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特斯拉马斯克于2002年创立,专注于研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雄心勃勃的火星探索、移民计划。我们来先来看一则细致报道:

早在12月初,马斯克就发过推文:SpaceX 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猎鹰重型运载火箭(Falcon Heavy)已经完工并将于下个月进行首飞。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紧接着,Space X 放出了猎鹰重型火箭的图片。从造型来看,猎鹰重型火箭由3个猎鹰9号火箭组成,27个喷口,发射时需要同时点火27台轨道级引擎,这也让猎鹰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比现役运载火箭足足增加了一倍!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点定在卡纳维拉尔角基地,也正是这个基地,曾经见证了人类首次登月壮举——搭载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从这里飞离地球。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任何无聊的事情都很可怕,尤其是对科技公司来说,因此我们决定发送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上太空,找找感觉。我们决定让火箭载着一辆Roadster跑车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就像是太空怪物。”

比亚迪对比特斯拉,看比亚迪能否成为中国特斯拉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辆Roadster是特斯拉第一代作品。这也算得上是马斯克的太空梦情结吧。。。

而根据马斯克介绍,如果顺利,这辆Roadster 跑车将成为第一辆太空超跑

当地时间12月22日(周五晚上),美国 SpaceX 公司从加利福尼亚州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任务是将铱星公司第二代铱星系统的10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是SpaceX今年创纪录的第18次发射。

特斯拉的创始人一直以来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汽车或者新能源,马斯克就像是一位心智并不成熟的孩童,拥有着拯救世界探索太空的一颗心,当然这是以我们来看或许对于他们,这才是科技与人类的未来。特斯拉从创建就公开自身技术一方面希望新能源技术早日纯熟,只有新能源市场链条丰富链接起来才能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设备外更多的是希望人类能够早日迎接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一点其实也是我非常崇敬特拉斯精神的一点,而特斯拉从一开始的生产新能源汽车便把目标定位在乘用车,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modex、models都在美观性以及实用性上非常高,并且特斯拉毕竟是探索过太空的企业,生产的车型给人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从发射火箭携带特斯拉升空的创意就可以看出,这个思想上前卫的企业和大胆敢做的领导人将特斯拉品牌打入世界,成为世界级的高端新能源汽车代表,不仅如此,现在的特斯拉就是想将能源未来的想法灌输给世界,所以特斯拉在售车的同时会告诉你如果将你家屋顶换成能源板将是多么炫酷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比亚迪,比亚迪的故事和王传福的人生相比都已经耳熟能详,王传福于1995年创立比亚迪电池,2003年就将比亚迪带进世界级TOP5电池供应商之列。因为意识到只做供应商,就很难建立品牌级别的优势,王传福选择进入汽车行业打造自身品牌。王传福赶上了当时中国的造车热,受够了秦川汽车,拥有了汽车生产资质。王传福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新能源汽车,所以说拥有一个好的眼光是成功的很大基础,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以后能够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所以他在很早的阶段便开始研究电池,这也就造就了比亚迪成为世界电池之王的桂冠。比亚迪在一开始的道路上并不是顺风顺水,毕竟在当时燃油车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不过在2010年一切发生了转机,因为比亚迪的e6成功的进军出租车行业,这就代表着新能源汽车开始被企业团购,并且与比亚迪达成合作的是深圳公交集团,两者成立了鹏程电动出租车公司,比亚迪从这次合作中得到的是能够让他走到现在的宝贵经验,首先是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其次是从e6身上比亚迪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或者说盈利的方向,那就是公共交通!所以比亚迪立马着手开始做电动大巴,此时的国内外都开始提倡环境保护推崇能源交通,比亚迪生产的K9电动大巴适逢其时的出现,成为国内国外首选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使比亚迪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一直到今天比亚迪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以生产电动大巴为主要来源。

那么比亚迪和特斯拉到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王传福和马斯克做电动汽车都是为了完整自己的能源事业布局,换句话说,他们两个不仅仅是局限于做新能源汽车,而是在绘制自己的新能源版图,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新能源事业布局。那么两者又有何不同呢,仅在新能源汽车上我们可以说从火箭退而研究汽车特斯拉可能在技术上更胜一筹但是在商业布局上明显比亚迪更为吃香,但是这并不是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比不上特斯拉,毕竟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评论,只能说比亚迪坚持独立创作以自身技术为基础的理念是好的但是终究探讨与共享才是科技进步的关键。比亚迪作为世界新能源市场数一数二的车企和特斯拉相比,两者的定位存在不同,不同的设计理念注定了两者的消费者群体不同,但是作为关注能源和交通的人,中国能够有一家以未来眼光做事的企业,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斯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