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氣七訣” 七氣養生

宋代養生大家陳直曾在《壽親養老書》書中總結出一套與“氣”相關的“養生七訣”,即“一者少言語養真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髒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古人之法,至今適用。

古代“養氣七訣” 七氣養生

少語言,養真氣

真氣又叫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人體的生長和發育,各個臟腑器官的生理活動,都要靠真氣來推動、激發和溫煦。

說話過多,人處於亢奮狀態,氣血上衝,代謝加速,消耗肺氣,影響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容易疲乏無力,氣短沒精神,中醫稱之為耗氣傷神。

少言養生,就是不能隨意讓肺氣耗散。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說話。

戒色慾,養精氣

《黃帝內經》記載:“夫精者,身之本也。”精與人的生長髮育和生殖密切相關,因此,保精護腎是強身的重要環節。

精乃腎之主,縱慾太過,傷腎精,耗散精氣,進而傷及其他臟腑,影響身體健康,甚至促人早衰或短壽。

因此,節慾養精是養生一大原則,切不可房事過度。

薄滋味,養血氣

薄滋味是指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膩等肥甘厚膩的食物。

飲食過於追求“重口味”,容易導致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不利健康。但清淡飲食並不是不吃肉,而是食物的選擇和攝入要儘量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

咽津液,養髒氣

古代養生家常把唾液稱為瓊漿、甘露、金津、玉液,認為“津”是延年藥。“古人造‘活’字,告訴人們‘舌旁有水方能活’。”

津液指的就是唾液,是人體的精華。口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多達500多種的蛋白質,可以消炎、固齒、助消化。

中醫認為,津液還有灌溉、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大家平時可嘗試“吞津”法養生:用舌頭舔唇、齒、上顎等部位或在口腔內攪動,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後,再慢慢嚥下。

古代“養氣七訣” 七氣養生

莫嗔怒,養肝氣

肝調節人整體的疏洩功能,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是促進其他臟腑氣機正常升降的基礎,也是維繫精神情緒正常的關鍵。

中醫認為“怒為肝之志”,經常發怒會導致肝氣持續處於上行狀態,肝氣上逆,同時血液隨氣上逆,造成肝鬱不疏。

情緒與“肝火”關係極為密切,不良的情緒刺激會導致肝臟損害,而肝臟損害又會加重情緒失衡。若要肝氣順達,疏洩正常,就要“克嗔戒怒”,防止過度的情緒波動,學會用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周遭的人和事。

美飲食,養胃氣

胃氣泛指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功能好,吸收充分,供應到人體各個臟腑器官,血液津液的物質就充足,人體生長就旺盛,生命力自然強大。

如果脾胃功能差,吃啥啥不香,機體得不到滋養,就會百病纏身。養胃氣關鍵在於飲食有節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方面,“美飲食”並不等於吃好的、吃貴的,而是飲食結構要合理,每餐都要有主食、蔬菜、水果、肉類、豆類,注意營養均衡;

另一方面,進食要規律,要按時按量吃飯,切忌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

少思慮,養心氣

中醫認為,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動,心氣不足就會出現心慌、乏力、自汗等症,還會導致其他臟器病變。

現代人由於過分在意個人得失、名譽地位,有時往往思慮過多,重壓之下損耗了心氣。

建議凡事不要過分思慮,更不要鑽牛角尖,放鬆心情,以減少對心氣的損耗。

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些紅葡萄、桃子等有助於補養心氣的食物;適當按摩內關、心俞、神門、足三里等穴位,對養心氣也有好處。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能量,氣足才能夠增強抵抗力,抵禦疾病,讓身體健康,才能夠長壽。氣對人體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七氣養生法可要牢牢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