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黄帝内经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体的正气调和均匀充沛,那么病邪就不会侵犯人体,不至生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能够在人体内存在,必然有身体亏虚的一方面,也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影响。

有一个成语叫趁虚而入,大概也说的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病症,几乎都是有虚损的因素在内。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这如同一个人经常上火,必定有阴虚阴液亏损的内因;或者说一个人经常湿气重,必定有阳气虚脾胃亏虚的内因。

道理在于,阴液亏虚不能制阳,导致阳亢经常产生上火的现象;如果脾胃虚、阳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导致湿邪反复发作,诸如此类,不枚胜举。

因此有时候,降火的重点在于滋阴,祛湿的重点在于健脾胃,这是治病求本,固护正气的思维。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因此,黄帝内经也有大量关于正气邪气的描述,说正气是用于护卫身体健康的,邪气是外因,是导致身体发病的外部因素;正气起主导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病证。

邪气包括大自然里面的风寒暑湿燥火等,也包括身体内气滞血瘀痰湿等病邪,凡此种种,必定有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亏虚的内部原因,导致邪气不能正常代谢驱除。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就如同年轻人,脏腑精气充盈,自然很少病痛,而老年人脏腑日渐虚衰,必定各种病邪趁虚而入,导致各种杂症重生。

因此,很多中医的有名方药,在治病的同时,都是补虚扶正驱邪同用,时时注意顾护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