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髡残

髡残(1612年-约1671年),俗姓刘,字石谿、介丘,号白秃,自称残道人,湖南武陵(今湖南常德)移居金陵(今南京)。明末清初画家。

万历四十年四月初八出生,自幼喜画,明末起兵抗清,明亡后出家为僧,43岁定居金陵(今南京),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弘仁合称“明末清初四画僧”。其卒年不详。作品有《茂林秋树》及《层岩叠壑图》。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草书录题画诗二首扇面

弘仁

弘仁(1610年-1664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清朝画家。

弘仁在清初被迫害,走进山林出家,感受山林。他的画,寄心情,非写实。他的代表作有《松壑清泉图》。

他的画较淡色,条疏简,以长线画山。相比唐寅以多线画基理的话,可见很大分别。他画的枯树乾乾的,像冬天,无雾气,一目了然。这种山水被称为“玻璃结构”。作为清初的画家,他有突破,但慢。清初“四僧”之一。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行书扇面风雹雨作

石涛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石涛是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清初,其父朱亨嘉企图称监国失败被唐王处死,若极由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改名石涛。

石涛一生浪迹天涯,云游四方,在安徽宣城敬亭山及黄山住了10年左右,结交画家,后来到了江宁(南京)。晚年弃僧还俗,成为职业画家。清圣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两次南巡时,他在南京、扬州两次接驾,献诗画,自称“臣僧”。后又北上京师,结交达官贵人,为他们作画。但终不得仕进,返回南京。最后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并总结与整理他多年来绘画实践的经验与理论,使他晚年的作品更加成熟和丰富多采。石涛著有《画语录》十八章。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楷隶行三体杂录卷局部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记雨歌帖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七言诗轴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行书扇面

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1]老人。生于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