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可憐百萬死秦孤,只有趙高能雪恥。趙高生長趙王家,淚灑長平作血死。

”荊軻刺秦、漸離擊築,如此莽夫之勇能彪炳史冊,為後代所敬仰。為何,真正攪得秦王朝天翻地覆,擁有拳拳愛國之心的趙高卻遺臭萬年、遭人唾棄?當初咒罵暴秦行徑的有多少,可稱頌趙高在秦亡中厥功至偉的又有幾何?我們為一代英雄趙高鳴不平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秦時明月》張雷飾演趙高

(一)

趙高的父親本是趙國貴族後裔,雖到這一代已經沒落,不現當年榮光。但趙家的愛國之心日月可昭,絲毫未減。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爆發長平之戰,秦軍獲勝,秦將白起坑殺40餘萬趙國降兵。趙父血染沙場,趙母成為秦國俘虜

趙母飽受喪夫之痛,又在秦宮中被罰作奴婢,低三下四地做著粗活,對秦的仇恨與日俱增。但她一介弱女子如何才能報仇雪恨?她思來想去,突然一妙計湧上心頭,她得有依靠,便與人私通生下了孩子,隨亡夫姓趙。趙氏兄弟是奴婢的兒子,自然沒有什麼地位,成了宮中的閹人。

趙氏兄弟中,歷史留名的只有趙高和趙成。趙母偏愛趙高,目的很明確,就兩個字兒:“報仇”!她估計想過在兒子趙高的背上刺上“報仇雪恨”四個大字,如若那樣,絕對比宋朝岳母刺字更轟動,後世也就不會誤解趙高了。但出於安全考慮,仇還沒報就被人發現,白白把兒子的命先搭進去了多不值。於是她決定採用更為深刻而保險的方式,給趙高灌輸“

心靈雞湯”。

對與之私通的趙高生父,這段不光彩的歷史,趙母隻字不提。只說自己的亡夫如何愛國,並列舉秦對趙的種種暴行,自己成為奴婢、兒子被閹割都是拜秦所賜。

在母親心靈雞湯的感化下,趙高認為自己的生父就是長平之戰中為國捐軀的大英雄。他不去深究,反而很享受這份榮光,將自己幻化為正義使者,而所有的不幸皆源於暴秦。仇恨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中播撒,沒曾想日後竟長成頂翻暴秦的參天大樹。

趙母如今雖賤為奴婢,趙家以前也是趙國貴族後裔,算不上書香門第,但趙母略懂些法律和文字,趙母偷偷抽空教趙高法律和文字。“母親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趙高自知身負重擔,發憤圖強、廢寢忘食,一有時間就在手心裡比劃或用樹枝在地上臨摹。此外趙高不僅對律法頗感興趣,功夫也相當了得。武俠小說中經常有“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橋段”,身體的殘缺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和報仇的慾望。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只做地位卑賤的廝役差使,因而比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更勵志。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竟聞達於宦官界。大家都知道宮裡有一位宦官,身材魁梧、文武雙全還英俊瀟灑,只可惜是個閹人。哪個大臣犯事了,哪個妃子被罰了,宮女和宦官們都喜歡聽他擺擺譜,“趙高說法”很快成了宮裡的品牌欄目,他也總分析得頭頭是道……他的字體更是令無數宮女傾心。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神話》張世飾演趙高

(二)

公元前236年,秦國再次進攻趙國。消息傳到趙高的耳朵裡,趙高強掩憤怒之情,心裡大罵秦國的殘忍無道,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行動遲緩而自責。他在等,等一個機會,等一個能靠近秦王嬴政的機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復仇。之前的“趙高說法”無非是自我炒作罷了,為了自己的才華能被秦王知曉,他甚至給秦王身邊的宦官塞小費,只為能為自己多多美言幾句。

公元前235年,此時的趙高大概24歲左右。皇天不負有心人,秦王聽聞後果然對趙高產生興趣,併為其才能所折服。這是秦王親政後第四年,本就生性多疑,“太后穢亂宮闈”更令他顏面掃地,此時秦王嬴政看誰都不順眼。而趙高是宦官,沒有後代,私心不會太重,二人年齡還相仿。何況趙高書法一流、精通法律、武藝高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秦王讓趙高做了中車府令,掌管車馬交通。強將手下無孬兵,中車府的普通車士個個身手靈活、車技熟練,是萬里挑一的高手,

作為他們的直接上司趙高也定非手無縛雞之力的等閒之輩。又命趙高兼符璽令事,保管虎符和玉璽,他的官位雖然不高,但深得皇帝信任。

這可是個絕佳的機會,他心裡已想出了不下百種讓秦王一命嗚呼的計劃,投毒、行刺、毒針、馬車軸上動手腳等等。正要付諸行動,可轉念一想“秦國坑我趙國多少子民,把我一家害成這樣,只秦王死,豈不太便宜了秦國,根本不足以解心頭之恨。他死了,他的兒子還會繼位,秦國還是不亡……不行!我得忍!一定要忍!”

