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做外卖小哥?

感悟人生贤

本人做了将近两年的美团骑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去年年底刚刚离开这个行业,我为什么坚持这么久还是放弃了?

第一,工资不涨反降,我是2016年6月入职美团的,那时候是按单算工资,跑的越多提成越高,现在改为按距离算单钱,虽然这样可能有利于远近单更好分配,但一个月下来实际工资与之前相差甚远。

第二,规章制度的问题,工资少点就少点吧,也还能干得下去,结果没过几个月又将平均配送时长由45分钟缩短为37分钟,你可能觉得这八分钟不能干什么,但这对一个外卖员来说那就是致命的。以前每个月基本没有超时的,无延长奖也轻松拿到,而现在每个月都有超时几十单,有时候一个中午白送。

第三,没有尊严的工作,由于美团罚款罚的厉害,一个差评五十,投诉300,这使得骑手送餐不得不小心翼翼,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外卖小哥被打,外卖小哥气哭之类的视频。客人叫你买烟你就得买烟,让你倒垃圾你就得倒垃圾,作为一个外卖员,可以被任何一个人看不起,甚至自己都没把自己当人看。

第四,未来没有发展空间,日复一日的送餐,只会磨灭你的意志,有人会说,送外卖月入过万,别谈什么人生理想,我想说的是,月入过万当然有,但是少之又少,那也是拿命拼来的,即便他现在能这么拼,再过几年,身体还能扛得住吗?到时候你想转行,才发现自己除了送外卖啥也不会。

送外卖这么长时间,除了攒了一点钱,别的什么都没留下

今年年初,转行做了销售,基本工资只有三千块钱,但是我觉得我做的很对,因为可以认识更高层次的人,扩大自己的圈子,并且自己也在不停地进步。


一个倔强的摔迷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因为我都做过外卖众包小哥。我觉得有以下这些原因导致的。

单价越来越低,大量的5-6元单出现。

我是开始做的时候,我记得每一个单平台是补贴2块钱,如果是高峰期1块补贴,单纯补贴就很多了。而且当时的公里数2公里一般都是4.5元。那么在高峰期的单基本是7.5以上的。

但现在的话,平台补贴只有1块,而且单价2公里基本是3.5元,可以说每一个单减少了2块钱的收入。一个高峰期如果派送15个单的话,就是少了30块。一个月下来差不多1000了。

配送距离越来越远,但价钱没怎提升

刚开始的时候,众包的单配送距离一般3公里内,但这3公里的配送费已经达6块了(不算各类补贴)。但现在6块钱基本要送4公里了。当然可能很多人说,几百米很快到,但每个单用多2分钟,那么整体送的单量就肯定会少。

配送时间越来越少,且单越来越难抢

刚开始的众包配送时间很充足的,最低时间都有45分钟,但现在就是37分钟。而且商家又经常设备接单后0分钟派单给骑手,骑士只能干等出餐又投拆渠道。你取消打都打电话客服,那时候商家基本出好餐,你一样要送,因为客服与商家联系时说刚出餐,你只能接受送餐。骑手像一个最低层的。

电动车上路不合法,无正规配送工具

很多地方是不允许电动车上路,每查处罚款,一次50块,有时候经常给查车。加上本身电动车又有被盗的风险。所以很多时候是骑手的无奈。


简单总结一句,就是每单收入减少了,配送时间减少了,考核越来越严格,只要用户投拆,骑手基本是没有申诉的成功机会。所以骑手被迫出现各类违章。人身危险加大,自然人就越来越少了。


落叶无情心

现在的外卖就如同当初的快递一样,其到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平台不把员工当人看,总认为你不做,有别人做,我们不缺人。当他们把名声做臭了以后,也就是他们的死期到了,就如同现在的快递行业一样。


海之蓝1866

美团外卖商家黑心事迹:去年年底在潍坊市美团应聘骑手,大冷天的送了10.5天外卖,做了205单,由于在一次上楼中把脚崴了,不能继续送了。应聘时说好的每单5元,电瓶车每天10元,可是在最后给钱的时候按照4块钱给的,那这样也能有700左右吧,可是最后电瓶车给我按照一个月扣的钱,还扣什么保险,到手才400块,而且还是拖了两个多月的4月底才给的我钱,我真想问问商家良心呢,我们骑手冒着寒风雨雪,手机摔碎、脚崴,用命换来的一点钱你们直接扣除,真的这么心安理得吗?


东郭先生512

说实话我现在还在送外卖,但感觉外卖是越来越不好送了。

价格:我是去年5月开始送外卖的,那个时候是在饿了么做专送,后来专送越来越不好做了,8月份就出来跑点我达(饿了么快送),那个时候送一单外卖的起步价是5-6块,下点小雨都有涨到7块的,一般上午11–1点可以跑120左右,晚上5-8点也差不多有一百,一天轻轻松松可以挣200;然而今年起步价4块,下小雨也很有可能不会加价。每单的价格相差2块左右。

单量:去年上午高峰期一般可以跑16-20单,晚上也可以跑15–20单左右,一天可以跑30-40单,下雨天的话就算你是一个一级的新手都可以一趟接8-10个单(一级正常最多接3单),大家送的单子都是挑好的,送学校的,像送先去要怕楼啊!一般不接,而平台根据你的等级规定每个星期跑多少单还有奖金,所以那是收入还是可以的。现在根本就在平台上看不到单,都是等系统派单,什么远单爬七楼八楼的单子都要跑。一天下来也就跑15–20单,也就以前半天的量,每个星期的奖励也没有了。

