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这么一位人,他年轻的时候属于西园八校尉的从事,没过几年却直接官至三公之上的要职:大司马。
如果这还不算奇怪,此人曾加入反董卓联盟,又被董卓封赏,还接驾有功,然后积极帮助吕布,最后被手下叛乱杀死,如此一笔烂账不知道怎么梳理。
他被评为为人温和,也有人说他傻,现代学者认为他是摇摆不定的人。
不卖关子,这个人是张杨。
之前小弟总认为他是站错队的问题导致大败并写过一篇文章,但历史评价中没人有这个想法,张杨到底怎么了?简短的历史记载能给我们复原出什么呢?
皇帝与丁原的工具
张杨字稚叔,是云中人。他因为自己的武勇在并州很出名(和吕布是不是很像),并被封为武猛从事。
灵帝末年,天下大乱,皇帝为了分掉何进的权力增加自己的直辖军队,于是就命令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在京师治军,最终目的是抵御四方,人员配置方面选取天下豪杰为将领。其中张杨就从属于这支部队,被封为假司马。
根据《灵帝纪》记载,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
张杨为什么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为从属?这都是并州刺史丁原为了巴结蹇硕或者有其他目的。
纠结中成长
灵帝驾崩后,蹇硕被何进杀死。因此张杨的领导也从属于何进,何进命令张杨回到并州募兵,得到了一千多人,最终留在了上党地区,忙于击破山贼的军事斗争,但并不参与治理和政治。
何进死后,董卓作乱,张杨也有讨董的想法,就想要夺取上党城。进攻失败,张杨并不气馁。他没有灰心,反而掠夺招募四方,却成功聚集了数千人。
反董卓联盟成立,大家都想要诛杀董卓。其中袁绍到了河内,居无定所的张杨就与袁绍汇合。在这期间,张杨主要在河内北边与匈奴单于於夫罗一起合军。匈奴人不久后想要叛变袁绍,但是张杨拒绝叛变袁绍,于是单于就将张杨绑了一起撤军,袁绍听说后,主动派鞠义前去追击。到了邺城南侧,鞠义击破了单于军队,单于就继续将张杨转移到黎阳。
这位单于很能打,把度辽将军耿祉击破。因为单于公开和袁绍开掐,董卓当然会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对张杨进行封赏,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没过多久曹操将於夫罗击败,张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立了,但他依旧找不到方向。
天子在河东的时候哦,张杨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
当时听到了献帝东迁,张杨想要主动出兵迎接天子回洛阳,但是张杨自己的将领并不想这样做,张杨就回到了野王地区。
同年,张杨还和曹操有所友好交往。
建安元年,杨奉,董承和韩暹挟持天子到了洛阳,粮食紧缺。张杨立刻准备粮食亲自前去洛阳为献帝补给。
到了洛阳,张杨对自己的将领说:天子应该和公卿大臣在一起,自己擅长外难,不应该在洛阳长待,于是就回到了野王地区,同时,张杨被封为大司马。
我说实话,张杨的传记以上内容都没说清楚。不过有些点足够提取。
1:张杨从属何进,被要求去募兵
2:张杨反董,和於夫罗联军
3:被於夫罗挟持,无缘无故被董卓封官
4:和曹操关系暧昧
5:被控制下的献帝封官
6:救驾有功被封为大司马
张杨最大的问题
在古代,领导仁和会被正面传颂,也许只有张杨是一个败笔。
根据《英雄记》记载,张杨性情仁和,没有威刑。他的部众曾经有一次谋反,张杨发现了以后,对着叛变自己的人痛哭流涕,对叛变自己的事情最终不闻不问,表示对人的宽和。
虽然张杨仁和了,不过手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造反没有成本!
有个人叫杨素,他和吕布关系好,在曹操围困吕布的时候,杨素肯定因为个人原因鼓动张杨前去救援。
最终张杨被成功救援,却将以前的朋友曹操给得罪了,最后张杨仍然出兵东市,以此要挟曹操。行了,全没了。
在张杨和曹操针锋相对的时候,张杨终于被自己的仁和击败。他的将领杨丑杀掉了张杨并投奔了曹操。
后边的事情本来还想写,但好像不重要了。
部下杀掉了汉朝大司马,看来张杨是没时间想了,我们还是可以思考思考的。
用这一篇文章,我们将所谓的《张杨传》已经复习完毕,下面将要来到神秘的公孙度相关内容。公孙度到底是何方神圣?请持续关注小弟接下来的文章。
閱讀更多 正聊三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