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隨後高漸離擊築欲殺秦王,趙高內心大罵:“莽夫之勇,莽夫之勇啊,真是愚昧至極、鼠目寸光,只為一時痛快,想出名都快想瘋了,難道他們以為把秦王死就萬事大吉了麼,不過幸虧他們是飛蛾撲火,否則我的這盤棋局就毀在了他們手裡”。趙高卻沒想到的是,百年之後他二人被人稱讚,自己卻身負罵名。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認為王不足顯其偉業,遂改為皇帝,稱自己為始皇帝。始皇欣賞趙高的書法,趙高的《爰歷篇》在秦朝“書同文”時作為識字範本向全國推行。

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趙高觸犯秦法。始皇要蒙毅徹查,蒙毅抓住這個小辮子,依法治趙高死罪。但秦始皇又赦免了他,復其官爵,始皇恩威並用,為了一個宦官煞費苦心,不過也足以見得始皇對其賞識。

趙高明白現在的實力和能力不足以撐起他的野心,徹底搞垮秦王朝絕非一朝一夕,還得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趙高利用精湛的法律知識,時不時的會為始皇處理文書時提供參考。始皇對趙高大加讚賞,讓十八子胡亥以趙高為師,學習法律。對趙高來說,胡亥就是酒囊飯袋,糊弄他還不是輕輕鬆鬆。法律知識不重要,關鍵是應處好“師生關係”,胡亥這個大腿不一般

蒙氏兄弟一直建議始皇立太子,力挺的對象不是胡亥而是扶蘇。趙高想;“這還了得,扶蘇就是‘一根筋’,想要他和自己站在同一條船上根本不可能,他繼位對自己百害而無一利,秦不亡自己大仇如何能報。”這時趙高拍龍屁的功夫就用上了,但又不能明著勸始皇不要扶蘇而立胡亥,那樣被始皇發現就身首異處了。所以只能誇始皇洪福齊天、萬壽無疆、長生不老,這樣始皇就把立太子的事兒擱置一邊兒。趙高不僅在皇帝面前不漏絲毫破綻,還為自己贏得了時間。

像始皇肚子裡的蛔蟲,這些話始皇聽來極其受用,殊不知千古一帝竟一步步走向趙高挖的深坑中

公元前218年,韓國後裔張良僱傭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鐵錘將始皇出行的副車砸得粉碎,還好始皇有驚無險,這一錘沒有把趙高的復仇大計砸碎。

公元前215年發生的事情可把趙高給嚇壞了,秦始皇派遣入海求仙的方士盧生,帶回的《錄圖書》上面赫然寫著“亡秦者胡也”。趙高一下就聯想到了昔日精心培養,日後所要仰仗的糊塗蛋胡亥,這可怎麼辦?萬一迷信仙術的始皇因為這事兒了宰了胡亥,那自己就功虧一簣了。他不能坐視不理,對,胡是指胡人,北方的匈奴,不是胡亥。他得煽風點火,也得做好此次的輿情嚮導。秦始皇誤認為匈奴是最大的威脅,於是命令大將軍蒙恬率兵三十萬橫掃匈奴。更令趙高驚喜的是,公子扶蘇因反對坑儒惹怒始皇與蒙恬搭檔,在外成了監軍。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楚漢傳奇》許文廣飾演趙高

(三)

公元前211年,三大異象出現,奏響秦朝滅亡的哀樂前奏,但在趙高聽來卻如此美妙。“熒惑守心”對皇帝極為不利;東郡墜落的隕石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沉璧事件傳來“今年祖龍死”,哪一件都令始皇惴惴不安。占卜卦象顯示只有巡遊和遷徙百姓才能逢凶化吉,遂遷三萬戶到北河、榆中地區,並於公元前210年第六次巡遊。

時機到了,我終於等到了!”趙高仰天大笑。天時:異象頻發;地利:扶蘇蒙恬在外;就差人和了,所以一定要帶上我的寶貝學生胡亥。始皇此番巡遊定是有去無回!

