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昨晚去看了《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别说有尿点,连尿意都没有。出了影厅才发现一大杯可乐早已充盈了我的膀胱,去男厕一泄如注时,内心仍然激情澎湃。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这是含情脉脉吗?可惜石头再也看不到了

客观地说,如果《战狼2》是中国版的《第一滴血》,《红海行动》就是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这是我看完电影最直观的感觉,都是深入敌方营救,都是八人突击队。并无贬义,站在巨人肩膀上,没什么丢人的。

三国时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兵力相差悬殊,为了鼓舞士气,谋士郭嘉拿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才有了中国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小弟不才,今天试着模仿郭嘉,以“十胜十败”来比较一下美国版和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这装扮,这气势,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第一:导演量级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客观来说,林超贤比斯皮尔伯格肯定是有不足的。

斯导作为全球总票房最高的导演,在世界电影史上都可说是一座不可跨越的丰碑,经典电影数不胜数,《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外星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等。林超贤的电影我最喜欢的是《野兽刑警》,让黄秋生拿了第二个影帝,王敏德、李灿森、谭耀文也演技大爆发,这绝对是导演的功力。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拯救大兵瑞恩有个很土的译名《一个和八个》

第二:电影节奏

《红海行动》从开篇第一秒,就把观众带入到紧张气氛里,那个独眼海盗扭头的刹那,不少观众心有余悸。接下来的情节更是一秒都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错过,子弹横飞,爆炸迭起,不次于吴宇森和迈克尔贝,要知道吴宇森的电影子弹永远打不完,迈克尔贝也被称作“爆炸贝”。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仔细品味一下这句台词,什么叫痛

《拯救大兵瑞恩》以舒缓开篇,接下来诺曼底登陆那一段震惊影史,太写实太血腥,这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抢滩之后,又进入舒缓,很多人发唁电这一段记忆深刻。总体来说,作为史诗级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节奏是紧张、舒缓穿插着来的,这有利于心脏病人观影。

电影节奏这一点来说,我个人倾向于张弛有度吧,人总要停下来思考。但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更喜欢《红海行动》的节奏,这不能以胜败论,见仁见智吧。

第三:演员群像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这眼神,配着一句石头的“别多想”,让人泪奔

《红海行动》让石头、佟莉的演员爆红,尤其是短发精悍、英姿飒爽的蒋璐霞。石头颇具辨识度的长相,最后惨烈牺牲的结局,也是全片最大泪点。张译带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既当队长又当家长的左右为难,制定作战计划缜密周详,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特点,都让人记忆深刻。

从演员角色的记忆点来说,《红海行动》超过《拯救大兵瑞恩》,马特达蒙还是小鲜肉,汤姆汉克斯演战争片也不是长项,大多湮没在宏大的战争场面里了。

第四:杀戮感

两部电影都是子弹横飞,血浆四溅,都有自己的狙击手,狙击手都挨了一炮。看电影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自己面对这种场面,能不能肆无忌惮地开枪扫射?

《红海行动》里,我肯定能!因为这面对的是海盗、叛军、恐怖分子,十足的恶人,杀之而后快。《拯救大兵瑞恩》里,我可能会犹豫,虽然是对立面,但双方并无深仇,并不相识,仅仅是立场不同。德国人杀人是屠夫,美国人杀人就是正义么?一时难以分辨。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佟莉这一炮打的大快人心

就杀戮感这一点来说,《红海行动》更解气,更爽,《拯救大兵瑞恩》加入了更多导演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更耐看,更值得沉思。

第五:文戏部分

这点来说,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红海行动》比《拯救大兵瑞恩》差距明显。本来这种纯商业片,还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文戏太多会拖沓,节外生枝会出戏,确实不好拍。

《拯救大兵瑞恩》定位就是史诗级战争片,有足够时间来穿插,很多士兵濒临死亡的一刻,嘴里都是叫妈妈我想回家,斯皮尔伯格以这种反战的思想来拍战争片,是一贯的做法,《辛德勒的名单》也是如此。

红海行动: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十胜十败论”(上)

也就是美国片,国产片没人敢拿天安门开玩笑

发唁电段落、瑞恩的母亲看到远处来车的场景、疲惫了休息三个小时的环节、守桥时巨决战来临前片刻的宁静里忧伤的歌声等等,几个段落的文戏,都让人记忆深刻,沉醉其中。


太长了,另外五个方面明天再写,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