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6出祁山無功而反?

瀟十一郎29

諸葛亮北伐曹魏,次次失敗,概括來說就是實力問題,蜀國和魏國實力相差太大了,更近一步的說法就是蜀吳聯合起來的實力都沒有魏國強大。

魏國相比蜀吳有地利優勢。我們先看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地圖,魏國佔領了傳統的華夏民族的富庶區域,黃河、淮河流域。雖然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人口大量下降,但是隻要有土地和比較大的人口基數,那麼發展速度就會比較快,而魏國就先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魏國的人口和兵力比蜀吳的人口及兵力之和都多。魏國有人口440餘萬人,兵力在50餘萬;吳國有人口230餘萬,兵力20餘萬;蜀國人口只有90多萬,100萬不到,兵力10餘萬。對比一下,實力差距很明顯,蜀吳加一起都沒有魏的人口和兵力多,這個讓諸葛亮很無奈。

魏國人才濟濟,相比蜀吳並不差。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北伐時,魏國防守邊防的有曹真、司馬懿、張郃、郝昭、夏侯霸、郭淮、王雙、曹休、滿寵等等諸多將領,可謂是名將雲集。即使是蜀吳聯盟同時征伐魏國,魏國也可以分兵抵禦,輕鬆應對。

魏國上下團結,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人口眾多,人才雲集,兵強馬壯,但是如果皇帝不想打仗,或者不團結,那再強的實力也會滅亡,前有項羽,後有大宋,都是亡於強盛之時。但是曹魏政權卻不是,從魏武帝到魏明帝,都尚武,善於征伐,一直以滅亡蜀吳為最大目標,所以,蜀吳的機會更加渺茫。

魏國所佔的以上優勢,已經足以讓蜀吳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而蜀吳自身的限制也太多。

蜀吳聯盟並不可靠。諸葛亮每次北伐,吳國要不然是意思一下,象徵性的打一下,要不就是忙於平滅內亂。諸葛亮西部戰線沒有收穫,吳國的東部戰線也基本上毫無建樹,讓魏國毫無壓力可言。

諸葛亮的能力的確被誇大了。

諸葛亮對於魏國的團結一致,防守的固若金湯完全無解,只是一次再一次的去送人頭。其實,從春秋到戰國,再到秦漢,已經有很多戰例可以參考,對方團結,或者將領強大的時候就用反間計,讓對方自毀長城就行了,諸葛亮從來都沒用過。諸葛亮的計謀和策略還不如戰國時的縱橫家。

諸葛亮的用人也有問題。錯用馬謖,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又不聽魏延的建議,真的可能錯失了一次機會。魏延兵出子午谷,要的軍隊數量是可以接受的,為什麼不能偷襲和正面進攻結合呢,還可以讓魏延充分發揮能動性。這說明諸葛亮真的不信任魏延,也反應了諸葛亮的用人問題。

諸葛亮自己最終把自己變成了“死而後已”,雖然關羽、劉備的失誤,讓蜀國喪失了優勢,但諸葛亮自己的戰術能力不足,也是北伐失敗的重要因素。


奕天讀歷史

第一,蜀漢形勢。蜀漢退據巴蜀,看似有了“天府之國”,其實給自己埋下禍根。對比三國,魏國取得了北方中原,不管是領土還是人口都遠超吳蜀,為三國中最強。吳國割據整個江南,地肥水美,雖然軍事不是最強,但經濟繁榮,有雄厚的資本可以據守圖強。反觀蜀漢,據守巴蜀,群山環繞,人口稀少,耕地有限,不管人力還是物力,都難以再與吳魏長期抗衡。特別是夷陵之戰後,荊楚地區盡失,北上和東進的通道已經丟失。當務之急是尋找出擊通道,否則就是困獸之鬥。相對於進攻長年經營的東吳地區來說,似乎取關中是更好的選擇,取得了關中,就有了進擊中原的通道。但到底是國力不濟,無法與魏國消耗,一旦速戰不勝,只能退軍。因此,蜀漢面臨的局勢已經限制了它的成功,命運也許早已成型,此其一也。


第二,補給困難。巴蜀地區,易守難攻,靠的是群山峻嶺。但同樣,阻擋蜀漢揮師中原的也是群山峻嶺。正因為有群山阻隔,所以蜀軍出征補給線決定了勝敗。每次諸葛亮出征都謀求速戰速決,就因為補給線太長,而且因道路險峻,補給困難。一方面,蜀軍要嚴守補給線,防止魏軍偷襲。馬謖失街亭,便直接導致了蜀軍補給線斷裂,北伐失敗。另一方面,即使蜀軍守住了補給線,蜀中的糧食也支撐不了蜀軍太久。蜀中雖好,但與中原相比,還是太過狹小,僅靠成都平原的糧食,根本不夠供給數十萬大軍,況且還有蜀中近百萬百姓。所以,只要魏國能堅守數月,蜀軍便不戰而敗。這一點,可以說是決定了諸葛亮六次北伐的勝敗。諸葛亮北伐,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急於取關中而充蜀漢。因此,物資不濟,補給困難是最大原因,此其二也。


第三,魏國戰略成功。對於蜀漢的急於求戰,魏國採取的戰略十分恰當,就是耗。每次蜀軍來攻,死守關中,只要蜀軍退走便是勝利。確實,在諸葛亮六出祁山後,蜀國本來就虛弱的國力也幾乎耗盡,後期只能在蜀中閉守。之後,魏軍來攻,蜀軍一觸即潰,走向滅亡。因此,魏國的戰略運用也是重要原因,此其三也。

