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人觉得当代田氏兄弟写得比欧阳询本人还要好?

独立feel

关于二田不可否认他们在书法上确实有所造诣,我没有黑二田的意思,我身边也不乏有二田的学习者他们也都很优秀,确实存在的是二田在书法上有不少人对其诟病,可能有跟风的,但无风不起浪,弟弟田英章有些做法确实很欠妥。



下面说点真实存在的事,并非我杜撰。

田英章曾自诩为“当代欧楷第一人”,一直强调自己传承的事正统书风,但现实中却是很多人并不买账;自己创办了“研田书院”,打着欧楷的旗子教的却是自己的字。他师从欧楷,但在其出版物中多次用欧楷为名讲的却是自己的字,不仅如此,在其每一届的田英章书法培训班的招生启事中,都以“主学欧楷”为名,而在实际教学中,不见欧阳字帖,只见学员拿着他的例字复印件的描摹,故意混淆欧楷和田楷,这就导致了很多追随者将两者合二为一,甚至觉得田楷凌驾于欧楷之上。


他还创办了“中国楷书网”,顾名思义既然叫中国楷书网那应该是要能代表楷书的权威网站,但里面推崇的却都是他的字,还有像他挑选的欧楷十杰等等……像这种事还有很多。相比下他哥田蕴章要好不少,田蕴章一直主张要学习古人的字而并非他的字,自己也谦虚道写的不好不敢让别人学怕误人子弟。

再说说田氏的字,写的确实不错。如果说写的是欧楷,那田英章写的不怎样,因为他把欧楷变得僵硬缺少变化,也没有了原来的险峻,转折处耸肩严重,不像欧阳询的地方太多。如果说是田楷,那他写的很好有自己的风格,有一大批的追随者,符合常人的审美。但两者来说,田楷把欧楷变成这样本身就是降低了难度,所以要轮功夫田楷显然还差点。


对于古贴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临摹去学习,而不是在练出成绩后去攀比,谦虚和敬仰之心还是要有的。

所谓田楷比欧楷写的好,无非是田氏追随者的盲目发言,当然也与田氏的高调做事风格有关。当代人和古人去比较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如若非要比就留给后人去比较吧。


微眼萌

欧阳询,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楷书大家,是历史公认的“唐楷之冠”。他的楷书,被称为“欧体”或者“欧楷”。

说到田氏兄弟,我们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在当今就如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是书法界的明星。

我们知道,他们两兄弟以欧楷名世,都有过“当今欧楷第一人”的称号,甚至有了“田楷”的说法,还有人说他们的楷书已经超越了欧阳询。

我们今天只针对这种说法,谈谈原因。

第一,“二田”都公开说过,自己不承认自己是欧楷第一人,欧楷第一人是欧阳询。但这似乎并没有破除大家的想法,反而觉得是他们谦虚。



第二,现代人的审美,拿一本欧阳询的《九成宫》,再拿二田的字,我估计绝大部分人会觉得田氏兄弟的字好,为什么呢?因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欧阳询的原字有些看上去有点歪,一般人看不出好坏,只觉得田氏兄弟的字漂亮。


第三,媒体宣传,网络传播,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他们的字帖,理论等等,网络上也有大量视频,使人们觉得大众的就是好的。

以上是我分析的几点原因,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


铁匠的头发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清楚“不少人”到底是些什么人?人和人之间的审美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公园里的花开了,大家都说好都说美。去看一部电影,大家的审美就有了差别,有的人喜欢抓人的情节,有的人欣赏电影中的有血有肉人物。

还有一种先入为主和习惯,让一个保姆去带孩子,并告诉他这个是妈妈。等他懂事了,你把另一个女人送到他面前告诉他这个才是妈妈,他能接受吗?