始皇巡遊至平原津得了重病,希望山神庇佑,於是派遣蒙毅“還禱山川”。始皇感覺自己這次挺不過去了,在詔書中讓扶蘇返回咸陽主持葬禮,言外之意是要扶蘇即位。趙高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答應,心裡卻想,送這封信的使者還沒出生呢,送出去門兒都沒有,我等了這個機會有多久。

七月正值酷暑,轀車裡,始皇氣若游絲,趙高發威了。“你這廝,生性殘暴卻自信爆棚,還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從你祖上到你,惡貫滿盈、沾滿鮮血,秦昭襄王時,長平一戰竟坑殺40餘萬趙國子民,害我一家到如此田地,到你又亡我國。你還欲意長生,位傳萬世,天理難容,做夢去吧。你不是忌諱“死”麼,可憐你迷戀長生,連皇后和太子都沒立,不過不用你操心了,安心去吧,身後事小的為你代勞就好”聲音很小,但足以讓始皇聽清楚。始皇怒目圓睜,卻連半個字都沒吐出來,被趙高活活氣死,一命嗚呼,可悲可嘆

這只是趙高計劃中的一小步,他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重頭戲在後邊兒。他趕緊去找學生胡亥,他很瞭解胡亥,早已經確認過眼神,胡亥客套幾句就欣然接受了,趙高看人還是很準的。接下來就是丞相李斯了,當年提出“倉鼠論”立志當人上人,在《諫逐客令》中更是正義凜然,但在趙高眼裡就是道貌岸然之輩,十足的利益小人。果然李斯故作推辭一番也加入了趙高陣營。他們是否打著身不由己的幌子,為自己謀利趙高可不管,反正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胡亥和李斯二人被趙高玩弄於鼓掌之間卻渾然不知。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三人合謀篡改了始皇遺詔,原先詔令讓公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喪禮,結果變為例數公子扶蘇罪狀、冒犯父王,蒙恬監管不力、交出兵權等內容,並讓二人自殺,胡亥為繼任者。要不說扶蘇一根筋兒呢,“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接到詔書,直接自殺,正中趙高下懷。蒙恬留了個心眼兒,不肯自殺,被囚禁在陽周。

始皇帝駕崩的這件事只有很少的人知道,除了他們三人之外,也許還有在轀車中替始皇享用御膳和傳遞摺子的宦官知道吧。御膳正常上,奏摺也正常由宦官傳遞,為混淆屍腐,裝載鮑魚。從直道抵達咸陽後,才發佈始皇駕崩的消息,胡亥順利繼承皇位,為秦二世。

趙高要裝作沉浸在始皇去世的悲傷之中,但心裡不知道有多開心。如果扶蘇繼位,那秦朝滅亡又不知道得等上多久,心頭大患智商真是低得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掉了。

但是蒙氏家族勢力根深蒂固,有他們在趙高根本無法施展拳腳。蒙氏兄弟二人不死,復仇大計不得順利進行。當蒙毅祈禱返回時,趙高煽動二世,正是因為蒙毅一直誤導始皇,始皇才沒有立他為太子。此行為極其可恨,千刀萬剮都不為過,於是蒙毅被逮捕,囚禁到代郡。二世不聽任何人的勸告,固執己見殺掉蒙毅,蒙恬為不願受辱也服毒藥自殺。當然,二世自動屏蔽勸諫的功勞有趙高一份。

趙高升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掌宮廷侍衛,他離復仇大業完成更進一步。除掉蒙氏兄弟後,他可以揚眉吐氣一番,但對秦的報復依舊任重道遠。趙高又對胡亥講,其它王子和公主對其即位議論紛紛。胡亥這昏君,哪管什麼本自同根生,想到不保他們以後會犯上作亂,決不能留。趙高辦這事兒可一點兒馬虎眼都不打,那可是盡心盡責,一次就在咸陽殺掉12個兄弟,在杜郵碾死10名公主。

趙高說服胡亥,天子故作神秘才更受人敬仰。所以胡亥不理朝政把朝廷事情交給趙高處理,趙高趁機擴充羽翼,為日後做打算,將兄弟趙成提為中車府令,女婿閻樂提為咸陽縣令。趙高僅僅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小人李斯尸位素餐,地位卻在他之上。萬一李斯在那昏君胡亥面前胡言亂語,胡亥醍醐灌頂般幡然醒悟,那秦覆滅豈不無望了,快刀斬亂麻,必須得把李斯解決掉。

