。

站桩最主要的是不能变形。有个人看着最好。人体不是很协调。腿长腿短,脊柱侧弯,盆骨倾斜都是影响站桩的因素。会不自觉改变状态。需要调。保证一小时。

没了。

祝题主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常用的站桩练法是: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身形,精神,放松全身,跟军训时站军姿有一点点类似。要做到松,静,自然,头顶虚悬、虚灵顶劲。



浑圆桩源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里的意形拳,站桩功在全国广为流传,并被卫生部列为推广普及的五大气功功法之一。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浑元桩,是高桩,养生的,长久站可以强身健体!


Mavel5

如何站桩比较好啊?答案其实很简单:舒舒服服地站桩比较好。

浑圆桩,其实就是一个舒舒服服的桩。后人为了各种利益考量,把它复杂了神秘了。

站桩能受益,主要是得益于三条:

第一,放下。把思想里的所有顾虑、所有不屑、所有恼怒仇恨,统统放下,只记得喜悦。形象一点,似笑非笑。

第二,松开。松开所有的关节,松开所有的肌肉,松开所有的内脏。不松不得气。形象一点,似尿非尿。

第三,站直。上半身,要如松树一样的笔直,气势冲天插九霄。但这个直,不是用力的直,而是在放下松开前提下的直。形象一点,似坐非坐。

自然呼吸,专注找一二三之间的平衡点。找着找着找着,你就进步了,你就健康了。

必须记住,站桩不需要蹲的很低,只要膝盖不挺,就是微蹲。千万不要过度。

必须记住,站桩不需要想得太多,只要悉心体会,就是入静。体会身体发肤。

站桩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人为复杂化。

舒舒服服地站着,就是最好的桩,受益必然无穷尽。


不二太极

正式浑圆桩练法:在过渡桩的基础上,姿势不变,意念身前有一弹性十足的大气柱,就好象商家搞庆典时的那种拱形的东西,我们想着是一根直的,一根弹性很强的气柱,我全身用劲把它抱住,两手两臂抱,两腿夹,气柱反弹,横向反弹,使我两肘向左右分开,我用劲与之相抗;前后反弹,使我肩胛骨和腕前后撑开,我用劲与之反抗;横向使我两膝反弹,向左右撑开,而我同样与之相抗。“抱不住硬抱”就是这个意思。需注意,该气柱是向四面八方,无点不反弹的,也就是我全身抱住,它无处均在反弹,而我同样无处与之抗衡,使整体处于一个似紧非紧,似松非松,外形不动,而内部无处不动的状态。此时切切不可使用肌肉之拙力,而均是在意念之引导下形成的一种内劲,同时还要保持身体姿势的绝对正确。形成上下,左右,前后,甚至无处均有的矛盾对挣状态,并保持精神意念的集中,不可使劲丢掉。若一分神,则这种状态丢掉,又要从头再来,效果则大打折扣。松通桩练得好,一抱便能感觉到身前有实质性的东西,好象身前确实有那么一个气柱,有东西,而没练好的,是几乎感觉不到的。若有这种感觉,则练习起来事半功倍。[page] 注意事项:1不过分追求气感,不需要其他意念,精神意念应在身体内部;2刚开始,身体必然有不适感出现,或肌肉酸疼,或难以坚持,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觉得舒服,此桩练习时间越长越好;3不仅形体处于矛盾,意与力也需矛盾,用意不用力,但又不是丝毫不着力,有力也,但非拙力,以意引之,似有似无;4龙易浑圆桩既不同于中华浑圆功之浑圆桩,也不同于意拳浑圆桩,前者以松柔养生为主,后者以筋骨锻炼为主,而龙易浑圆者则二者兼备,自然而然,内外兼顾。


1920923292

其实我们先要明白的是传统内家拳的练习,是由骨、筋、气血、脏腑逐次强化进阶的。

而站桩就可以很好去保持我们心神上的平静和身体上的一种微妙的平衡。

关于站桩的要领,

1、双脚平行站立,差不多一脚的距离,与肩同宽。膝盖与脚尖基本在一条线上。切记膝盖不要超出脚尖。

2、双手左右平伸,与身体成十字的型状,周身放松。

3、头顶有向上顶的劲,如同头发悬挂在房梁的感觉,下巴与地面垂直。

4、双眼平视前方,心中平和。

5、双手缓缓合抱而前,如同抱着大树一样,形成圆型,手掌自然分开,相距10公分,拇指向上指,稍微用力上提。

6、臀部下坐,这叫坐胯。像坐着的姿势,裆部要撑圆,膝盖外展的感觉。

7、不断微微调整身体,做到完全放松,特别是双臂和双肩。双臂腋窝下如同夹着球,保持镂空,双肘外展但不要抬的太高,肩部自然下沉放松,这叫“沉肩坠肘”。

8、保持这个姿势,不断微微调整身体,使全身各部位都放松,特别是各关节部位,不要吃劲儿。

9、呼吸上,顺腹式呼吸,做到缓慢深长,不要憋气。

10、不要有任何意念,道家讲,无为也是无所不为,就是这个道理。



感谢观看


红拂夜奔

桩本义是稳固牢考,从形上讲静似山岳,稳是泰山。外形静松空的基础上求内在的精气神合。站桩方法形式很多,比如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做为桩功的形态而题现。


我们以混元桩来谈:两脚分开与肩宽,

两个小腿直而顺,

两膝微曲而内收,

大腿内裹益开胯,

胯根内合藏气力,

松腰踏臀缩会阴,

切记不要翘臀部,

两臂相抱在胸前,

高度可与心肺齐,

虎可相对如抱球,

松肩沉肘腋下空,

颈直后靠颌微收,

目光内敛藏神气,

呼气自然不强求,

两唇似启又似闭,

百会虚领又非顶,

身正心静意守中,

腹内松静生真气,

如若强求白费功!

闭住三关真入定,

梦里神游入仙境!


无极桩

颈真头正颌内收,

松肩垂臂立自然,

顺胸松腹气归丹,

松腰垂尾敛内气,

曲膝松胯节节开,

双脚平开与肩齐,

十趾微扣固根基。


赵堡太极拳崔彦星

站桩功是我国传统气功中一个重要的功法,以它独特的练法和效果,也成为习练武术的基本功,通过练习,起到强筋拔骨,增强体质,增强全身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抗击打能力,曾经是习练武术基本功的秘而不传的重要功法。

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的站桩功主要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练法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虽方法多样,但功理相同。要练好站桩,一定把握三个要素:调身、调心、调息,我们不要把练功神秘化,复杂化,其实是很简单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毅力,是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