前面所说的“不少人”,我想大部分是对书法有一般了解,或是不太了解的人。他们只知道田氏兄弟,而不知道“欧阳询”是从哪冒出来的,他们看田氏的书法看着顺眼了,或者说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时你把欧阳询抬出来,他们当然不能接受。

我的启蒙老师就是田英章老师,我第一次从书店买回《九成宫碑技法精解》,我高兴了好几天!在这本书里,每个字都有详细的技法讲解,同一个字又有不同的分析,真是一本好书。过了两年,我买到了欧阳询的原帖,我把两者一比较,还是看出差距了,田老师的字稳而拙,欧的字险而巧。

我这不是说田老师的坏话,是真实感受,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把两个人的作品献给大家——



上面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


这是田英章老师的作品,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欧阳询是欧体的创立者,田老师是欧体的模仿者,要说他比欧阳询写的还好,甚至超过了欧阳询,那是审美出了问题。

反正我还是认为欧阳询的字好些。


京东千里行书法

让我说,二田之字,田蕴章较好。

就欧楷而言,田蕴章根本没有超越欧阳询,就是齐与古人,也没做到。我们仅以後字为例,加以说明。


从节奏的角度看,田楷节奏慢,欧楷快。怎么知道人家欧楷快呢。首先,我们看出锋,越锋利,说明人家出锋越快。另外,我们看一长撇,第一个字,人家欧楷前部分是直的。什么原因,调成中锋,一带而到。第二个字,有一个似连似断,说明人家有个提按,不快做不到。而田楷,是一个平滑的弧线,没有变化,行笔不慢,做不到。节奏是妙趣很重要部分,因此说,从节奏上,二田不如欧。

从结构中笔画安排,欧体采用呼应,笔画之间似连似断,田体采用链接。这样,田之後字,显得死板,欧体显得灵活。也体现了儒家精神,和而不同。田楷的四撇,起笔基本相似,这样便加重死板效应。


秩和律师147753

谢谢提问。我是千千千里马。对于书法造诣不深的朋友来说,当然是这样。因为,田氏兄弟的书法,比欧阳询的书法漂亮清晰啊?欧阳询的书法,都是一千多年前的破旧啊,你想一想,一件新衣服,一件旧衣服,你要哪一件衣服?,肯定新衣服嘛!


对于书法涉水不深的朋友,他们是没有什么文化创造这个概念的,也没有历史这个概念的,他们总是认为,凭什么现代人没有古代人写的字好?

你看田氏兄弟的书法,是不是比欧阳询好?

此外,初学书法的朋友,心中只有漂漂亮亮这个“高峰”。他们认为,只要我能够把字写的漂漂亮亮,我写字的顶峰就登上去了。二田就是漂漂亮亮的顶峰。所以二田是大师,是超越欧阳询的书法大师。

初学书法,也就这样一个境界,你跟她掰十年也没有用。


前几天,千千千里马在一个帖子的回复中,对一个挺田氏兄弟的朋友说:你三十年以后再谈论二田吧。

他问:为什么要三十年?我说:假如你近年二十岁,再过三十年是五十岁。你五十岁就会对田氏兄弟的评价基本公正了。

假如你今年四十岁,三十年以后,你是七十岁。那时你会对田氏兄弟的评价,完全会改变。

我又举例说,北宋书法家薛绍彭与米芾齐名,但是,他连北宋都没有熬过。南宋都不把他放在“宋四家”之中。不知你见过薛绍彭的书法?如果比漂亮,薛绍彭书法之漂亮,可与王羲之的漂亮一比。但是,薛绍彭再漂亮,终究还是没有跳出王羲之。


五代书法家杨凝式也是学习欧阳询的,但是人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习书法不在于你青出于蓝,重点是要胜于蓝。

田氏兄弟不是没有青出于蓝,关键是没有胜于蓝。

与田氏兄弟相似的还有晚清书法家黄自元。黄自元在晚清民初非常有名,但是,黄自元也没有熬过民国。

所以,这是一个书法认识修养全面健康的问题。今天的田粉书法爱好者,需要给自己补课三十年啊。


千千千里马

这里说的不少人,恐怕就是网络一直常出现的一个词语“田粉”吧。因为以前就曾经见过不少的有关田氏兄弟书法的宣传与争论,也真正的见识过“田粉”人数之多、实力之大。

但是不管舆论如何,也别管争论多热闹,相信千万书法爱好者乃至识字者都会心中有杆秤,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是也。

