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校老師踏踏實實地教學呢?

伏㬢

常言道:“非寧靜無以致遠”,要讓學校老師踏踏實實地教學,就必須給他們一個安靜的教學環境。



讓校園安靜,要反對本本主義、形式主義對教育教學的干擾。校園本來很安靜,常見一聽說某名人要來視察,某學校要來參觀,某專項教育活動要來檢查,校園就沸騰起來,搞衛生的搞衛生,排節目的排節目,練課間操的練課間操,寫板報的寫板報,貼標語的貼標語,補材料的補材料,忙得個不亦樂乎。校園不安靜,人心浮動,怎麼踏踏實實地教學?


讓教師安靜,要反對以改革之名對教育教學模式搞統一式的花樣翻新。近年來,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各種各樣的新名詞層出不窮,一會是激情高效課堂,一會是衡水模式,一會是杜郎口模式,一會是核心素養……搞得人心惶惶,彷彿一不學習改革,老師們全部要被淘汰將要面臨失業似的。許多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也被這些花樣翻新的名詞搞得雲裡霧裡,彷彿一下子不會教書了。教育只有循有其規律,改革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用一種模式來要求全體老師,不是違背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原則嗎?

讓學生安靜,要反對各種與教學無關的活動在校園搞轟轟烈烈的展開。某專家到學校來講學,某校友回校談治學,某招生學校來搞宣傳,再加上校園文化活動周,學某某榜樣活動周,學校社團活動日,數理化生物奧賽等等,學生忙,老師望(觀望);學生樂,老師惘(迷惘)。學生心不靜,老師很彷徨,怎麼能安安靜靜地教學?



要讓老師踏踏實實地教學,必須真正重視教學,把教學放在首位。重視教師的教,讓他們教得熱心、安心和開心;重視學生的學,讓他們學得真實、誠實和踏實。教學相長,才真正迴歸到教育的本質上來,讓教育不忘初心!


書劍談道

我認為讓學校老師心無旁騖、靜下心來教育教學,主要在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工資待遇三方面予以保障。

一、工作環境

1、現代化技術裝備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現在招收的教師,在校學習的都是一些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如果回到農村學校,依然是一塊黑板、一包粉筆、一本教科書,所學無用武之地,難免心灰意冷,挫傷積極性。

2、教育教學之外的“工作”少一些。除了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還要接受教育、食品、衛生、消防、創建等部門很多次檢查,學校每年接收的各類檢查文件、活動通知、材料上報等多達幾十份,這些都需要教師去配合完成,。

3、非課堂教學的“工作少一些”。有媒體統計過,教師實際用於課堂教學的時間不足總總工作時間的四分之一。其他時間都幹了那些工作呢?備課、教研、聽課、開學、批改作業、教學反思、撰寫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讀書的筆記,大約每位教師每年撰寫的字數達到21萬字。

二、生活環境

以前在民師階段,很多教師家就在本村,離學校比較近,放學後就可以回家就餐。隨著教師的來源轉向特崗和招教,很多教師家庭距離學校比較遠。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一是交通問題,比如一些農村學校,沒有通公交車,或者距離公交車站點比較遠,農村學校房舍有限,不能提供住宿或者住宿條件較差。

二是就餐問題,農村學校條件較差,很多學校不能提供午餐,附近沒有飯店,想買也買不到,老師們在上午放學後,搭夥做飯,中午的休息時間都花在了忙碌午餐上。

交通和就餐問題,既佔用了老師的時間又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三、工資待遇

由於教師的職稱佔工資的比重很大,就導致了這樣一個現象,職稱高的老教師工作量少,工資高,工作量重的青年教師職稱低,工資少。比如特崗教師,年薪是3.16萬,每月2633,在服務期的三年,沒有編制、沒有五險一金。服務期滿入編後,繳納五險一金後,到手的基本上還要低於這個數。

這就讓青年教師在工資待遇方面產生心理落差和不平衡,一是教師之間職稱工資落差的不平衡,二是沒有達到預期期望值的失落。

以上是我認為影響老師安安靜靜,踏踏實實的教育教學的幾點原因和淺見!



