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牺牲自己,值得吗?

刚才和一个朋友聊天,给我吐槽两个孩子自己根本忙不过来,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因为照顾二宝,对大宝都有点忽视。

我深有体会,就问她:“你打算什么时候送二宝去幼儿园啊?你家二宝也快三岁了吧?”

她点点头,回复我:“嗯,不过我打算让她三岁半的时候再去上,我在她身边陪着她更加好一些,明年冬季,若让她入学,害怕生病感冒,天天折腾!”

她便问我,我说两岁半就送去吧,哪怕上半天制的亲子班呢,只要能给我几个小时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就千恩万谢了。

我这个朋友的大宝,确实非常优秀,是班级里的顶级学霸,英语都是她自己在家里给孩子教,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我这个朋友本身就很优秀。

她便给我讲解孩子的重要性,并且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就只想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好好抚养长大,也没有其他什么想法了。本身,她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所以教育孩子非常严谨,孩子懂事听话,成绩优异,满墙的奖状,连我都看了非常羡慕。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孩子,却埋没了自己的人生。我自己是一个充满浪漫情调的妈妈级别的少女,我渴望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自己能有一片发展的天地,我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去发挥,我需要自己去发光发热。

陪伴孩子,牺牲自己,值得吗?

朋友说自己快40岁了,言外之意还奋斗什么呢?还折腾什么呢?40岁大吗?很大吗?不,40岁才刚开始,人生还很漫长,我们还有很多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我们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

比如,我给大宝讲题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的口才很棒,我绘画功底也不赖,原来我做手工的技能一点也不弱,英语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其他家长交流,我觉得自己社交本领也不差。

诸如此类,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或者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疲于应付日常琐事,忘记探索自己。

很多妈妈生了孩子后立马全职,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丢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全和社会脱节,把自己圈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眼光变短变浅。

也许,孩子还小,我们还可以教给他们很多本领,但是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兴许已经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了。社会在进步,知识淘汰很快,如果说到时候你再去学习,估计你未必跟得上。

孩子在慢慢长大,我们却要不断学习,要想孩子优秀,我们首先自己要变得优秀,与其逼着孩子成龙成凤,不如先让自己成龙成凤。我们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在优秀的父母熏陶下,自然也会变得优秀。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先生,他父母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整个家族书香门第,因此才造就了他的卓越—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应用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IBM领导力认证高级讲师,北京大学总裁班签约讲师,曾创办《管理学家》杂志并担任董事总经理。

这么多的光环笼罩着他,不仅仅是依靠他自己的努力,还有他父母乃至整个家族的深远影响。

所以,宝妈们,不能因为有了孩子迷失自己,放弃自己,我们要发掘自己的潜力,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而不是一门心思的扑在孩子身上,一点一点的熬成老太婆。

然后等孩子们长大了,便不由自主的感慨:“还不是因为你们,我才一事无成。”其实,孩子固然重要,我们在提升自己的前提是,你首先需要管好孩子,再来谈改变自己。

虽然,我不够优秀,但是我发现我有学习的欲望。比如,我很喜欢韩语,我希望自己能学会这个小语种,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虽然目前还没开始学习。但是我已经在做规划了,我每天会牺牲掉自己睡眠的时间大概两个小时,来看书学习。

一个人单枪独斗的带两个孩子,我依然没有放弃我自己,正因为我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充实和意义,我不在像以前那么空虚和孤单,我觉得我的时间还太少,我渴望发挥自己的长处,去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之前,我每天会给妈妈打好几个电话控诉自己的辛苦和无奈,而现在每天就一个电话,通话时长也缩短了不少,我需要学习。因为我妈妈也需要学习,她每天要去上老年大学,练习毛笔字,学习新的歌曲,她也需要自己的时间。

我们不再说很多无聊的废话,只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同时也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看,通过学习,我们都发现自己有了改变,抱怨少了很多,主动去接触新鲜事物和学习知识有了很大的热情。

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人生有意义,不悲伤过去,只努力现在,创造更好的未来。孩子有孩子美丽的人生,我们也有我们的精彩世界,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世界。

我们会减少焦虑,去学习,去健身,去接触更多的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去探索那个优秀的自己,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这样,我们将不会为学区房发愁,不会为北京户口而感叹,不会为了孩子学业而着急上火,更不会为了男人出轨外遇而伤心痛哭。

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虚无缥缈的毫无意义的精神枷锁,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个体,会心如止水的看待这些因为社会变革带来的这些损伤人灵魂的东西。

穷养自己富养子女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诟病,却苦了自己。其实,不如从现在开始,富养自己;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层面的丰富。为自己多多充电,让自己变得优秀,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我们的人生才刚开始,40岁的姐姐也还很年轻,一起从心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