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肿块后不到1个月,56岁的新西兰外教在杭州选择切除双乳

本文指导专家

谢尚闹

灵隐院区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三墩院区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5年前,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完成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的母亲56岁时死于卵巢癌,而她也被检测出带有一个“缺陷"基因BRCA1,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大,双乳腺切除后,医生称她患乳腺癌的几率已经从87%下降到5%,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摸到肿块后不到1个月,56岁的新西兰外教在杭州选择切除双乳

从摸到肿块到选择切除

不到1个月

排除禁忌后,5月18日,琳达顺利完成了双乳切除术。

摸到肿块后不到1个月,56岁的新西兰外教在杭州选择切除双乳

在新西兰

她们都会选择切除乳房

“现在感觉非常轻松,卸下了之前所有的包袱。"术后躺在病床上的琳达身体状态还算不错,56岁的她平常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无论是在饮食还是运动上,都非常的规律,对于突如其来的乳腺癌,她表示毫无预兆,“我知道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她有这方面的家族史,但我的家庭成员都很健康,所以我或许不太幸运。",谢尚闹称,这很有可能与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有关。

“我知道,中国的女士都非常介意这个(切除双乳),但我觉得生命是第一位的,可能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会有所顾忌,现在我两个孩子都已经工作,而且我的丈夫也第一时间非常支持我,我相信在新西兰的那些(乳腺癌患者)人也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琳达说。

预防性切除

在西方屡见不鲜

在美国,每8名女性一生中就有1名会患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但还不到美国的1/5。所以,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检测比国内开展的早,临床应用的经验与相关预防机制也更加健全。

研究发现,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基因突变后,乳腺癌患病的几率为85%~100%,西方女性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高,特别是犹太女性基因突变的几率占15%左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已经对有这种基因突变、明确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开展了预防性切除术。相关研究也表明,实施了预防性乳房乳腺切除后,高危人群乳腺癌风险降低了90%。

所以,朱莉绝不是第一个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术"的人,而且在国外,这种手术早已屡见不鲜了。

谢尚闹说,近年来,在国内也对此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与西方女性不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采样调查能够证明,对东方女性来说,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另外,与美国乳腺癌发病率有较高的家族性倾向相比,在我国目前仍属于散发状态,家族性倾向并不十分明显。

摸到肿块后不到1个月,56岁的新西兰外教在杭州选择切除双乳

预防乳腺癌的不二法则:

定期体检

从朱莉的手术我们得知,手术保留了乳头部分,要避免损伤乳头乳晕的血供,需要残留部分乳腺组织,而一旦有少量的乳腺组织残留,仍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但与切除前相比,这种风险要小得多,所以医生对她说的是“癌变几率从手术前的87%,降到了5%"。

对于东方女性来说,定期体检仍是预防乳腺癌的不二法则。18~39岁的女性,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一旦摸到乳房有肿块等,应及时去专科就诊;40岁以上女性可考虑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俞茜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