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liguangweg13

北角春秧街也是一个老区,很多长者终日都在街上消磨残年岁月,呼朋引友或闲坐阅报,要不就在天桥上划分楚河汉界,捉将走车。我以前的包租婆严婆婆就是其一。她每天除了买菜煮饭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坐在春秧街电车回旋处与乡亲们“化仙”(闲谈)。她对我说,自来香港住进春秧街后,就再也没离开过,一住就是50多年。很多福建人来到春秧街后,就不再离开。不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乡味乡人乡情。



长期以来,有种思维定式,香港人住得好鳖屈,这与阿拉疙瘩老早人均仅居4平方,被列为困难要解决如出一辙。其实,经济型居住,犹如巨型豪华邮轮那样,乘客舱不会很奢侈宽大,豪华邮轮注重公共空间,它舒适宽大,它有舞池,它有滑雪场,它有电影院,它有各种各样活动设施等等。香港大楼底下的裙楼超长,有3-5层不等,全方位的服务活动内容应有尽有,居民没必要把自己的居住空间,费心费力费钱地搞出多余的拖累的空间出来,还要安排人来打理收拾。这和未来的自动驾驶道理相同,没必要把车子搞成宽大得什么都有的房车,每次外出麻烦累赘得累不累呀!



香港岛中西区(1) 2015-9-28

九龙将军澳1.龙田洲路,2.3.鱿鱼湾村(有阳台)



香港岛中西蒲飞路周边(私人车库好大)



香港岛东区太安街香港东区太安街1.逸意居,2.逸涛湾、夏池轩,3.海堤街(有豪宅)

香港岛中西区干德道周边(并非都蜗居)

香港岛中西区干德道周边

香港岛中西区巴丙顿道周边(多层裙楼绿植)

香港岛中西区般咸道周边

香港岛中西区4号干线周边



香港岛中西区士美菲路周边

昨天去香港海购,看到香港的一个零食店贴的招聘广告,



不禁感慨一个普通售货员的工资就有一万人民币了,我记得我深圳租房楼下的便利店给的工资才3500+,几乎3倍的差距。然而街上日用百货什么的比深圳的价格还要低了不少。特别是女生用的化妆品价格更低,品种也更丰富。想着香港人会不会生活的很轻松幸福。我能想到的香港人的压力估计就是房子了。本人还不太了解房子对于香港青年压力到底有多大。深圳有很多人跑香港买洗发水,沐浴露,牙膏,化妆品。连烟跟油都往国内背。拿着3500的工资去购买人家1万的生活用品,突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这种想象。感觉不仅仅是国人对国内产品的不信任,


萤火虫baby

长期以来,有种思维定式,香港人住得好鳖屈,这与阿拉疙瘩老早人均仅居4平方,被列为困难要解决如出一辙。其实,经济型居住,犹如巨型豪华邮轮那样,乘客舱不会很奢侈宽大,豪华邮轮注重公共空间,它舒适宽大,它有舞池,它有滑雪场,它有电影院,它有各种各样活动设施等等。香港大楼底下的裙楼超长,有3-5层不等,全方位的服务活动内容应有尽有,居民没必要把自己的居住空间,费心费力费钱地搞出多余的拖累的空间出来,还要安排人来打理收拾。这和未来的自动驾驶道理相同,没必要把车子搞成宽大得什么都有的房车,每次外出麻烦累赘得累不累呀!

香港岛中西区(1) 2015-9-2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8, "thumb_url": "27f600064eca9d785b79\

以人为本201611

生活成本是深圳3倍吧,便宜的只是特定产品比如电子和进口化妆品这些,奢侈品也是,但生活的吃喝拉撒3倍真不过分,比如香烟50港币起步,折40人民币,凌凌漆中的丽晶大酒店那种级别的旅馆也要四五百的。香港住宅面积小就是小,连转身都困难,大多数没有阳台,衣服晾在窗架子上,像万国旗。

