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二、排律

排律就是十句及以上的律诗。它也是律诗的一种排律就是普通律诗的延长,一切规律都应该以普通律诗为标准。本来不必自归一类;但为方便讲解,也不妨分开。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有些诗也已经和排律相类似了,例如:

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但是,相类似并不就是相同。

这一首谢诗因为差不多处处对仗,所以像排律(排律就是一直排比下去的意思,只有末两句不必用对仗.首两句也偶然可以不对);但是因为不合近体诗的平仄,所以不能认为是排律

排律的韵数:诗人总喜欢用整数。例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四十韵、五十韵、六十韵、六十韵以上往往索性凑成一百韵(二百句.一千字),这种求整齐的风气是五言古诗所没有的。例如:

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二十韵排律

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四十韵排律

当然也有些排律的韵不是整数的,例如元稹的《泛江玩月十二韵》《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等等。但这些占少数,而且像三十六和二十四之类,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另一类的整数。

但也不要以为凡在题目上写明韵数的就是排律。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柳宗元的《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等等都是古风,不是排律。

从中唐以后,试帖诗(科举考试的一种诗体。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都是五言排律,而且都是限定用十二句。例如:

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十二句试帖诗

五言排律也像五言律诗,首句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通常来说,排律只限于五言,不过也有极少的七言排律,例如:

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

七言排律

总结:排律就是一种比较长的律诗,它严格遵循律诗的平仄,对仗和用韵,就相当于把中间两联扩展了很多倍,当然这些扩展的联一样要对仗。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试帖詩也是排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