蜀漢天生羸弱,在先機盡失的情況下,若前期戰爭中不能有所得,便一切無力迴天。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見解,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江葉叔叔讀歷史

首先搞清楚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而是隻有五次。那麼就來看看這五次出祁山都是怎樣的結果。


第一次由於諸葛亮啟用了馬謖,由於馬謖的自大,不聽諸葛亮的部署,把營寨按在了孤山之上,遭到了張頜的圍攻致使丟了街亭功虧一簣,不得已返回漢中。第二次諸葛亮趁陸遜打敗曹休出兵,後來魏國調來了重兵諸葛亮不能敵只能退出。後面那三次大都因為糧草,天氣等原因使得最後司馬懿拖死了諸葛亮,自此諸葛亮再也沒能起來,含恨而終。

從這幾次出的戰役來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蜀國的國力不夠,北伐無異於以卵擊石。

第一,當時魏國的面積是蜀國的三倍人口是蜀國五倍,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的關鍵之一,沒有多的兵源輸出,就沒有多的士兵。

第二,在耕地方面魏國佔有著當是的中原地區,此地大都屬於平原地帶,可耕種土地面積大的多,而蜀國只有成都平原其餘都是山嶺,沒有可供士兵所用的軍糧自然打不贏戰爭。

第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想要出兵北伐必須出兩千裡蜀道,在當時沒有現代公路的前提下出一趟蜀可謂跟上青天差不多,而且多有士兵墜崖摔死者,糧草運輸困難,諸葛亮的北伐軍有很多次都是因為糧草運不到而退兵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一方面是蜀國相對於曹魏而言處於不利的一面;一方面是諸葛亮的個人原因。

蜀國相對蜀國的劣勢有這幾個。

首先,蜀國僅有益州一州之力,而曹魏卻佔據了中原六州。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蜀國都不能與曹魏相比。


其次,蜀國的後勤供給路線是崎嶇難行的山路。唐詩人李白曾在詩中寫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諸葛亮的北伐,卻是舉全國之力的國戰,其後勤供給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蜀國曹魏雙方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對比中,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輕易看出,蜀國最不應該的就是和曹魏打消耗戰。因為蜀國和曹魏相比,實在消耗不過曹魏。

本來,諸葛亮是有機會成功的。首次出祁山的戰役中,曹魏對蜀國沒有沒有太多的防範,蜀軍的進攻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大將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趁曹魏不備,出子午谷奔襲長安。無疑,此計有很大可行性。



然而,指揮作戰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以魏延之計過於冒險為理由拒絕了;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於是諸葛亮伐曹魏之役,就打成了消耗戰。在以後,諸葛亮一直都在指揮蜀軍和曹魏的大軍打陣地戰,拼消耗。

以蜀國本來就弱於曹魏的實力,去和曹魏打消耗戰,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但是,諸葛亮為恢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至今我們依然為之稱道,讚頌。


德全不畏

諸葛亮6出岐山無功而返,這與蜀國的綜合實力大有關係,蜀國當時大概100萬人,而魏國地處中原富庶地帶,人員大概是蜀的5倍之多。

自從,關張死後,劉備一心伐吳,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蜀國一度人才凋零。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別人進來難,他們出去同樣也難。糧食的產量難以供應常年征戰。且蜀道難行,不利於運送糧草。

孔明有錯,諸葛亮用兵謹慎,沒有聽從魏延的計策,用奇兵出斜谷。 用馬謖,導致了街亭的失守,使得魏國更加重視對於戰略要地的固守。

蜀有孔明,魏有仲達,司馬懿的堅守不出,難以迅速決定勝負。都是使得孔明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研辛歷史

首先諸葛亮是一位信守承諾的賢人,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重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數次親自帥領蜀國大軍北伐曹魏。但都是無功而返。沒有娶得尺寸土地,但所遇到的對手幾乎多數都不是魏國名將,


一,政治原因,內部人士不團結,因諸葛亮是一位守信有擔當人,事必躬親。有大臣對他不服,搞內部分裂。

二,地域原因,從地域上蜀國是隻可守,不可遠征擴疆。

三,個人原因,諸葛亮雖然說有謀略,但是蜀漢無大將可用,再加上劉禪昏庸無能,使得諸葛亮數次伐魏,由於各種原因都無功而返。


旺水錢山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用人上的失誤,街亭看錯了馬謖;

2,糧草不足,好幾次都是糧草不足回去的;

3,內部政治不穩,劉禪聽信小人,被召回一次;

4,對手強大,碰到司馬懿,死守不出,和你耗補給,

5,蜀國國力不如魏國,

另外,諸葛亮也不是無功而返,降了姜維,殺了張郃,還弄走很多人口。


隨意絲絲

兵員少 ,將才少,糧草少,戰略不當,用人不當,皇帝昏庸,奸臣當道,連年征戰 民眾苦不堪言 不知休養生息

此時的戰士已經不是很多了 ,敵人司馬懿也是個很強大的軍師,蜀國皇帝又太垃圾 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次已經可以贏了 有人散步謠言 諸葛亮只能回城,嗚呼痛哉,以至於出師未捷身先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