尽管挖空心思来布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但还是非常不舒适。哦,我的香港亲戚在香港有廉价保障房,30多平米,还叫我们去香港住他家。他来我这里玩,住在我这里,300多平米的联排,想自驾出去玩,我陪不了他,就把我的陆巡4700借给他。他回到上海走亲访友的时候,无论谁家都比他在香港的家大,谁家都有车。20年前他回来风光无限,带的香港衣服,小商品,大家都很稀罕,现在回来再带着这些东西,大家就只有呵呵了。香港的生活确实比内地要好,这是不可否认的。


怎么不说吃饭,交通呀,也比深圳贵好多好吧,吃个面都要30多,坐地铁几个站就几十块钱,在深圳坐地铁,最多不超过10块钱。香港虽然贫富悬殊,但只要你努力,生活过得好不是难事,底层保障我们五十年都赶不上。不要忘记国内有第一二三世界之分,边远地区贫困人口还是不少。香港已开发用于居住使用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0%左右,其它70%仍保留了大量绿地山林郊野公园,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楼群密度非常高,因为商业繁华房价高人均居住面积的确非常小,特别是传统老旧的商业区域比较杂乱拥挤,但是相对新一点的商业或居住区,规划以及公共管理、配套设施还是很完善的。


因为人工比较高餐饮业服务类消费相对比国内贵,但又因为免税所以很多进口日用化妆品甚至食物原料便宜过内陆,香港毕竟是一个商业繁华的大都市,生活便利政府廉政高效,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么选择蜗居享受繁华带来的便利,要么放弃便利选择宽敞的居住空间,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春日盛宴


每个认知香港的都以为香港居室狹小,香港人一定生活在压迫感中;富有的一群这里不说,其实一般人的居住素質还是可以的,空间小是小了点,只要加以善用,習慣了也沒什么不便;所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

平日我们从大眾传媒见到的夸张画面,都是所谓的劏房(小小板间房),是香港近年住屋政策失误,导至供应緊张下的产物,房子短缺了而又竞爭不到的必然是生活在底层的贫困一群,才有出现小无可小的房间户,相信待日后供求平行时,这现象必会消除的!

今日的香港人,就萛有幸上到车(买到房子),也都成为楼奴(欠下大半生的债),那才算真实地「拥抱港式生活」;由于居室狭小,要斗室变成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基本需要,便要挖尽心思,奇招尽出;其趋势是将家具小型化兼具「变形」多用途多功能化,所谓的「伸缩家具」又是个另类港式生活的产物。

虽然香港近年有着种种社会问题,充满负能量,怨气,争论,对立,无奈,身份认同,天价楼.....

毕竟这并非它的全部,纵使打了折扣的香港,仍然是充满活力,具朝气,喧嚣声众,永远不乏惊喜又充满希望的城市;活在其中的人,总是过着生活就等于工作的状态,却又从工作中领悟出生活的风格。

在衣、食、住、行的生活四大基调之外,除了休闲的空间,还包括一套生活模式;是中西交融的概念,而所谓的香港风格,是如此密集又多元。



社会规律与生活,每个人努力拼搏,祈望熬出头来。香港精神五味杂陈,这地方本来就是移民社会,多元文化聚合的地方,大家相处融汇,既来之则安之。

相信看过香港电视节目《奖门人》都知道,香港人喜欢滑稽,自虐,所以连交谈对答都要有惊喜,傲慢,而茶楼文化让港人不自觉习惯了高分贝环境。

说起「港式生活」,相信大部份人都会联想到忙碌工作,为三餐奔波,有返工无放工,生活节奏快,放假就是去旅行等等。

「放假就是去旅行」,那是因为香港有「土地问题」,令大家想离开香港,作为增广见闻也好,去回一回气也好之类。


香港,永远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如果某天你累了倦了,记得停下来,细意品味一下多层面的立体城市,在香港,只要放慢脚步,就会发现除了疯狂购物疯狂吃喝之外的另一片天空。

具香港特式的生活:

坐叮叮(电车)去追忆旧日情怀

坐上双层巴士,从车窗看透这繁华都市

在街坊茶楼叹饮地道传统粤式早茶

去鹅颈桥找通灵婆打小人

到附近茶餐厅喝杯港式奶茶+菠萝油

街边摊串上几款鱼蛋小吃,还要边走边吃

由于居所狭小,香港人很多活动都习惯在户外

每个周末,远足踏遍香港每一处郊野山头

香港贫富悬殊极大,如果你是富豪级別,那生活层面又是另一个非一般境界了!






