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灸入門:香灸療法的淵源與發展

香灸入門:香灸療法的淵源與發展

香灸法是外治法發展史的一朵奇葩。

香灸療法是在傳統灸法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創新療法。是總結古人經驗結合大量臨床實踐而發明的,是灸法的突破與創新。而灸法本身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灸療法的歷史。

灸療的歷史起源已難稽考。但從出土文物、社會發展規律、文獻記載等方面探索,遠在文字創造前即已萌芽。火的應用為灸療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偶然的烤火祛病,發展至主動用火燒灼烘烤治病,是一個突破,後發展到用艾施灸,形成了灸法。因當時尚無文字,故不可能有這方面記載。現存最早文獻記載見於《左傳》,公元前518年醫緩給晉景公診病時的一段話,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其中“攻”即指灸法。“灸”字最早提及的是《莊子》,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從中可看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灸療就已經盛行,且用於預防保健。

香灸入門:香灸療法的淵源與發展

1973年出土,公元前168年的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中有兩種傳本的古代經脈著作,一種是《足臂十一脈灸經》,另一種是《陰陽十一脈灸經》。這兩種帛書,是目前記述灸法最早的醫學文獻,當時尚未涉及具體俞穴,也沒有體現辨證施治的思想。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代,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該書對灸療的起源、適應症、處方及禁忌症記載較多,為灸療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有27條論火灸。

魏晉時皇甫謐編著成《針灸甲乙經》。對全身349個經穴的部位主治,艾灸壯數進行詳述,並明確提出28個禁灸俞穴,對後世頗有影響,並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國。東晉·葛洪撰《肘後卒救方》,書中收錄多種灸療方法。

晉隋時醫家陳延之,是葛洪後又一位倡導灸療的先驅,並發展了葛洪的灸療學說,所著《小品方》雖已亡佚,但其經驗在其他文獻中有所見,其特點為取穴少,灸壯多。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在灸法上發明頗多,提倡艾灸與藥物結合運用,灸與針並用,注重灸量,為後世灸法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後王燾倍加註重灸療的應用,提出:“是以御風邪以湯藥、針灸、蒸熨,隨用一法皆能愈疾,至於火艾,特有奇能。”“醫之大術,宜深體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故書中“不錄針經,唯取灸法。

宋代也很重視灸療,有關灸療的論著較多,最值一提的是竇材撰《扁鵲心書》三卷,書中分述“黃帝灸法”“扁鵲灸法”及“竇材灸法”。附治驗案例40餘個,內容簡明扼要,所論頗具特色。《針灸資生經》是宋以前艾灸治法之集大成。

元代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中載錄大量灸療處方,共59種,較為實用。

明代是我國針灸的全盛時期,出現了“桑枝灸”“神針火灸”“雷火神針”等。艾卷灸法出現標誌著單純用艾變為綜合用藥,是灸法的又一突破。(艾卷最早見於明初《壽域神方》)。高武在《針灸聚英》中載錄了多家灸法及本人的臨床經驗。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書基礎上進行擴充,並由靳賢校補編成《針灸大成》,總結了明以前灸療成就。

清代吳謙等撰集的《醫宗金鑑》中,卷八十六介紹了

19種病證的灸療處方及操作方法。陳延銓撰成《羅遺編》突出奇穴施灸,介紹66個奇穴的定位、主治及施灸方法吳亦鼎彙集歷代名家灸法編著成《神灸經綸》一書,介紹灸法並重視候脈、辨證,該書對灸法有所發揮,並有獨特風格,是歷史上影響較大的灸療專著,然而至此灸療也就進入衰落。清末的封建禮教,加之西方醫學的進入,中醫事業整體走向衰落,灸法也不例外,時至今日,針有人用,灸法獨立使用幾乎退出了醫療機構。然而由於灸療經濟有效,便於掌握,深受勞動人民歡迎,故民間灸法尚有流傳。

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遺產,使灸療發揚光大,豐富和完善灸療學,無疑是研究中國醫學者的重要任務,讓創新的灸療學—香灸療法(玄振香療法),煥發光彩、造福人類,為人類的衛生保健做出更大貢獻是我們義不容辭之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