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推行9项保障机制!关乎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

为破解校园周边交通管理难题,

日前,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

在中山、西岗、沙河口、

甘井子和高新园区

中小学校校园周边

推行九项文明交通保障机制。

建立校警“一对一”

联动机制

各中小学校“一对一”设立交警联络员,通过交警联络员联系板,畅通学校、家长和警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将交警职责范围内事项能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立即办理或超出交警职责范围的上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联手打造平安校园文明交通。

建立师生、学生家长“点对点”

交管业务提醒服务机制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常态化机制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各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交通安全日、班会、升旗仪式、板报、广播等活动载体和形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交警校外辅导员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家长会、假期及重大出行活动之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大连推行9项保障机制!关乎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

建立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

定期梳理完善机制

每学期开学前,交警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排查本辖区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情况,结合校园周边道路特点,按照“六区一位”的标准,即“校园临近警示区、提示车速控制区、车辆禁停区、疏散腾空区、接送学停车区、等候区、接送学专属停车泊位”,全面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

推行错时放学、分类分时停车

接送机制

公安交警部门根据学生接送车辆数据库,与学校错时放学时间相对应,发放接送学生车辆专属临时停车证。实行上学高峰“即停即走”,放学高峰年级“错时”放、家长“分批”接的模式。不同年级接送学停车证按年级制作发放不同颜色的临时停车证。接学生专属临时车位以放学时间为中点,仅限在各年级放学前、后的10分钟内使用,以提高接送学生专属临时停车泊位使用效率。

大连推行9项保障机制!关乎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

对中小学校周边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停车设施,交警部门协调向接送学生家长提供免费停车服务。为家长统一发放接送学生“临时停车证”(周一至周五早7时-8时,下午3时-4时,接送学家长入场交证,出场取证,免费停车)。

建立护学联盟等

多方护学工作机制

由警方、校方、社会志愿者等组成联合护学力量。交警部门要严格落实“护学岗”勤务制度,毗邻主干道或交通压力相对较大的校园周边58处护学岗,早晚上下学时段有警执勤;对学校周边公交车、出租车和大货车等车辆,以及乱停乱放、违法掉头、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减速慢行、校车(“黑校车”)超员、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等突出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有效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中小学校负责交管护学联盟工作的日常组织与管理。学校要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聘请安全防范意识强的家长(有条件的也可通过社区、慈善组织组织义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担任交管护学志愿者,结合学校实际定期轮换,勤务周期由学校自行确定。每天上下学时间,安排中层以上领导带队,会同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和驻校交警共同护导学生平安出行;统一配发的工作装备要由专人负责。

交警部门要做好护学志愿者的安全培训,为护学联盟成员发放手持让行牌,配发反光背心等安全装备。

大连推行9项保障机制!关乎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

交警部门、学校要做好勤务监督,护学联盟勤务过程中要文明待人、理性执勤,对家长及学生违章停车、横穿斜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劝导。既要护导学生安全上放学,同时要确保联盟成员自身安全。

工作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学校重大活动、学生集中出行

交通保障服务机制

对校方有集中出行需求的,交警部门一对一指导学校制定出行方案、应急措施;要对学校雇佣出游的车辆及驾驶人,进行逐一检查审核;对于集体出行较远或人数较多的,要提供警车护送,两级警务指挥室要协同远程调度

对学校举办各类重大活动,交警部门要主动对接辖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活动场馆周边进行周密部署,做好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实时监控和临时交通管制工作,提供交通安全保障。

大连推行9项保障机制!关乎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

与学校评优评先挂钩机制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各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领域综合考核范畴,与各类评优评先工作挂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