说实话,近几年我也曾经借助字帖或者视频,认认真真的学习过田氏欧体书法,越练觉得人家的书法越漂亮;但是学了很久之后,心中就有了疑惑,总觉得好像哪儿有问题。后来看了许多评论与争论,便找到了一点切合之处——田氏字越练越接近美术字。这不应该是我们练字的最终目的。

于是后来便有选择的学习他们的讲座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隶书(张迁碑)的学习,也大量搜集当代书法大家的理论分析或者相关谈论资料。

看得多了也就更加有了点自己的认识。当代公认大师启功曾经多年习练魏晋尤其是王羲之书法,但没有拘泥于古人,而是又有个人的特点和变化,最终被大家高度评价和认可。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王羲之们。

这里我们就不再评论田氏欧体字达到了哪个境界,是处于什么水平,当然这个评论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只是说,看待田氏欧体字也应该像启功先生那样,可以学习古人但又不要拘泥于古人,更不用说是否超过了古人。

再说是否达到或者超过了古人的水平,那得交由后人评说,看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沉淀。


读书评书2017

一直想就这个问题给田氏兄弟的田粉进行必要的敲打。把你们的眼睛睁大了去看看历史上的欧阳询本人。比官职,朝廷高官与平民。没法比。比文才,一部《艺文类聚》,相信田氏兄弟也不敢妄言。不比其他,就比书法


欧阳询是欧体字的祖师爷,写欧体字的徒子徒孙,要和祖师爷比,你就要象颜真卿,柳公权一样创立出自己的书体,才有资格去和欧阳询叫板。不然你拿着他人的东西去和人家比长较短,旁边的人会笑话你的无知。

再有,田粉的目光都集中在二田的楷书上。要不要去和欧阳询比一下行书?卜商读书帖,张翰帖,仲尼梦奠帖,虐死你。草书千字文,还比吗?小楷?离骚经,心经,皇帝阴苻经,兰亭记,叫田英章去比?更不用说天下闻名的定武兰亭序。田氏兄弟的代表作是什么?谁能举出一件来?



二田在当代,对书法的贡献有目共睹,这是不可否认的。他们在混乱不堪的书法界,高举传统书法的大旗,不同流合污。这一点就值得敬佩。但不是因此而就盲目的不知高低,就是他们自己都很清醒。唯独他们的崇拜者,怎么就会对欧阳询的认识仅仅局限在一个九成宫呢!


子衿tjk


书画家姚建文

田氏兄弟的楷书很规范,一笔一划如印刷体一样规规矩矩,但也因为过于规矩,而不免呆板,缺少灵气,这也是田书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欧阳询就不用多介绍了,是与颜、柳、赵齐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欧体楷书也是以规矩森严著称,但是仔细看的话,字的结体、字里行间的疏密部局并不缺少变化。这是田书与欧体之间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差距。

题主说不少人认为田氏兄弟比欧阳询写的好,这一部分人应该大都是入门者或者是尚未入门者。初学者往往认为好的标准是单个字的工整、字与字之间的整齐划一,即更多关注的是字的结体(就像中小学生可能会觉得印刷体比田氏兄弟写的楷书更好一样)。字的结体是书法评价标准最基本的要素,同时也是最初步的要素。在结体之上,还有线条的枯润、用笔的浓淡、留白的疏密、章法的呼应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往往需要学书者更进一步的功夫才能意识到,初学者往往不能体味。这应该是有些人觉得田书好于欧阳询的最根本原因。


喻说还休



可以说某人诗歌超过李白杜甫吗?可以说某人比仓颉还会造字吗?

二田学欧,还没学全,怎么就比欧阳询还好?

没有敬畏,无法学习。

只看技术,不叫书法。

二田确实写得不错,但不至于让欧阳询拜倒脚下吧?

书法高低,不是由“不少人”来定夺的,“不少人”只能欣赏“好看”而读不懂书法。

要让“不少人”定夺的话,李白、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的字都比二田笨,都比二田丑,连王羲之的字都没二田写得熟!

字要熟后生,“要人喜欢易,要人不喜欢难”,“书贵难”。

超越欧阳询,难上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