平台:去年单多,平台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客户改地址了、号码错了啊、定位有误啊!就点异常订单,把餐还给商家钱照样有。而现在平台更好的为客户想了,以前的这些现在都要送,很多小区的客户只写几栋几单元,从不写几楼都了后打电话送上7楼,这样是很讨人厌的,你一开始就写清楚不就得了,接了这个单又不会不跑。

人员、时间:去年是单跑不过来,所以送单时间长,大家都轻松,现在送外卖的太多了,外卖门槛低,有个电动车谁都可以送,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而现在是淡季,而商家就那些菜品不更新、客户吃多了也就不好吃了,单少人多,送就没有意思了。

季节:现在天气不热,大家都爱出来吃,所以外卖少了,外卖小哥没有单了,也就很多人离开这个行业了。

还有就是现在交警抓外卖小哥违规行驶的越来越多了,上路很可能就被抓了,也就不愿送外卖了。


叮铛鸣响

我也跑过一段时间美团众包,单太少了,时间又紧,一天跑下来,还挣不到100,车又是自已的,觉得划不来,现在不跑了,找了一家电子厂找班,一个月5k,比跑美 团强多.最起码不担心,被车撞死了,也不在为赶时间,心里那么紧张,


一个人和生活

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之前送过一段时间的餐,不是给外卖平台送的,是我自己饭店的餐,我自己配送,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主要是时间问题,午餐高峰和晚餐高峰实际上也就都是一个小时左右,就算跑的再快,一个小时四单就很不错了。要是赶上小区不让电动车进入的,半小时一单很正常。还有些女孩子,怕送餐员上楼不安全,要自己下来拿,她们通常都得换件衣服,梳个头,选双鞋,耽误一刻钟很正常。其实不是不能理解,但是时间真的耗费不起啊!头一单耽误了,后面的全要晚。

而且平台的送餐员,还有金牌、银牌的评比,金牌每单收入是铁牌的四五倍,评比的标准就是看量,所以只能争分夺秒,等红灯?

所以外卖送餐拼的是命,还是不干为好。相比之下,快递员虽然也是顶风冒雪,但是起码不用争分夺秒吧。保命要紧。


神骑之侣的胖头鱼

看了很多外卖小哥的回答,心里一直在佩服外卖平台,确实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看似非常简单但是确实特别复杂的一个事,就这么做成功了。这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各方的利益太难平衡了。外卖小哥在那么短那么集中的时间要赚更多的钱,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任何问题。商家呢希望做到货真价实留住忠实的客户,他们希望配送费越低越好,速度越快越好。


而消费者希望的是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饭店的服务,那就是要快,没有额外的配送费;最难的要数平台了,既要保证外卖小哥有钱赚不要流失,还得保证商家顾客都有足够的兴趣和理由留在平台,最关键是平台得盈利,让我这个号称营销专家的人想都不敢想这样的商业模式,但是他们真做成了。但是这个模式我认为会因为招人难,各方面利益难以协调而受到很大的影响,毕竟这个活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也没什么前途可言,只能靠高收入来吸引人,但这个高收入得来自商家和顾客,商家顾客能负担愿意负担这样的高收入吗?

所以我预计外卖模式会发生变革。 这个变革就是他们所谓的众包模式,这个众包模式不是简简单单的在外卖行业众包,而是全社会配置资源的众包,我就试过中午从单位回家帮朋友的饭馆送一到两份餐,也就是全社会人人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抢适合自己线路的单的模式。看一个物流配货软件。发货人发布订单形成电子发货单,接单人根据电子发货单报价,发货人根据报价查看接单人的资质评价以及是否有保证金将运费支付平台,到货点确认键接单人秒收运费。这就是近段时间火起来的快递物流第三方平台51快配app,全社会抢单做到资源最合理的分配,只是需要把电子订单稍微改一下就可以适应外卖行业了。


创业特种兵

简单一点说就是平台太黑,根本不拿骑手当人看。
下雨天瞬间派这么多单子,一小时内得全部送达,而且其中有不少只给半小时时间的。取餐商家分布在一个大商场的负一层到五层,还有商场周边。单取餐一个小时能全取了就烧高香了。超时就罚钱,不管你那么多。另外,各种罚款,各种背锅。踏踏实实赚钱却被各种歧视等等都是干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还有就是太危险,为了少被平台扣钱罚款,不得不闯红灯,逆行等等,别说我们为了赚钱不要命甚至危害公共安全,只因为平台罚你钱的名目多到你想不到,而且没有申诉的可能性。所谓的申诉渠道就像聋子的耳朵一样,只是做样子给吃瓜群众看的,一万例申诉不见得能成功一例。相反,一旦出了事平台会推的一干二净,因为你入行前都会签一些协议,大体意思基本就是得按交通规则来,否则出事与平台无关之类的。没干过的都会认为肯定得遵照交通规则送餐,可实际上平台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的,要是按了交通规则送,呵呵,看平台能不能变着法罚哭你。所以,奉劝那些被媒体忽悠月入上万,想来干这行的兄弟们,千万别入坑。我们在单价最高的一线城市想月入过万都得全月无休,每天干十多个小时,吃饭都不敢收工,你想想得付出多少吧。总之,我个人认为平台为了自己发展,无限压榨骑手,是这行越来越少人干的主要原因。


立19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