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旅游业吗?

手机用户50752201929

古代当然也喜欢旅游。但有旅游不一定就有旅游业,因为古人的旅游,有多时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个人行为,还不足以促成一个旅游业的形成。古代旅游业的形成,我认为是在宋代,因此此时出现了繁华的旅馆、地图商品、收费园林、导游等服务于旅游的行业。

宋时,洛阳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士庶竞为游遨”,“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洛阳名园的牡丹,有些是免费供游客观看,有些则是要收门票的。

北宋京城最大、最繁华的皇家园林“金明池”与“琼林苑”,每年的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都会对外开放,“许士庶游行”。开放期间,园内有“酒食店舍、博易场户、艺人勾肆、质库”,只做旅游旺季的生意,“只至闭池,便典没出卖”。这便是旅游业之一。

由于出游的人多,宋代的旅店业也很兴盛。《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的“临汴河大街”,“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以东向南曰第三条甜水巷,以东熙熙楼客店,都下着数”。周密《武林旧事》说,临安的“三桥等处,客邸最盛”。这也是旅游业之一。

宋代还出现了职业导游。临安府有一群靠导游为业的市民,当时叫做“闲人”,“专为探听妓家宾客,赶趁唱喏,买物供过,及游湖酒楼饮宴所在,以献香送欢为由,乞觅赡家财”。陪富家子弟“游宴执役”、替他们打探“游湖酒楼饮宴所在”,以此“乞觅赡家财”,工作性质有些接近今日的导游。

旅游业兴趣的另一个标志,是宋代出现了旅行地图,宋人称之为“地经”、“里程图”。杭州的白塔桥,就有向游人兜售地图的商店。“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许多宋人出游,都要带着地图,陆游的游记《入蜀记》就多次提到“图经”,如他发现了一个废城,“图经谓之吕蒙城”,看了地图才知道是吕蒙城;他到达夷陵县,图经说这里曾是“郭景纯注《尔雅》”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