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可言,如果有的話,就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堅持到底,永不言棄。

——溫斯頓·丘吉爾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但是,坤鵬論認為,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羊毛出在狗身上,這件事你可能一無所獲,但因為它,在別的事情上你可能會賺更多。

就拿寫作這件事來說,坤鵬論的收穫絕對大於付出。

首先,思想認知的升級速度在這兩年半超快,保守估計勝過以往五六年的積累。

有句名言叫:認知決定你的格局和財富差距。

還有人說:一個人的財富就是他的認知變現。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什麼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其實講的就是兩個極端的認知不同,窮人認為攢錢致富,一輩子吃苦耐勞,省吃儉用,有錢存銀行,最好結果也只能換來小富,而富人堅信財富必須有槓桿,必須要學會用別人的錢為自己服務,沒有投資(投機)財富不會快速翻著倍升級,賺錢要快,賺慢錢是一種犯罪。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認知有鴻溝,如天塹,難跨越,越往上走,越艱難,因為它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知識誰都可以學習,但一樣的大學畢業生,幾年後就會分出高下,這就是認知的作用,認知需要知行合一,需要實踐內化,需要獨立思考。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認知水平的不同,認知水平是面對選擇,做出更優決策的能力,是一個人一生的“決策算法”。

坤鵬論曾說過,小富靠儉,中富靠選,大富靠天,到達中富以上水平最重要的就是選擇,而選擇的對與錯,基本上靠認知,索羅斯說過,“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這中間的關鍵就是認清假象,怎麼認清?唯有你的認知到位,否則永遠是被別人收割的韭菜。

所以,人類的認知水平是呈金字塔型的,人類的財富同樣是金字塔。

有高人曾說過,一時的成功靠運氣,一世的成功靠認知。

坤鵬論認為,認知的最高境界是看透本質,有人說就是要具備上帝思維,要像上帝一樣思考,洞悉宇宙規律,順從自然法則,尊重人性善惡。

《教父》馬里奧·普佐講過,“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經常看坤鵬論的文章老鐵肯定知道,我們一直堅持倡導看事看本質,人類歷史幾千年,滄海桑田,日新月異,但大部分事物的本質並未改變,只是技術提升了人的能力,讓更多人之所想可以輕鬆實現,表面上顯得複雜斑斕,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遇到任何事,一定要抽絲剝繭,撥開迷霧看到最裡面。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其次,坤鵬論為了每天晚上有的可寫,白天要把閒暇的碎片時間拿來大量閱讀,因為有著寫作的壓力,所以閱讀不再是漫無邊際的隨便看看,而是更加聚焦,坤鵬論關注科技與財經,所以每天這兩個領域發生的事,基本都要知悉,並且在讀的過程中,還要不斷自問,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想,怎麼做?這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原因何在?這事的好處是什麼,缺點有幾個?

叔本華說:“正如食物並非嚥下之時就能為我們提供營養,而只能在經過消化以後。”帶著上述問題去閱讀,相當於食物的消化過程,最終可以把讀來的信息內化成思維營養,澆灌自己的認知。如果再把它們用文字記錄下來,則相當於二次消化,營養更加精粹,認知提升更快。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有人說,寫文章太難,在互聯網時代,如果說這樣的話,那隻能說你自己有問題,因為互聯網讓知識傳遞的效率提升何止千倍,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都可以輕鬆而平等地獲得相同的知識,現在早已不是以前信息不對稱的時代了,寫文章比任何時候都要輕鬆,因為你可以站在別人肩膀的上看世界,這是互聯網給人類認知升級送來的捷徑,同時也是寫作的捷徑。

第一,你不會寫時,可以先大量閱讀別人關於某個話題的文章,看上最少20篇,再結合上面說的自問思考,誰都能寫出個一二三四五;

第二,坤鵬論一直認為,寫出來的文章無觀點,就等於在創造文字垃圾,起初你可能也沒觀點,但特別關注一下人家文章中的評論,接著別人的思考繼續你的深度思考,你的獨到觀點必會油然而生;

第三,因為要寫下來,還要呈現給別人看,不管心裡再怎麼風清雲淡,總要對得起觀眾,提出的觀點怎麼也得自圓其說,而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海量的資料可以查詢,可以追溯,可以印證,可以使用,千萬不要閉門造車,越是旁徵博引,你的文章就越是精采好看。

其實,寫文章的關鍵總結下來只有一個:寫!

起初不要過多在乎寫得好不好,只要寫出來就是勝利,寫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個熟練工種,無他,唯手熟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你能堅持每天認真寫一篇,最多30天,下筆肯定如有神助!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再次

,寫作讓坤鵬論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更有益的事情上,不虛度,不浪費,每天晚上從八九點鐘坐在電腦前,經常寫到深夜一兩點,基本不能玩遊戲,更不能看電視,因為時間上不允許。

上學時老師講的,每天你比別人多讀10頁書,一年就會多讀3650頁,積小成多,集腋成裘,認知也在享受著複利效果。

屌絲界的傑出代表李笑來曾說過,“寫字,是我的一個生活組成部分。我每天都固定寫兩三千字,十多年沒有斷過。”

這份堅持,讓他活出了七年就是一輩子。

昨天中午,和幾位投資機構的朋友吃飯,他們在投資圈也算闖蕩多年,聊天過程中,只要坤鵬論曾寫過的話題,基本都可以沒有落差地各抒己見,在認知深度上,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有些獨到見解還頗出他們意外,著實深入切磋探討了一番。

同時,認知的提升還讓坤鵬論在本職工作上相當受益,遇事更加淡定,處理事情更加有條不紊,能夠比以前更快地發現機會並抓住它,知行合一,工作正好可以將認知落地驗證,最終深深地內化。

坤鵬論:有些事千萬別用賺多少錢去衡量

最後,寫作讓坤鵬論明白了“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堅持真的不容易,特別是起初的幾個月,但堅持成了習慣後,整個人做事情的風格會升級,韌勁十足,當把寫作都堅持下來了,你會發現,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下定決心才能開始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也就是再遇到其他需要堅持的事情,那都不是事兒了。

而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的成功關鍵在於耐力持久,而非拼的爆發力,活久見,堅持就相當於你的人生複利增長,堅持到一定時間,肯定會有一個讓你翻倍收穫的時間。

複利概念中有一個“72法則”,投入一筆錢後,每一期的本金和利息會成為下一期投資的本金,如此累計下去,就會有一個本金翻倍的時間。

只要將72除以投資回報率,就是資產翻一倍所需要的時間。

比如:要想資產在10年內翻一番,就是72÷10=7.2,也就是要達到7.2%的投資回報率才可能實現。

坤鵬論認為,這個關鍵的投資回報率就是你的認知。

另外,因為寫作,還讓坤鵬論結識了不少新朋友,各行各業都有,也算是以文會友,不亦樂乎。

坤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