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温肾阳,逐寒湿,医肾虚——葫芦巴

胡芦巴,始载于侯宁极《药谱》。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生用、炒制、盐制、酒制用。

其味苦,性温,归肾经。有温肾、祛寒止痛之功。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等证。

「每周一药」温肾阳,逐寒湿,医肾虚——葫芦巴

历史沿革:

宋金元——温元脏,治寒疝,疗冷痛。

《嘉祐本草》称胡芦巴“主元脏虚冷气”。《珍珠囊药性赋》言其“治虚冷之疝气”。此期胡芦巴主要用于肾脏虚冷,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痛,寒疝疼痛等证。治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疼痛,常以胡芦巴为主温肾祛寒。

明至现代 ——温肾阳,逐寒湿,医肾虚

「每周一药」温肾阳,逐寒湿,医肾虚——葫芦巴

「每周一药」温肾阳,逐寒湿,医肾虚——葫芦巴

【按语】

胡芦巴功能温肾阳、散寒湿,因此可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寒疝腹痛、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腰痛、阳痿、遗精、腹泻等。虽为温肾阳之品,但效力较弱,通常不宜单味应用。为增强疗效,常配伍其他温阳散寒药应用。入煎剂5~10g。

然其苦温助火,阴虚火旺及有湿热者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