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机号码需要注意,小心遇上二次放号!

兴冲冲地去买个新号,可是它可能在数月前还有主人,这便是回收再利用的“二次号”,业界一般称之为“二次放号”,即通讯运营商会将已销户和停止使用三个月以上的手机号码进行回收和二次销售,这些被二次销售的号码就是"二次号"。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手机号码被回收后,由于用户手机号码信息未能及时更新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个人隐私、企业运营等带来较大的伤害。

"二次号"再启用后,新旧号主的麻烦开始了。用“二次放号”“回收手机号”“旧号码再利用”等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一搜,会看到许多新闻,几乎月月有。最新一条是9月29日浙江今日早报报道的:一女子新买了手机号,装入智能手机之后,居然发现能够登录到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里去,于是利用这个账号绑定的银行卡给自己转了4000多元人民币。原来,她买的是一个回收手机号,那个第三方支付账号是前手机号主的。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4000多元还算好的了,被盗上万者比比皆是。

换手机号码需要注意,小心遇上二次放号!

由于手机号码属于国家的资源,而且也是为了节省号码资源,因此“二次放号”是一项合法的行为。

换手机号码需要注意,小心遇上二次放号!

手机号码原本仅仅是用户实现通信功能的一组数字符号,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码已经不仅是用来拨打电话,还成了互联网平台身份认证和维护密码安全的重要载体,在号码更换时,会给号码的新老用户带来诸多麻烦。

新老用户都麻烦

对于老用户来说,在主动停机或欠费停机后,如果不及时将原来号码捆绑的银行短信、网络认证等解除绑定,其账号以及账户的资金都会面临被盗的风险。而随着云储存服务的广泛应用,有的人的手机号码便是云服务的账号,通过简单的“寻回密码”功能,新用户往往便可以登录老用户的账号。比如今年1月,据浙江在线报道,一位女士新选号入网,误打误撞下,通过找回密码的方式登录进了“云服务”,竟然可以看到前号主的照片、短信、通讯录等。

当然,新号主也烦。想用手机号绑定一项服务却发现此号已经用过了,无法再绑定,这样的情形让人闹心。更加痛苦的是找旧号主的骚扰电话。有的人停用手机号是因为躲债等上不得台面的原因,新号主可要被债主给“问候”了。

换手机号码需要注意,小心遇上二次放号!

二次放号怎么办?

既然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不再使用的手机号码是否会被二次放号,那么在我们注销手机号码之前,就必须要做一些必要的工作来尽可能保护我们的账户信息安全:

1.将之前绑定手机号码的网站和APP进行手机号码的解绑,尤其是例如网银、学信网、12306等一些重要网站的账号;

2.目前很多商场超市都推出了会员卡、积分卡等各种实体卡片,这些卡片也存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对于重要的实体卡片也要进行手机号码信息的更改。

在网络服务时代,手机号越来越多地绑定服务,也带来巨大隐患在网络服务时代,手机号越来越多地绑定服务,也带来巨大隐患。

换手机号码需要注意,小心遇上二次放号!

如果你需要选择一个新的手机号码,那么也要尽量避开二次放号的号码,否则很有可能你将会收到号码前任主人留下的麻烦:

1.由于13开头的手机号码是老号段,因此选择手机号码时,要尽量避开此号段,如果运营商推出全新的号段,那么尽量选择新号段的号码;

2.选定手机号码之后,联系运营商的客服人员,请他们帮忙查询自己所选的是不是二次放号的手机号码。

虽然目前大多数人更换手机号码的频率越来越低,但有些时候还是总会有“迫不得已”,所以对于我们个人的账号信息安全还是需要加以防范的。

如何减少不利影响?

一是立法规范电话号码冻结时限。尽管目前电信运营商的码号冻结时限符合我国《电信服务规范》等法律规定,但《电信服务规范》颁发于2005年,10多年来我国电信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天的码号冻结时限是否适当需要重新评估,建议运营商应在充分考虑码号资源供应、市场需求、对用户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号码冻结期限作适当调整。

二是运营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二次放号对用户的影响。建议电信运营商在号码冻结期内向拨打该号码的用户播放语音提示:“该号码已经注销,一段时间后将重新发放给新用户使用。”同时,电信运营商应对二次放号的号码进行标记,在用户办理手机入网时明确告知用户该码号是否为二次放号号码,保证用户的知情权。

三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应完善用户身份网络认证相关流程和信息系统,实现风险管控与效率提升的动态平衡。面对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背景下二次放号等带来的新问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应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完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

四是建立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目前,遇到手机二次放号带来的码号不能方便快速注销、无法进行网络注册等问题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往往要求新用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验证用户以及码号归属的真实性,手续繁琐。如果能在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将有利于问题的快速、安全解决。建议一旦手机号码易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进行核对验证,从而快速注销原用户的网络信息,并对新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完善。

五是全社会增强诚信契约意识。用户在手机号码停机销号前,也应主动进行网络注销和解除绑定,避免给后续码号使用者造成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