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会走了却反而更爱抱?你应该蹲下来和孩子同一高度看一看

我想很多父母碰到过这种情况:宝宝刚学着走路的时候特别兴奋,不希望爸爸妈妈扶,都喜欢扶着沙发、茶几、凳子,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当发现自己能松开这些东西走一步的时候,特别特别的高兴,但是当宝宝真正能独立走的时候,他却又变得粘人了,带着出去玩才刚走两步就张开双臂要求抱抱,不抱就在原地站着不动,拖都拖不走。

孩子明明会走了却反而更爱抱?你应该蹲下来和孩子同一高度看一看

那么宝宝明明能自己走了,为什么又更喜欢抱抱了呢?

第一:位置原因

不知道大家平时是怎么和孩子说话的,有没有家长体贴的蹲下身子,跟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来说话?如果你曾这样跟孩子说过话,那么你有没有以这样的高度看过周边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明明会走了却反而更爱抱?你应该蹲下来和孩子同一高度看一看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也是非常反感每次带2岁的孩子出门都要抱着,直到有一次,他的孩子又哭着要抱,他很生气,蹲下身子想让他的孩子看看他愤怒的眼神,也就是这一蹲,他才知道在那样的高度,孩子眼里看到的全是腿呀,全是腿。从此,我这个朋友每次带孩子出门都会主动抱起他的孩子,让孩子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不是腿。

所以,在日常和孩子沟通时,如果您能蹲下来听孩子说话,这将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孩子明明会走了却反而更爱抱?你应该蹲下来和孩子同一高度看一看

第二:对父母的依恋

很多家长会发现,当孩子两岁以后,反而更黏人了,尤其喜欢被人抱着,仿佛一只小袋鼠一样,恨不能总是挂在妈妈身上,虽然玩的时候跑得很好,但一到真需要走路,他们半步也不走。

其实这是因为宝宝慢慢长大,既有些独立,又很依恋妈妈,他们很担心被妈妈抛弃,有种深深的分离焦虑,所以会经常性地要求被抱着。

孩子明明会走了却反而更爱抱?你应该蹲下来和孩子同一高度看一看

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粗暴地推开他们,或者用其他语言刺激他们让他自己走路的话,很有可能会损伤他们的安全感,也许长大后会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安全感都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抱抱孩子,在他还需要我们的时候。你会发现,拥抱真的是一种神奇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