城上城舊識



首先,取消或改變職稱評定製度。現有的職稱評定製度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真的幫助不大,甚至沒有各種各樣的培訓幫助大,但是,這個制度關係著教師的工資,關係著教師的吃飯問題,所以為了這個東西,沒有一個教師不會分心去為這個與教育教學關係不大的東西努力。

其次,提高教師待遇。不要噴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物質的條件很重要,否則我們的工程師不會讓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如果看到這裡你不以為然,或想要噴我,可以先切身想一想:你的許多難題是否會因為經濟條件好轉而解決?

第三,教育應去行政化。誠然,一個國家的教育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但是如果讓行政影響了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本質,就適得其反了。我所在的地方,教學方法天天改,天天變,都說教無定法,到了我們這變成了教學方法全縣統一,並且隔個三五年就變一次,不按上面的要求不行嗎?肯定的啊,別想晉職稱了。還有扶貧工作,綜合治理工作,安全工作,……

第四,要想讓老師踏踏實實的教學,教育就一定要回歸本質。那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應該回歸教育人的本質,而不是以分,以成績來考量學生。

這些都是我想到的,你還想到了什麼呢?


鑫鼎賽亞教育

老師必須遵守這些應該,然後安安靜靜,踏踏實實的工作去吧。


一箇中學教師

第一,解決老師的生活問題,提高老師的待遇。比如,買房。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老師的工資,反正在我們這個不入流的8線城市的縣城裡,我每個月的工資剛剛買一平米。工資低,老師就想著多掙點錢,就沒有心思教書了。比如,孩子的教育。兩口子都是老師,沒有時間看孩子,只能是請假,學下應該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制度,讓老師有歸屬感。比如,房子。學校加快週轉房的輪換,讓這個制度更透明。我們學校給剛結婚的老師兩萬,沒有利息,錢雖然不多,但畢竟是學校的 有點心意。

第二,減少評定職稱的步驟和硬性的條件。職稱的評定對每個老師都是噩夢。要求的硬件很苛刻,比如必須是優質課一等獎,每年的優質課一等獎就兩個名額,但是每年評職稱的老師有30個,不是一等獎就不能評,夠狠!還有更狠的,有了資格後,還要去複印各種證書,獎狀。蓋各種章,填各種表。這些步驟能夠把一個整崩潰。老師每天就是複印,填表,蓋章,開會,修改。哪裡有時間去備課,去講課。

第三,減少一些沒有必要的考核和培訓。說道考核,每個老師都有體會。名目多的髮指。成績考核我們老師也就罷了,還有繼續教育考核,這種考核真的就是個笑話,給你一個年度考核表,寫姓名日期,思想的總結,還要寫上一個從來沒有上過的課。還有更搞笑的就是網上培訓,在網上看視頻聽課,必須聽夠多少小時,其實沒有多少老師認真去聽。聽完了足夠的學時後,還要交作業。這些都會浪費我們老師的時間。

我們是來教書的,不是填表的,不是來評職稱的,給我們一個安靜的環境,讓我們做一個安靜的老師,不好嗎?


教書匠2018

國家在任何時期的教育總體方針是毋庸置疑的。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戰略建設格局和規劃不同,形成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嚴重製約各地教育發展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的工資收入差額大。 有些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偏低,加之績效工資的實施和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考核機制不合理,更加劇了部分教師工資收入差額,致使個別教師內心浮躁,心裡落差大,不能安心工作。要讓教師安靜踏實的教育教學,讓教師教書育人有使命感、責任感、幸福感,安心踏實的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一、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較落後地區教育投入比重,優化教育戰略格局,優化教育資源配備結構,增加教師工資收入和各種福利。

1.加大教育建設進程,縮減教育地域發展不均衡,改善辦學環境,提高教師待遇。

2.進行績效工資收入改革,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績效工資考核長效機制,提高艱苦邊遠山區教師工資比例。

3.完善養老醫療保障機制,提高醫療報銷比例,加大貧困教師補助力度,建立農村中小學教師大病救助保險體系。

4.建立住房保障機制,建設教師安居公寓,保障公積金利用效能。

二、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樹立尊師重教社會風尚。

1.改善辦學環境,提高教師的各種福利,給與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突出教師在學校的主體地位,讓教師在工作崗位上有責任感、歸屬感,以主人翁精神全力全意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中。

