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基于今日头条谣言智能识别数据库,并综合考虑谣言的传播力、迷惑性、危害性和周期性,今日头条官方辟谣平台“头条辟谣”联合科技日报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健康类谣言榜单Top10。

谣言一:菠菜与豆腐同吃会得肾结石

谣言: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与豆腐中的钙结合后会产生草酸钙沉淀,导致人体患肾结石。

真相:专家解释称,两者同吃不但不会引起肾结石,豆腐中的钙还能避免菠菜中的草酸被人体大量吸收,促进草酸在肠道中形成沉淀,防止人体吸收过多的草酸,避免钙的流失。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二:韭菜可以杀死99%的癌细胞

谣言:癌症最怕的一种草就是韭菜,韭菜可以杀死99%癌细胞。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三:白酒加水不浊是假酒

谣言:白酒通过加水后变浑浊可以鉴别是否是粮食酒。“变浑浊的”为粮食酒,“不变浑浊的”则为酒精酒,假酒。

真相: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辟谣称,加水后是否变浊不是检验白酒真假的标准。

白酒加水后引起浊变的物质是高级脂肪酸酯,但这种物质并不是提高白酒质量的主要成分,有些优质高档白酒加水后也不会浊变。

谣言四:狂吃15包辣条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谣言:湖南郴州15岁少年狂吃15包辣条后,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住进ICU,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真相:当事医生表示,男孩原本就患有糖尿病,中毒症状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辣条只是发病的诱因之一。另外,“狂吃15包”也不是事实,男孩实际吃了四、五包辣条。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五:房间放洋葱可以防流感

谣言:在家里放一个两头切掉的洋葱,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病毒,次日洋葱被切掉的部分会变黑,而黑色的部分就是吸收的病菌。

真相:洋葱并不能吸收流感病菌。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六:春茶过度打药,一喝就中毒

谣言:最近有网传文章称春茶过度打药,茶叶中存在大量农药残留,一喝就中毒。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七:隔夜水致癌

谣言:网传隔夜水含有亚硝酸盐,放久了堪比慢性毒药,长期饮用会致癌。

真相:

通常情况下,水里的亚硝酸盐来自于硝酸盐。

水煮沸后,空气中的细菌会把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但要使亚硝酸盐变为致癌物,还要和蛋白质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在一起,才能变成“亚硝基化合物”这类致癌物。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八:塑料粉丝

谣言:网传视频称,粉丝是塑料做的,粉丝经燃烧之后的残留物全是黑塑料。

真相:经有关部门排查,市场并未出现“塑料粉丝”。

无论是土豆粉、绿豆粉还是其他粉丝,主要成分都是淀粉和水。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易燃的性质。粉丝燃烧后残余的黑色固体其实是淀粉被碳化后的产物,并不是所谓的“黑塑料”。

谣言九:吃蛋黄会使胆固醇升高

谣言:流言称蛋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食用蛋黄会使血清胆固醇增高并进而导致动脉硬化。

真相:身体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多数是身体自身合成,只有小部分来自于食物的吸收。同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是有调控能力的,当膳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比较高时,人体的吸收率就会有所减少。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谣言十:久煮火锅汤会让人中毒

谣言:火锅汤煮的时间越长,汤里的亚硝酸盐浓度就越高,喝了这样的火锅汤就会中毒。

真相:久煮的火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远远低于中毒值。

有实验研究表明,清汤火锅和麻辣火锅煮沸0.5、1、1.5小时以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0.1mg/L。按照这个含量的话,人大概需要喝掉2000L火锅汤,大概相当于三四个浴缸的容量,才能中毒。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稿

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支持!

盘点一季度移动端十大健康谣言,终于可以放心喝火锅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