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停止后的玉米市场,是否会在6月渐渐企稳?

今日国内玉米价格行情趋稳运行。拍卖继续,清单略有调整,政策粮市场基本定型,有起拍价托底,价格没有什么下降空间,供需依然是影响价格走势的主力。东北产区内部需求低迷,贸易商大量外运走货造成物流紧张,走货压力较大,对陈玉米流通造成一定的阻碍。目前虽然拍卖声势浩大,但实际出库仅3成左右;华北产区用粮企业库存充足,需求开始降低,再加上小麦上市在即,开始压价打压市场督促贸易商快速走货。贸易商库存所剩不多,成本高的贸易商走货心理趋弱;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格行情以稳为主,装船任务没有前期紧迫,后期定价根据市场行情随行就市。南方港口玉米玉米价格行情稳中趋弱运行,政策转向影响了饲企、养殖方面的提货积极性。

双反停止后的玉米市场,是否会在6月渐渐企稳?

近期,受临储玉米拍卖高成交率和溢价成交的支撑,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目前,拍卖已连续进行六周,累计成交玉米超过3000万吨,后期需关注出库进度。自临储玉米拍卖投放以来,玉米市场价格已经见到底部,受中间各环节因素影响,以及加工企业到货量影响,近日市场价格出现反弹略有回升行情。后期随着2015年产临储玉米拍卖投放量的增加,玉米市场价格也将逐步向2015年产临储玉米拍卖底价靠拢。目前,2018年国家临储玉米4月12日开拍以来,累计投放量近4450万吨,累计成交量已超过3100万吨。

东北产区基层玉米播种已进入尾声,基层余粮所剩数量不多,参拍贸易商急于将陈粮脱手走货积极,加工企业主要以消耗补贴时期收购的新粮库存,基层粮价变动不大。截止本周黑龙江已出库比例约30%,约441万吨,吉林拍卖成交的1000万吨中,已出库数量在353万吨左右,辽宁出库数量约为156万吨,内蒙古已出库数量约为137万吨,合计临储玉米已出库约1087万吨,且因前期企业自拍比例较高,出库相对顺畅,出库节奏快于去年,其他几个地区出库节奏略慢于吉林,东北整体出库率在30-35%的水平。

双反停止后的玉米市场,是否会在6月渐渐企稳?

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2.6万吨左右。部分企业自集粮以及陈粮陆续到港,临储粮源持续投放成交率逐步下滑,黑龙江地区物流环节运力紧张提高到港成本。南北港口价格倒挂影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南方港口陈粮较多,饲企对优质粮需求偏高,加之成交量增量提振及南北倒挂等支撑,贸易商报价心态坚挺。后期将有大量前期延误船只到港,玉米港存进一步上升,竞争更加激烈,玉米价格行情或将趋弱运行。

综合来看,随着临储玉米拍卖的持续进行,拍卖粮源逐步流入市场,市场供应有保证。预计短期内拍卖粮源投放节奏仍将保持稳定,拍卖成交情况主导市场价格走势。

据了解,目前贸易商手中玉米库存较去年偏多,陈玉米拍卖市场过热,溢价偏高加之南方需求疲弱,已经造成贸易商出现大面积亏损,后期贸易参拍热情或将有所下降。

截至2018年5月23日,山东寿光金玉米收购价1874元/吨,较昨日下跌26元/吨,与上周初持平;邹平西王玉米收购价192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初持平;英轩酒精玉米收购价1890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初上涨20元/吨;诸城兴贸玉米收购价1850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初上涨30元/吨;沂水大地玉米收购价1866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初上涨38元/吨。目前,受不良天气影响,厂门前到货量有所减少。

双反停止后的玉米市场,是否会在6月渐渐企稳?

近期,我国终止对美国高粱“双反”调查,截止2017/18年度,美国高粱产量高达920万吨,中国也是美国高粱的最大买家,但高粱大麦等替代品并非全球主要的粮油贸易品种,可供进口数量有限。

除了进口市场的威胁外,玉米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政策。目前我国对玉米进口实施配额管理,每年进口数量有限,一旦未来玉米产不足需,那么玉米深加工是否会重新受到压制?进口市场是否会逐渐放开?农粮苑这些都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