2.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師德考核機制,為教師聲譽贏得更多的好口碑。

3.完善學校監管機制,提倡和優化學校教師委員會參與學校制度、教育教學管理。

三、進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師教育常規量化考核,建立公平合理考核機制。

1.規範參與教育教學制度,讓更多教師積極、快樂的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的得力措施。

3.改善(建設)學校娛樂活動、健身鍛鍊場所設施,並全力全天面向全體教師開放。

4.提高學校人文關懷教師的意識和責任,營造合理、人性化、寬鬆的學校管理制度。

四、優化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增加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交流機會,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贏得社會好口碑。

1.努力改善辦學環境,實行邊遠山區教師輪崗制度,引進新教師,給邊遠山區學校配設教學儀器,減少農村小學學生流失。

2.要建立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機制,增加教師外出培訓機會,學習學校先進教學經驗。

五、加強學校學生管理制度,落實家校配合措施,建立管理預防預案,保障教師權益。

1.加大學校學生紀律管理力度,保障學校教育教學、課堂秩序正常進行,並建立高中生“行為誠信”檔案。

2.完善中小學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維護教師管理課堂的權益和教師合理管理教學秩序的職責。

3.學校要建立學生管理中遇到的風險處理制度和預防、應對預案,突現學校教師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的主體,保障教師的權益。

教師安心踏實的工作,離不開各方面措施的保障與落實,使教師有使命感,責任感、歸屬感,愉快的投入教學中,讓教師職業在社會上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時光匆匆微微甜

現在的情形,確實是容不下一根從容的教鞭。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各個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
教師要想
心無旁騖踏踏實實教學,首先,必須要有物質上的比較充分的保障,廣大一線教師特別是鄉鎮教師,過得還是很清苦的,別說房子車子,就是平常的人情往來隨份子,憑那點工資,都夠你焦頭爛額的,更別提房車了,二胎也是敢想而沒多大決心,畢竟生活成本那麼高,要是家裡是農民家庭沒什麼其他大的經濟來源的,那簡直了,能活下去就不錯了。而教師的晉級比如職稱評聘也是問題多多,在同一所學校內,領導都是佔盡優勢的,可笑的是,他們基本不用上課就聘上了,圍繞這個問題,還有其他一些不正之風也還是存在的,另外還有績效工資的問題等等。總之,待遇啊保障啊,基層的問題多多,一點也不省心,大大打擊了很多一線教師的教學熱情。

其次,社會和家長要給予教師這個行業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現在孩子出什麼問題好像都賴老師身上了,反過來老師要是向家長反映問題希望家長配合的,往往家長卻沒那麼上心,這是一個很無奈的局面。不要說什麼體罰學生,說他幾句都頂嘴的多的是,要是碰上學生比較毛躁衝動的,敢出手打老師的都見過,但人家是未成年好吧,受保護,你體罰學生,從教育局到家長絕對不會放過你,反過來,你被打了,自己出醫藥費自認倒黴吧,學乖點。學校不敢替你出頭,教育局也不會替你說話,家長假裝不知道,這種事都見過。好吧,我以後少管還不行嗎,領導說了,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可以嗎?我自己的子女可是要打要罵都可以的。家長說了,你們一定要嚴格要求我的孩子,怎麼做都沒關係。鬼話連篇。

要想全身心投入教學,目前條件下,鄉鎮教師恐怕難度有點大。其實這點大家心知肚明。看看周圍的老師,課外搞副業多的是,甚至簡單上點課,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副業上的也大有人在,這從側面反映了,教師這個行業,太投入是有多麼的不值得。我們當然希望能儘快改變這些,因為教育是通往光明未來的一座橋樑,但現實的改變,可能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時光屠城42

踏踏實實教學是八成教師的心願,現今已成奢望。

一、浮躁、浮誇之風吹皺校園一池靜水。不當教書匠,要當教育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打造高校課堂;課堂翻轉;教育就是服務。一時間專家滿天飛,理論到處跑,課改遍地生,三十年過去了,我們的基礎教育的諸要素可有改變!除了那些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精美包裝。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此嘈雜,可否安心?又哪來的踏實?

