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如何防控?省疾控中心告诉你

流感如何防控?省疾控中心告诉你

可怕的是并发症

我国的季节性流感类型主要以甲型H1N1流感、甲型H3N2流感、乙型流感为主,不同年份的优势病毒可出现交替流行,不同年份的流行毒株不同,每年流行情况都有变化。别看流感小,它跟普通感冒不同,流感起病急、发病即可出现高烧,常达38.5℃以上,还会有眼部不适、鼻炎的症状、喉咙干痒痛、咳嗽以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

流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流感的并发症。

大多数人的流感症状在3-7天后会好转,咳嗽和体力的恢复常需要1-2周。但是当流感出现并发症就会很麻烦了,比如喉炎、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有慢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易患重症流感,重症流感的病情险恶,可发生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等,这是流感致死的首要原因。

老年人受感染致严重并发症机会较大。5岁以下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并发症。2岁以下则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感正处于低流行状态

接种疫苗成本省、效果好

但是,毕竟这是病毒,是生病,也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预防接种疫苗成了目前人们公认为最成功、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其疫苗的价值不仅在于它防御了某种特定的疾病,还在于极大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所致的超额死亡率,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大大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为保证接种达到最佳效果,应赶在流感季到来1个月前接种。对于接种流感疫苗适合的群体,省疾控中心表示:年龄大于6个月的人均可接种,但由于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不同,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以及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有以下五类人群: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准备在流感流行季节怀孕的妇女;老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接触流感病毒机会多的人,如医护人员和教师等,这也是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

在我国,流感疫苗接种采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不同企业疫苗由于疫苗品种、规格、生产成本等原因而价位有所不同,但对人体的保护力是基本一样的,但疫苗也有禁忌人群,并不是你想接种就能接种的,据省疾控中心介绍,疫苗的禁忌主要有三点:①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②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慢性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感冒和发热者。③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其它情况应该咨询医生后,再行接种。

接种疫苗后也存在不良反应的现象,如:①局部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②全身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等。③个别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者等。

有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疫苗可以使儿童流感病例减少67%。与为接种疫苗老人相比,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危险率降低19%,脑血管病发病危降低23%,总病死亡率降低50%。

就此数据来看,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机会。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对当前预防流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