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龍品诗: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艾龍品诗:观沧海

艾龍读诗:这首诗是曹操大破东北方大患乌桓班师回朝时,途经碣石山时所作。诗人曹操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本诗描写大海,形象单纯饱满,同时赋予其性格。句句是景,却句句抒情。大海深沉广博,却又动荡不安。诗人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大海即诗人自己。诗的高潮在末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感情奔放,思想却含蓄。曹操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苍凉慷慨,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个“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顿然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海纳百川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曹操终其一生都展现了一代政治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同时也是一个极富才情的大诗人,诗风雄浑霸气。曹氏父子开创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