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出爐,每斤再便宜3分錢,農民還要種嗎?

左視覺丶Left

回答這道題之前,剛發了一篇文章,是關於今年小麥價格的開秤價的,根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顯示,今年河北、山東、河南主產省小麥收購商對於新季小麥的開秤價格基本定在1.10元/斤左右。

應該說,比去年要低了不少。不過,若是合到一畝地的話,收入也就減少個40-50元,一家五畝地算,不會超過300元。

因此,從這個層面講,託市價下調3分和上漲兩分,其實對種糧的總體收益影響不是關鍵,因為小麥種植一直集中在華北的黃淮和江蘇安徽等地,這些地方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均耕地少,農民種植小麥更多的是一種種植習慣:在當地農村,傳統意義上土地撂荒是要被人嘲笑的!

不可否認,種地收入已經不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外出打工,老弱婦幼留守在家,這兩年夫妻一同出去打拼的也不在少數,很多農村出現空巢現象。由於勞動力減少,又不願土地撂荒,種植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小麥就成為了首選——一畝地收入400元左右,基本就是幾天的打工錢,所以我們也看到,原本這一區域還有大量種植的雜糧作物這幾年種植面積下降都很厲害。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農業的規模化生產將是不可避免的。最後,還是用之前每日糧油寫過的一段話作為這道悟空問答的結尾吧:


每日糧油

關於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年前的一段時間,就已經發通知了,從1.18元/斤降到了1.15元/斤,我當時第一眼看到這個消息,以為看錯了,再仔細一看,確實是小麥,當時心裡忽然間竄出一個想法,難道小麥要走玉米的老路子?不過這個想法一閃而過,覺得不太可能吧。

小麥,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不小,如果說因為收購價降低了0.03元/斤,就不種植的話,是一個不太明智的做法,目前我國是以冬小麥為主,華中、華東、華北區域種植較多,其他地方也有,一般都是一年種2季,如果問大家,冬天的話,你不種小麥,還能種什麼?


以我們河南這邊舉例,地處平原地區,小麥和玉米輪作的較多,小麥和大豆、花生輪作的也不少(當然還有其他作物),往往秋收後的那一季,都是種植小麥,而小麥收穫後的那一季,選擇就比較多了。小麥相比於其他作物來說,冬季的時候,管理還是較簡單的,一般情況下,不怕受凍,而那些冬季種植大棚作物的朋友,就比較忙了,作物不能凍著,下大雪,還要注意大棚坍塌,另外病蟲害還要不定時關注,適合會種植的朋友,而大多數種植戶,相比來說還是種小麥省心。

上面說的是從管理上,而從利潤上來算,種植一畝地小麥的成本,從整地、種子、農藥、化肥、澆水、收穫等方面來算,一畝地大概的成本在600元左右(不包含地租和人工費用),按照小麥畝產1000斤算,價格按照2018年的最低收購價1.15元/斤,這樣的話,一畝地利潤在500元左右(有人說產量達不到1000斤,按照900斤算,利潤在400元差不多)。如果地多的話,看著還行。


從上面管理和利潤來看,小幫手個人認為小麥還是要種植的,如果再從大的方面看,更應該種植,當然,有些人種植的產量低,不想種植小麥了,那也可以改種其他作物,不過前提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會種,如果你看著別人種其他作物掙錢,你也跟風種植的話,結果可就說不好了,另外,還有一個出路,什麼都不想種植的話,就把土地流轉出去吧!

最後問下大家,2018年你還會繼續種植小麥嗎?如果不種的話,會種什麼作物?


農民的小幫手


正好看到頭條推薦,再來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個問題吧。其實,對於實行託市收購的六個小麥主產省來說,能夠替代種植小麥的品種很少,秋收之後種小麥是習慣,也是更合適的選擇,不管國家是不是下調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

一、實行小麥託市收購的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六省,小麥產量佔全國總產的大部分,印象中比重應該在80%,作為傳統的小麥主產區,除了種植蔬菜,比如山東濰坊青島那邊的蔬菜大棚,基本上秋冬種品種以小麥為主,每年的面積變化都不大。



二、2018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斤下降了3分,國標三等是1.15元,這也是小麥託市底價首次下調,而且公佈日期實在秋播之前,從秋冬種面積來看,農民的種糧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三、預計2019年的小麥託市底價很可能繼續下調,按照往年的公佈日期,都在國慶節前後,麥播之前,可能幅度下調仍不會有稻穀品種那麼大,但對小麥主產區的農民收益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畢竟這兩年農資價格上漲,而且流轉土地的大戶,租地費也不低。但要說不種小麥,也沒有其他合適的品種可以選擇。



所以說,面對形式的變化,農民作為最弱勢的群體,大多隻能被動接受。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和中國人的飯碗應該牢牢握在中國人手裡,國家在下調糧食保護價,逐漸讓市場功能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也應該加大對小麥生產的扶持力度,變價格補貼為種糧補貼,從而更好地保證農民的種糧收益和提高種植積極性。


糧小咖

老張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問還要不要種,而是應該弄清楚為什麼今年小麥收購最低價格會連續下調,因為這才是整個事情起源的“因”,只有弄清楚了這個問題你自然就知道小麥還要不要繼續種植和該怎麼樣種植了。接下來老張就談談為什麼小麥價格會下調這個問題吧。

一、國家對小麥品質結構的調整。

我國的小麥種植雖然面積大、產量多,但是我們種植的小麥品質一直不行,因此國家從幾年前就開始注重引到農民種植優秀品質的小麥了,但是結果收效甚微。所以今年以來的連續下調小麥收購最低價格,其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還有最大的一方面因素是通過價格最直接的調控小麥種植的品質,不信大家可以看,接下來的小麥收購價格會根據小麥品質分價收購,優品質的小麥會價格明顯高於普通小麥,這個是可以預見的。


二、民眾對小麥需求出現下滑。

小麥雖然是三大主糧之一,但是這幾年來小麥消費能力缺明顯越來越不足,打個比方吧,很多北方以前吃麵的地區現在都會在日常伙食中加入米飯,而南方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卻很難適應吃麵,所以導致大米的市場越來越大,小麥的市場不斷被壓縮。市場需求減少,小麥收購價格自然就會下降。


三、養殖業不景氣。

小麥產生的麩皮一直都是養殖業所必須的飼料,今年以來畜牧業尤其是養豬業一路遭遇“寒冬”,所以小麥在這方面需求也是大大減少,從而促進了小麥市場的萎縮,造成價格下滑。

以上三個因素就是老張認為今年小麥收購最低價格為什麼會連續下調的原因,老張提議各位農民老鄉最好在接下來的小麥種植中儘量多注意一下小麥的品質問題,選擇品質好的小麥品種種植,這樣才會在小麥市場不景氣的條件下順流而上,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


老張談三農

農民農民就是和農業打交道的。農民不種地能幹什麼呀?種地總比把地空在那裡,強。以後種地肯定是不行了,種地是肯定,掙不到大錢的。特別是那些年紀大的,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種一些自己的地。來掙一點零用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