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為什麼要派林則徐去禁菸?並非為國民著想,而是另有所圖!

現在的大家都很清楚,鴉片是一種禍國殃民的物品,它如同吸血鬼一樣讓大清的國力迅速衰竭,上至王公大臣、下旨販夫走卒,噴雲吐霧、好不愜意。當然了,當時的道光皇帝似乎也已經看出了鴉片的危害,於是下令禁止鴉片的種植、進口,甚至還派出林則徐前去禁菸。那麼,當時的朝廷和林則徐為什麼要禁菸呢?是他們真的意識到了鴉片對人們身體的危害和健康了嗎?實際上林則徐和道光皇帝是另有所圖。

大清為什麼要派林則徐去禁菸?並非為國民著想,而是另有所圖!

當然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明明歷史教科書上寫的就是林則徐完成了虎門銷煙,你憑什麼對林則徐銷煙的理由提出質疑?實際上,當時林則徐的親筆奏章是保存下來了的,只要我們看一眼當時林則徐給道光皇帝所上的奏章就能明白當時禁菸的目的了。

大清為什麼要派林則徐去禁菸?並非為國民著想,而是另有所圖!

原來林則徐這樣寫道:“鴉片流毒天下,若猶洩洩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果皆散在內地,何妨損上而益下,藏富於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籍寇資盜,不亟為計?”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很眼熟,沒錯,前半句正是教科書的話,而為了體現林則徐的愛國精神,後半句話一般略去不寫。其實,當時大清禁菸的本意,是說如果大清自己種植的話,可以讓老百姓也富足起來,這樣國內的白銀就不會給洋人了。後來林則徐寫過不少書信,其中更是提到過“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嗜洋菸而不嗜土煙。”其中更是大讚本國種植鴉片的好處。

大清為什麼要派林則徐去禁菸?並非為國民著想,而是另有所圖!

最終鴉片的種植也換來了災難,因為鴉片的種植大大影響了其他農作物的種植,導致了糧食危機。清末的“丁戊奇荒”更是因為糧食的不足,導致上千萬人餓死,這正是因為清政府面對鴉片這種禍國殃民的產物不但不制止反倒鼓勵種植,以此來促進稅收和貿易戰,雖然錢賺到了,但是最終也令自己元氣大傷,使得整個大清帝國最終崩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