二、大家都喜歡說教師地位尷尬,依我說,別含含糊糊,教師地位一個詞最合適:滑稽。不管從哪個層面講都充滿了搞笑和喜劇色彩。弄個教師節,現在搞成了師德教育;個別教師活躍於校外輔導機構,變成了個廣大教師上課不講,課下收錢;批評教育變成了體罰摧殘。不再細說了吧,這些個矛盾衝撞在一齊,不可調和,又無法理喻,你說滑稽不?心安何處?踏踏實實變成委曲求全,迎風戰慄。

三、各種檢查評比紛至沓來。消防、交通、校車、欺凌、結核、防疫,應付吧,上級教育部門還派員觀風,從小組到制度,從活動到記錄,從計劃到總結,從檔案到現場,逐一造假。下月底來,這月初就通知,市裡來,區裡先看,一遍一遍又一遍,苦不堪言。踏踏實實教學幾成夢想。

以上從忘觀上找了三條導致難以踏實教書的外因,樹雖欲靜,奈何風不止。等風小點了,也要說說樹自身問題。


雲騰致雨102568750

我是一名從教二十多年的教師,對當前老師的浮躁頗有感觸。與二十年前那些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的老師相比,有一定差距。為什麼現在的老師不能安安靜靜、踏踏實實的教書育人呢?我想原因如下:

第一,經濟的壓力,讓老師躁動。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上漲,房價飆升,孩子的教育成本巨大,儘管老師的工資也有了較大漲幅,但消費與支出並不相配,所以很多老師內心緊張,顯得相當焦躁,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教師或鄉村教師,很少能夠心裡平靜地面對生活。如果說他沒有掙錢的能力也就作罷,有能力卻能靜心,面對壓力,他做不到。

第二,名利的追求,與社會共舞。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浮躁之中,學校也不是一塊淨土,儘管自古以來對老師要求“兩袖清風、高風亮節”,但面對現實五光十色,相當多的老師按捺不住內心對名利的追求,所以很多老師在有償家教、辦班辦校賺取錢財,惡劣的有人招搖撞騙。

第三,學校的社會化管理,影響了老師的安心工作。在學校管理上,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統在用企業化的方式管理學校,私立學校要效益,公立學校要升學率(最後還是為了收錢,取得效益),但學校的重點是育人,二者有點背道而馳。那些安靜育人的老師,可能教學成績不突出,因而難以安心。最主要的上級以量化的企業管理方式管理學校,管理老師,很多老師忙於應付上級檢查,而不是專心對待學生。

第四,當前的教育環境,阻礙了教師的進取心。有人說當前當老師職業也是一個危險職業,儘管誇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艱難。面對一些學生,一些老師不敢管、怕管,怕出意外,否則後果難以預料。所以,有些老師得過且過,對學生放任自流,沒有進取心。

基於以上原因,我覺得要讓老師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教育教學,必須做到以下四點:一是提高老師待遇,降低經濟壓力;二是加強管理,遏止過分膨脹的名利之心;三是尋求合乎教育的管理方式,不要過多的騷擾老師;四是明確老師的教育職責與權利,讓老師不憚於管理。


木葉看人間

現今的教學氛圍是各種原因造成的。要解決好,讓老師們踏踏實實地教育教學,個人覺得是需要系統性改進的。1、家長的教育問題。雖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教育觀念,但是千年以來的教育觀念好像是霎時間扭轉了過來。以前上學,家長基本會對孩子說:尊師重道,好好聽教。在家長看到老師估計都會說過一句話:孩子不聽話使勁打,還是不聽告訴一下,回家繼續打。簡單來說,不聽話就打。現在估計很少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了。在學校裡,孩子受到點傷害就找老師各種理論賠償等等。老師久而久之就不再認真教育了,只要在課堂上講完、學校裡不出事就萬事大吉了。2、學校的管理問題。面對家長的指責,不論對錯,都是老師的錯。對老師進行扣工資、影響職稱評審、停職處分等等處罰。還有要求老師達到某個升學率或者提升學校評定等等。導致成績為王,漠視其他教育(素質、道德、法律、動手能力等)的後果。3、社會的大環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日,一股銅錢風氣刮入校園。社會上,不論何人遇到誰都說:這工作賺錢嗎?能賺多少?慢慢就逢人就比誰賺得多。問題是各種各樣的,提高工資、保障校園安全、剎住歪風、重整教育體系、宣傳教育重要性、加強榮辱觀等等都是能讓老師們安安靜靜地教育的其中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