李斯深感社稷危機,屢次進諫二世遭拒,趙高痛快答應給李斯找機會。找個什麼機會呢,對,胡亥尋歡廝混之時,李斯去不就正合適麼。三番五次打擾二世雅興,二世本就惱怒,但這些僅是讓二世心生厭倦,治不了李斯的罪,還得添油加醋。趙高又在二世面前說李斯不滿現狀,連丞相都做得不舒坦,想要封王,二世氣得臉都綠了。趙高繼續火上澆油,陳勝吳廣起義,李斯與陳勝等人為同鄉,丞相之子李由在反賊通過三川的時候與之互通。這次二世簡直不能忍了。李斯還好不知趣地邀右丞相馮去疾,上奏勸阻二世大興土木。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如今盜賊猖獗,動盪不安。丞相難道就是掛個名頭,屁大的事兒也辦不了,反道來勸諫我來了,這樣的丞相不要也罷,押下去。”二世大手一揮。

此案二世讓趙高督辦,說審其實就是做做樣子,李斯小人要能活著出去,趙高二字倒著寫!監獄中李斯被刑訊逼供就是家常便飯,這斯還想上奏,還是肉開的不夠花。趙高利用假使者欺騙李斯,只要說真口供就是捱打,李斯也漸漸學聰明瞭,為少受捱打,對所有使者一律說假口供,二世派出的真使者將此口供如實上報。胡亥認為丞相李斯十惡不赦,腰斬李斯於咸陽鬧市,夷其三族,並對趙高萬分感激。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趙高順理成章擔任丞相。他一來想看看二世昏庸到什麼地步,另外想探探朝堂內的虛實,忠臣太多,秦朝還是無法徹底完蛋。來,牽“馬”來!二世笑了“這明明是鹿,怎麼說是馬呢?”趙高不答,反問大臣。大臣們有三種聲音:緘默不語、阿諛奉承、實話實說。反倒把二世給弄暈了,原來是沒有齋戒沐浴。接下來,趙高的魔術開始,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說鹿的大臣憑空消失。忠良被剷除,秦亡之路還遠麼?

公元前207年,章邯在軍事上接連失利。但之前章邯平叛陳勝起義中屢建奇功,要不是他,苟延殘喘的秦朝早就亡了。此人不能留,至少不能留在秦國。現在輪到看趙高臉色,章邯的長史司馬欣求見,趙高拒而不見,還派人追殺司馬欣,逼得章邯投楚。趙高長舒一口氣,又結了一樁大事。

公元前207年9月,本來還想讓二世這昏君多活幾日,可是這斯卻自尋死路。劉邦攻入武關,二世大驚,要對趙高興師問罪。“這小子真是到頭了,他的價值已失去,而我的使命還沒結束,我要親眼看著秦滅亡,方解心頭之恨,不能先讓這小子給宰了”趙高心想。於是發動望夷宮之變,其弟趙成和女(養女)婿閻樂逼死二世。胡亥還想做王、做萬戶侯,想的美,連平民都沒得做!自殺是二世最終的歸宿。

趙高想登基稱帝,自己為亡秦付出了那麼多,也該享受一下,朝臣默不作聲,無言的抵抗讓他感到壓力山大。他試著坐了坐龍椅,瞬間感覺天旋地轉。罷了罷了,就是開個玩笑,志不在此,於是立子嬰為秦王(據推測子嬰很有可能是始皇之子,並非扶蘇之子)並讓子嬰齋戒幾天,這段時間趙高可沒閒著。

他派人去求見沛公,想與沛公約定在關中劃分地盤各自稱王。自己功臣名就,打點自己的小九九也無可厚非吧。關鍵是他也希望能沛公能儘快破武關,亡了這暴秦。結果劉邦完全不理解趙高的一番好意,非要親自率領軍隊破關。

秦滅勿忘告趙翁”,也許趙高最大的心願是親眼看到暴秦滅亡,但在立子嬰為秦王五天後,就被子嬰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刺死。冤冤相報何時了,可憐趙高終究亡於秦之子嗣。趙高的仇誰來報?

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大軍攻破武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秦朝滅亡!故事結束了麼?還沒!一個多月後,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後,殺死子嬰,焚燒秦宮室,大肆屠殺!

範煒:太監趙高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滅掉了強秦?

趙高瞑目了!

然而,人們對趙高的誤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