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Heeresgruppe Mitte——中央集团军群,英文Army Group Centre,可以说是二战纳粹德国最为重要的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于1941年6月22日,在纳粹高层闪击苏联的命令之下,迅速突入了苏联境内,击溃围歼了数量巨大的苏联军队,在同年8月份攻下战略重镇斯摩棱斯克,打开了进攻莫斯科的大门,为了将对手秒杀,纳粹德国暂缓了快速奔袭的战法,一直等到清除侧翼威胁之后,才于9月30日展开了对莫斯科攻击的台风行动。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指挥作战的费多尔·冯·博克元帅

生死存亡于一线的苏联,在德国人磨刀霍霍准备暴起伤人的短暂间歇,迅速加强了首都的防御,同仇敌忾的苏联军民在12月份顶住了中央集团军群最后一波冲击之后,于12月5日开始了反击作战,已经是强弩之末的中央集团军最终开始撤退,纳粹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打破,暴怒的元首于12月18日撤掉了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官的职务,中央集团军群进入到了京特·冯·克鲁格元帅时代。而极其痛恨丢失阵地的疯狂元首,也亲自披挂上阵,兼任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开始了军事上的指手画脚,固执向其法西斯军队下达了即使战斗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允许后退半步的训令。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高歌猛进乘胜追击的苏联军队

后人在评价希特勒关于莫斯科战役拒绝部队撤退的疯狂举动上,多数给了赞成票,毕竟如果德国军队在苏联酷寒的天气下进行撤退,很可能重蹈当年拿破仑的覆辙。颓势尽显的中央集团军群各部队,在刚刚回过神来的苏联军队的反击之下,于1月初,溃退了100至300公里才最终稳住阵脚,并在勒热夫地区形成了对中央集团军群意义重大的突出部。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泥泞中的德国军队

1942年1月开始,双方围绕这一战略重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央集团军在这里与14个集团军外加三个骑兵军的优势苏联军队展开苦战,而由于纳粹德国此时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夺取高加索的油田和掠夺乌克兰的粮食上面,中央集团军群在1942年基本上是孤军奋战,根本没有机会优先获得兵力和装备的补充。在这样的状况下,苏联的骑兵部队甚至突入到第九集团军侧翼110公里处,德国人经过一系列的防御与反攻,直至7月份才消除了被包围的威胁。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1943年,在兵员素质上仍然占有优势的德国军队

42年11月份,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重创,士气旺盛的苏联军队发动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德国军队进行围剿的天王星行动一周之后,对盘踞在勒热夫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九集团军发动了火星行动。结果,德国人精锐部队的素质在该次战役中得以展现,一直坚持到12月20日,彻底击退了苏联红军潮水般的攻击。出于对苏联方面再次发动攻势的担忧,失血严重的德国军队最终于1943年3月份,执行了精心准备的水牛行动,最终撤出了25万精锐部队,避免了斯大林格勒保卢斯的悲剧。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的德国士兵

中央集团军群在7月份与南方集团军群一起发动了代号“堡垒”的军事行动,旨在摧毁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德国军队,结果德国人赢得了小部分的战斗,却输掉了战略,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线进一步的被压缩的同时,损失了数量巨大的精英士兵。自此之后德国人在东线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无法发动大型攻势了。而1943年8月7日到10月2日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缺乏预备队的德国军队虽然给了苏联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并最终将战线稳定到了1944年的6月,但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也进一步被撕裂,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得以解放。

德国东线战场的脊柱——中央集团军群(1941.12——1943.10)

正在修理车辆的德国士兵

1943年10月27日,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克鲁格元帅出了严重的车祸,中央集团军群进入到了恩斯特·布施元帅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