喜爱本文可收藏 . 谢谢【赞】鼓励


太平山花葩山两地一检

住房,普遍很小,香港是以尺为单位,一般10尺约为1米,一般800尺肯定就是豪宅了,500尺是正常的,300-400尺的也有很多饮食,饮食相对内地安全性好很多,而且如果在家做饭价格不会高很多。如果出去吃,各地的美食基本都有,非常方便交通,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一般坐地铁等交通工具就可以满足出行消费,如果想奢侈消费,有很多地方可以消费。但如果想走平民路线,也有很多选择,香港一般走货非常快,打折情况比较普遍就业和教育,香港社会分化比内地厉害,各阶层之间固化明显,香港有八大公立学校,前三比较知名。


rita最晴天

因为女儿的姑姑在香港定居,所以去过几次。总体感觉香港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极大!本地人生活没有大陆人想象的那么好!土地少,房子密度大,采光比较大陆差太远!女儿姑姑、表姐属于大陆的富豪移居过去,住的是大几千万的半山豪宅。所谓的这个半山豪宅我们去了之后才知道就一栋楼,没有小区。公共健身房和游泳池都在6楼。他们家的司机保姆管家都是香港本地人,都差不多40多岁,全没有结婚。因为结不起。香港本地人很多都买不起房。而且底层的人还思想观念特别井底之蛙,瞧不起大陆人!说实话大陆人比他们舒服太多了!今年又去了一次,发现变化很小,不像大陆每一天都日新月异!在购物优势也越来越小。要不是去探亲 ,我觉得我不喜欢香港。


阿月211990169

前两年去香港看到大街上的招聘启事,随便一个文员的入职工资就是10000多港币,可见香港人的收入还是很高的,但是生活成本更高,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上香港位列第四,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全世界第四的消费成本也是够可怕的。又因为地少人多,香港人完全是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即使是过马路当地人的密度和速度都能令人有窒息感。

来到香港第一印象,太小了,酒店300多的价格,在内地怎么也是普通标间,在香港只放得下一张单人床。楼梯,电扶梯的的宽度都是国内的一半差不多,特别拥挤。城市人口密度高,居民楼密集,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压迫感。

消费

香港的消费大体上是国内的5倍,房价是国内普通城市的10倍左右。所以生活成本真的很高,所以在香港的高收入来平衡高消费,整体上来说在香港的生活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居住空间狭窄有限,消费高,节奏非常快。

饮食文化

香港饮食文化其实大多还是广东传统,例如早茶,就是香港最具特色的饮食,烧味饭,泡面都是当地人最普遍的饮食。而价格整体上就是国内5倍左右。


塞外小野

我有个朋友,现在在香港。总体说,幸福指数真的不是很高。贫富差距太大了,你们看到很多高楼大厦,但往往这种旁边有很多贫民小楼,很多人甚至连菜都买不起。。。香港说实话就是有钱人的地方。。

香港工作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带饭的,而不是在外面吃。节约,真的那消费是真高。。

香港还有一句话叫做,手动口动,手停口停。就是你必须要上班,不上班一段时间,经济压力很大。。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干两份工作。。而且很多人住的是隔板房,,


慕容湖

去香港当交换生有半年,我就答一答香港本地学生的生活吧。学生的生活自然离不开学校,刚到香港教育学院的时候,就是他们开学的时间。他们举行了开学典礼,在室外放了一长排糕点,各种各样的美食都有,在室外搭了舞台,请了明星来表演,大家都自由的,一边吃一边看表演,听校长致辞,气氛很融洽。正式上课的时候,课堂上不需要做的端端正正,饿了可以吃东西,渴了可以喝东西,课堂氛围更多的是和老师探讨,而不是老师在灌输。下了课活动也非常丰富,有很多运动的培训班,只收非常非常少的费用,但真的认真教学。还有很多聚餐,外出踏青,大家一起看夜景,放风筝,听歌,弹吉他,做游戏,很自由自在,很美好。平时的作业,不多,但是质量要求很高,要求我们真的要查阅很多文献才能写出来的作业。要我说的话,香港学生的生活真的是很幸福。


手机拍照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